教會徒弟,怎麼能不餓死師傅?

文:蔡壘磊

蔡叔您好,想問您一個問題,希望有幸能得到您的回覆。

是關於職場上的師徒關係的,如何帶徒弟能帶出感恩的,而又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會出現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結果?

我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他們曾有過一個在他們職場小白期領他們入門的人,時間過去很久了,他們現在的職場經驗已和曾經的師傅不相上下了,甚至超越很多,但他們現在還會跟曾經的師傅一起約飯,還建立了無話不談的親密好友關係,記得印象深刻的一次閒聊,我問我同事精神頭這麼好,下班有約會啊?他自豪的回答說今晚約了他師傅喫飯。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卸磨殺驢式的教帶關係我也見過不少,在我僅有的2次職場帶下屬的經歷中,都是出現後者結果。現在我在職場上觀察一些高人,人家也是怕被請教,或許是以往的經歷中也遭遇了些什麼不愉快。

同樣是帶新人,這2種結果之間的是因什麼細節或決定因素導致的?日後,如果要我帶新人、帶下屬、或教導親友同輩、晚輩的話,我該注意些什麼?以及,請教別人時,有什麼講究?在您的高認知中,這些關係的本質是什麼?真心求指點,謝謝蔡叔。

.............................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件事情古已有之。

我從小就聽我爸說,所有的師傅都會有一招,是臨死前才教的。比如武俠片裏都是這樣,大師兄自認天下無敵,爲非作歹,結果師傅收了個關門弟子,傳授破解之法,直接把大師兄給料理了。

在我國著名的傳統故事裏,也有貓和老虎的故事。老虎拜貓爲師,但學全了本領之後,就開始對貓師傅不敬。結果貓一爬上樹,老虎就沒轍了,而老虎過早地暴露出它的本性,也是它至今不會爬樹的原因。

你說高人怕被請教,爲什麼?因爲當別人學全了他們的本領,他們就不再是高人了?別人就對他們不再尊敬了?

你認爲問題在於徒弟,在於這個學習的人是不是懂得感恩,可人心隔肚皮,我怎麼知道他現在的誠懇是不是裝出來的?所以做師傅的,往往要考驗對方很久——黃石公三次把鞋掉到橋下,張良恭恭敬敬地三次都去撿過來,所以才能得到真傳,成爲一代傳奇——是不是隻有這樣測試,才能收到懂感恩的徒弟?

這些都只是傳說,我們很多時候,過多地囿於一些道德和情感,沒有把問題的本質給揭露出來。

徒弟對師傅感恩,在學全了師傅的本領後,依然對師傅一生恭敬,往往並不取決於這個徒弟是否心善,而是這個師傅是否持續有用。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官場,會很重視“師傅是誰”。如果你現在的官階已經比你師傅高了,你可能過年過節還會看一眼師傅,但不會那麼頻繁,且由於你有新的師傅要走動,可能你去舊師傅那裏的頻次會越來越低。

是你不懂感恩嗎?不是的,你精力也有限,你還想要持續進步的,他已經幫不到你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如果他是“帝王師”呢?可能他只是一個退休老頭,但他能量依然很大,你的官階是比他大了,但連你的上司,你上司的上司都得買他面子,你再看看你會多久去看他一次?

就是這麼回事兒,師傅想讓徒弟感恩,得持續有用——不是過去有用,而是未來還有用。

職場上、生活上、校園裏,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教我們東西的人,你說的那些把師傅捧在手心的人,你看他們會對每個曾經教他們東西的人都這樣嗎?不可能的。就算是這個被他們捧起來的師傅,如果他不是有資源,不是行業大拿,不能讓別人以做他徒弟爲榮,沒有潛在的合作機會,徒弟們不能以見師傅的名義跟其他的“大拿師兄弟”見面,慢慢的也會淡下去。

所以問題不在徒弟,而是師傅自己。

你帶新人,帶下屬,大可以毫無保留,但你應該多想一想,你除了這些經驗性的東西以外,還有什麼值得別人始終給你留着一杯茶的?

經驗在很多領域都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只要別人多經歷一些場景,立刻就能達到跟你差不多的層次,所以他們爲什麼還要始終對你保持尊敬?他們會覺得你也不過如此。舉個例子,孩子爲什麼會有叛逆期?因爲隨着他們的能力漸長、見識漸長,他們發現,原先心目中始終正確、無所不能的父母,其實也並不始終正確,也沒那麼無所不能,所以他們開始“信任自己”。

不是感不感恩的問題,是人就是如此。

賭王的子女,個個孝順,至少他活着的時候如此。所以是賭王的基因特別好,教育特別好,還是運氣特別好?

想通了這個問題,你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