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爲人梯

      昨天晚上,本學期最後一個晚自習。9:40,學生開始整理試場。

      走到門外,一個學生追了出來,手裏拿着本子,讓我再給他講講作文的結構、寫作的思路。

        我接過本子和筆,從如何開頭講起,—直講到段落層次的構成,也就是我非常提倡的“考場成文七段法”,自認爲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同學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講解完,他非常誠懇地勸我注意身體,讓我少抽菸,少熬夜,說我眼圈都黑了,一定得注意休息。

      生活的經驗讓我以爲這番勸告是出於禮貌,笑着答應並表示感謝,然後就要離開。他可能見我態度比較敷衍,聲音就大了起來,顯得非常激動。

        他說:“老師,看到您現在的樣子,想起了我的父親!”然後給我講他父親的事。

      看着他—米八九的身高在我面前恭謹地彎着腰,看着他明亮眼睛裏的赤誠和關切,我沉默了!

      我以所謂的一個成年人的經驗去解讀孩子金子般的心,未嘗不是一種對神聖情感的褻瀆。

      回去的路上,夜霧濃稠,冷溼如故!但我的心卻感到世界溫暖而光明。每一屆都有許多學生勸告過我,他們的面孔和話語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徐徐湧現。

      周遭的生活就象—個注滿水的池塘,我們都是池塘裏的生靈,有時上浮,有時下沉,有人上浮,也有人下沉。作爲老師,是註定會下沉的人,用生活的“計算器”算—下昨天,測一下明天,我們會發現從踏入職業生涯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平凡和細碎。我們是永遠也上不了岸的魚。

      然而,我們有學生,我們手裏握着他們—大部分的未來!我們,可以助力他們更好的上岸,他們的未來和我們息息相關。

      其實,我並沒有教他多長時間,因爲疫情,這半年好多時間都是上網課,說是師生,勿寧說是網友、是主播與聽衆。

      而網課,不是真正的教育。

      因爲各種因素、各種理念,讓教育鑽進了一個一個的套子,我們曾沉陷其中不能自拔,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共鳴,纔是教育的真諦。

      教育的深刻發生必是帶有情感的互動。每個學生回首自己漫漫的求學路,回首曾走過的青蔥歲月,留戀的、懷念的,絕不是學校的教學設施、路石磚瓦,若是,也—定是浸潤了老師和同學的溫度和情感的教學設施路石磚瓦。

        蒼老的歲月裏回首,心動的是那些事,那些人……

        但願我能成爲他們回憶的一個背景,成爲他們人生起航的破錨索,成爲他們成功的登牆梯,如此,清貧也罷,卑微也罷,忙碌也罷!

        就算是爲了那—句誠懇的勸告,那—種溫暖的眼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