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線教學淺談

學習七年級地理,認識經緯線部分的內容,與空間立體定位有關,很容易迷惑。

但這部分內容又是學地理的基礎,教學中不僅要學會經緯網的定位,更應該突破知識概念的束縛。

本課的課堂目標,一是通過讀圖明確一些特殊的經線,二是學會利用經緯網定位。

最好採用了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並結合導學案。讓學生結合課本內容和地球儀自學,讓學生有個初步的認識和印象,這些問題讀課本都能找到答案。例如經線的定義和特徵,經度的劃分和變化規律等。

讓學生先明確概念,由知道,到發現規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給接下來的教師點撥打下基礎。

但地理學科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圖是它的語言。明確了概念後,要結合幾個預習問題,通過讀圖的形式進一步點撥。

比如經線的定義,通過課件的動畫效果展示了,學生很形象直觀的就能觀察到,經線是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爲了認識經的特徵,教師通過表格對比的形式,先出示緯線的特徵,並結合課件,讓學生觀察回答經線的形狀、長度和指示方向等內容。

在地理學習中,對比法是最常見和實用的學習方法,對比不僅便於區分,也更能夠加深記憶。

由經線到經度,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自然導入,讓學生判斷經線有多少條,怎樣區分。很自然的便引入經度的概念。又通過經度的引導學生觀察地圖,思考經度變化的規律。

對於規律性的知識,相對概念來說更難掌握,如果單純地告訴學生,他也許會記住,但不一定理解。

所以,要引導學生讀圖觀察。出示本初子午線,讓學生觀察度數向東西的變化規律。因爲形象直觀,很多學生就能判斷出,西經向西增加,東經向東增加。

規律掌握了,更重要的學會運用,分析具體的問題。遵循這一思路,通過設計了兩道判斷分析圖,讓學生確定圖中經度變化規律等。

在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的基礎上。讓學生觀察經線圖,寫出他們屬於什麼經度。

而在這裏,選擇零度和一百八十度經線,引導學生判別東西經。尤其是一百八十度經線的東西兩側最容易混淆。因爲它東邊是西經度,西邊卻是東經。

這一知識點學生最容易混淆,但結合地圖觀察就很容易分清楚了。

這樣先結合導學提示,讓學生預習思考。教師設計的問題還是緊扣課本,但又必須結合圖和地球儀來觀察。這樣的設計既實效又符合地理教學的特色,學的了知識,鍛鍊了讀圖能力。

關於經緯網的教學,教師在一開始的導課過程中,就利用了一段視頻,讓學生思考通過什麼方法能定位準確。因爲有了開始的疑問,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就更有興趣了。

首先設計的問題,形成經線圈的兩條經線有什麼規律的問題,然後,讓學生具體寫出能組正經線圈的兩條經線,接着又進一步提出東西半球的劃分標準。

這部分的設計也凸顯了先易後難,先概念規律後圖像應用的思路。通過課件展示座標軸的經度顯示,讓學生能很直觀地判別東西半球的劃分和範圍。

因爲判斷東西半球也是個難點,東經不一定在東半球,西經度也不一定在西半球。很多學生對這個問題都很頭疼,教學中也很讓老師犯難。

通過直觀讀圖,得出爲什麼選擇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的經線圈來劃分,在此基礎上,又引入更直觀的橫座標圖示,讓學生讀圖說出東西半球的範圍,最後總結出規律。

這樣做體現了地理教學的三圍目標,從知識到過程,到能力提升,不僅突破了難點,也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於經緯網的教學,因爲有了前邊經緯線的學習,學生對於什麼是經緯網不難理解。但具體寫出一個點的經緯度座標,卻仍然是個難點。

最容易錯的是經緯度和方向的判別,在教學中,最好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一些圖片,如航空中的飛機定位,戰爭中的導彈發射,航海和手機中的導航等知識進行教學,不僅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符合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所以,不僅是本課,所有的地理課堂教學都應該是一幅能精確定位的經緯網。每一個重難點都會有與之相聯繫的經線和緯線,教師教會了學生定位的方法,學生就可以按圖索驥,精確定位。

找到了知識點,還找到了聯繫,學會了分析。這樣的課堂纔是最有收穫和最具魅力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