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初心才能更好地链接孩子

      作为老师我们常常感叹,每一届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从小到家受到的家庭教育,接触到的经济科技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性格脾气不一样。我们之所以感叹是因为我们几乎固步自封没有跟上孩子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我们所有人总是在时代的潮流中浮浮沉沉,更多的是关心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站住脚,更多的是去挣钱去养家,从而我们忘掉了我们来时的路,忘掉了我们曾经都是孩子,忘掉了那时候我们的喜怒哀乐。

      人生缺少的就是同理心。当我们走过太多的路受过太多的伤的时候,这些经历就构成了我们的评价标准,我们再不自觉地用这样的观点和眼光去要要求孩子们,希望他们少走弯路。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内心的需求呢?我们有没有陪伴孩子成长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呢?

      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是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我们一直忙碌于外部的追求,而忘记了我们的初心,作为完整人的初心。

      其实我们这完整的一生。出生、成长、工作、组建家庭、教育孩子、享受生活和生命。但是这条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这些困难挫折我们勇敢面对解决了,他们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垫脚石,如果被他们打败我们可能就会一生在抱怨平庸中度过。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我们耐心对待的就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但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我们离孩子的心灵越来越远。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我们精神文明没有跟上。离婚率越来越高,电子产品铺天盖地诱惑着我们成年人和孩子们,我们忙于挣钱忽略了孩子孩子的成长......所有的这一些最终都反馈到了我们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受到更多的伤害和侵蚀,所以孩子们出现了越来越多心理问题、极端思想甚至自杀的也越来越多,每次看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悲伤和自责。

      孩子是无辜的,但是这不好的原生家庭影响的却是他们的一辈子,甚至最后让孩子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年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规律: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原生家庭影响孩子一生的格局和视野。这样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而我更加惶恐不安,如何在我教孩子的时光里给他们在这罅隙中更多的帮助和温暖呢?

      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被尊重,被看见,渴望成长渴望未来的。但是在我们潜移默化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他们为什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呢?这是值得我们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要深刻反思的。

      想让孩子们不出心理问题或者正常成长的根本就在于尊重和陪伴,对孩子的一生真挚的爱。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活生生的,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生命的唤醒,只有我们家长真正地尊重孩子聆听孩子,他们才能真正和我们建立心灵的联系,当孩子们能够从我们家长身上感受到温暖和爱,感受到耐心和尊重的时候,他们从内到外就会生发起生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就是我们教育最美好的关系,也是我们所有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并追求的目标。

      真正的爱孩子就是要关心孩子的一生。不要只是在用成年人的眼光标准来要求孩子,不是只关心他们的学习考试,关心他们时候学习到才艺和技能,这些都是外在的,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生活中的点滴成长,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一生发展。我们也要回归童年,回归生命最初的状态,这样我们不仅仅是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更是在陪伴中发现我们真正地自己,和孩子们相互成全相互看见美好的未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