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乌克兰的复杂历史,伴随着战争和无奈

1648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率众在第聂伯河下游誓师,反抗波兰贵族的统治。

当时的乌克兰大部分领土都在波兰贵族的统治之下,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原本也一直在为波兰军队效力,但在遭到波兰贵族侵夺土地,而且申述无门的情况下,他掀起了这场席卷乌克兰全境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

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一路势如破竹,波兰军队无力招架,被迫在一年后签订《兹博罗夫条约》,波兰允许乌克兰的基辅、切尔尼戈夫、布拉茨拉夫等地归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统治,并享有自治权,成为一个实质上独立的哥萨克公国。

好景不长,1651年波兰军队再次攻击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并取得胜利,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为了扳回一局,请求俄国出兵联合抗击波兰,俄国早就对乌克兰有想法,而且此时乌波双方两败俱伤,俄国决定出手。

1654年,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与俄国代表签约,宣布乌克兰同俄国合并,俄军随即大举进攻波军。

波军节节败退,一年后,瑞典为了阻止俄军进入波罗的海,也对波兰宣战,并相继攻克华沙和克拉科夫。

这时俄军已经完成兼并乌克兰的任务,决定联合波兰对付瑞典,1656年俄波达成停战协定。

1657年8月,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去世,伊·维霍夫斯基接任乌克兰哥萨克首领,立场上比较亲近波兰。

波军趁着俄军与瑞典作战,逐渐恢复起来,拒绝承认俄国与乌克兰合并,而伊·维霍夫斯基也想脱离俄国,局势再次紧张。

1658年,伊·维霍夫斯基同意以自治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联邦,但有一部分乌克兰哥萨克反对这一决定,内部爆发冲突。

俄军匆忙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后,继续进攻波军,伊·维霍夫斯基战败逃亡,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儿子尤里·赫梅利尼茨基当选乌克兰哥萨克首领。

1660年,波兰和瑞典签订和约,波军与俄军继续大战,波军控制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但始终拿不下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

1667年1月,俄波双方最终签订停战协定,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归属波兰。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维也纳人文科学学院终身研究员蒂莫西·斯奈德在《民族的重建》一书中,提供了关于波兰、立陶宛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有别于传统叙事解读的悠久历史,试图为我们揭示民族理念转变的奥秘,追踪概念如何被解释、扭曲、发明和滥用,如何在与更为复杂的外部力量相互衍生的过程中酿成深重苦难,又焕发出崭新光辉。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 亨廷顿认为:“《民族的重建》对东欧民族演化中的微妙性、复杂性和重重矛盾做了精彩的、引人入胜的分析。若想理解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国家崩溃和民族建构的过程,本书可谓意义深远。”

而在《民族的重建》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试图为有关通往国家的路径的终极问题寻找回答: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条路上的苦痛经验?非常值得深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