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讨论

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323天 23.1.19运动打卡第359天 2703h 约练714

回顾昨天的咨询,在做咨询笔记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疑问之处,遂找同辈一起探讨下,也算同辈督导。

来访是因为焦虑而来,上海医院的诊断也是焦虑,但SAS和SDS量表做下来,焦虑值49,反而抑郁值有67。

而从他咨询的表现来看,也是焦虑明显于抑郁,所以我在怀疑,他是否用焦虑掩盖的抑郁。

对话中的描述,看到来访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常常会用负向的词汇描述自己,也比较多关心生活中的负向事件。

对于过往所收到的伤害,以及自己并不能很好解决的情况,都选择“回避”。比如会说,都过去了,那些无所谓了,我已经不在乎了,但真正提起时,却又不是真的能“放下”的样子。包括一些说无所谓、不在乎的,不知觉中又会提起,并表示出对此的纠结与焦虑。

不断采用的“回避”策略,也可能是其掩盖“抑郁”的方法之一,因为来访希望自己的开朗的,如果做不到,那就将其掩盖。

其二,一次咨询结束,来访感到特别的放松,脑子里可以什么都不想,那些影响自己的情绪,完全都没有了。这效果出乎我意料之外。

事出有异必有妖。

不是说有效不好,可效果太好,也非常事。

来访的受暗示性、依赖性都比较强,所以很容易在咨询室中出效果,这就要警惕来访回到自己生活中的反复。

再说来访的自我评价,自卑是他的核心底色,所以他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努力掩盖“自卑”,比如过度关心容貌和外在,而这些,都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一旦有所变化,努力掩盖的就会崩塌。

通过讨论,看到了咨询室内未曾看到的部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