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本就是溫和的浸潤

——韓素靜《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

閱讀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我們的好奇心可以在故事的鋪成中得到滿足。

溫和的浸潤來自老師的涵養和修煉。這種涵養和修煉最直接的表現是對學生的耐心等待。

課堂是學生的,要對學生留有期待,要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出發。當老師的聲音柔和起來,自然給學生創設一種平和的環境,如此生命才能自由舒展,自由的成長!平和其實蘊含着很多力量。

真實,是課堂的生命,課堂因真實而綻放光彩。

語文老師的作用是什麼,是浸潤,是用自己的語言營造一個場,用場內的所有細節浸潤孩子的每個細胞。語文老師的另一個作用是喚醒,喚醒孩子渴望被文字浸潤的心靈。簡而言之,一個語文老師想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依靠的絕對不是技巧,而是豐厚的底蘊。

語文課,應該帶領學生在文字間走幾個來回,讓學生感知文字的豐厚性,因爲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考試,更是爲了涵養心靈。

語文老師要靜下心來細讀文本,甚至像嬰兒般無知的閱讀,像文學家般思考着閱讀,像教育家般辯證的閱讀,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雙慧眼,一雙毒眼,才能看出有限文字背後有怎樣無限的文字內涵。也這樣,才能擁有專業的尊嚴。

課堂,當靜則靜,靜下來是爲思維抵達更深處,是爲把思考的痕跡留下來。有時候,我們的課堂靜往往比動更加可貴。因爲它能讓每一個個體主動去想象,自動去揣摩,思維的火花靜靜地閃爍,情感的波濤靜靜地流淌,在這樣的靜中,學生芬芳的心智之花悄悄開放,真正實現了生命在場。

語文課,原本可以上的這般紮實,厚實,豐實。

課堂教學是動態生成的過程,葉瀾教授曾經說過“課堂應該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路都必須遵循固定的線路而沒有激情的過程。”如果說預設提現了對老師對文本的尊重,那麼生成則體現了老師對學生思維的尊重。預設體現着老師教學設計的計劃性和封閉性,課堂生成則體現教學的動態性和開放性。

因此,課堂上預設和生成同樣重要,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提高。教學中,我們要尊重每一個教學細節,讓每一個精彩的生成隨時產生,讓每一個細節都在智慧裏閃光,千萬不要讓預設捆綁住手腳。

在一般人眼裏,語文教師教記敘文時就要像一個嚴謹的科學家;教議論文時就要像一個善變的演說家;教詩歌時就應該有詩人的氣質;其實,作爲語文老師沒有那麼多的要求。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去傾聽學生內心真正的聲音,我們就是一個稱職的教師,一個優秀的教師。是的,靜下心來去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吧。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夠實現真正的成長。

——閱讀筆記分享

假期一直在讀《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這本書,閱讀半個月之久,我一次次被文章中樸素的語言所打動。經常邊讀邊反觀自己的日常教學,也會在細品書中的語言文字時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進行對比,慢慢理解了“樸素”二字的含義所在———原來語文課要上得紮實、樸實和厚實。

那麼,怎樣才能讓語文課上得“實”一些呢?從閱讀中我的收穫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會更接近真實。

一、語文教師的第一項基本功——研讀文本

韓老師說“談到語文教師的基本功,很多人想到的是普通話標準,朗讀有感情;粉筆字漂亮,板書工整;能說會道,善於煽情……總之,語文老師的功力,似乎更多地表現在那張嘴巴上,他一張口別人就能知曉他是個語文教師。”當然,一個人的語言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他的實力,一張口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厚度,但如果僅僅有表演的功底,還不能算是最優秀的語文教師,最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有一項別人一眼看不出的能力一研讀教材的能力。

餘映潮老師在《致語文教師》的《教材研讀的創新》一文中,這樣說:“課文研讀,是語文教師最基礎、最常用、最必需的學習技法……課文研讀的領悟程度,影響着教學設計的質量。”“閱讀教學要做的最基礎、最細膩的工作,就是科學而又藝術地分析教材,教師的任務,就是把教材讀厚,把教材讀薄。”“課文研讀是語文教師的第一功夫。語文教師的這種功夫,表現在能夠讀出課文的味道。語文教師必須精讀語文教材。可以說,如果沒有教師的精讀,則一定沒有精讀的教讀,沒有生動的課堂交流。也可以說,有了教師的精讀,纔可能有精彩的教讀,纔可能爲精彩的課堂教學莫定良好的基礎。”

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獨立研讀課文是重要的。教師,必須歷練自己研讀文本的能力。到底該怎麼歷練呢?

一是在自然狀態下閱讀。教師第一次接觸課文,最好是獨立地完成閱讀。在沒有任何輔助資料的情況下,以一個普通讀者的視角完成對課文的閱讀。以一名讀者,欣賞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沉浸到文章裏。二是語文教師的身份的閱讀,發現和確立教學的價值點。特級教師錢夢龍老師也說:“我在每教一篇文章之前,總要反反覆覆地讀,一直讀到確實‘品”出了味兒來,才決定怎麼去教。”他認爲,只有自己對文章有了體會、有了感情,才能通過適當的引導,把學生讀文章的熱情也“鼓”起來。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習慣性地拿起教師用書,直接進行備課,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把握不會有偏差,但是往往忽略了自然狀態下的閱讀,作爲語文教師該有的閱讀。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教師應該研讀文本,走進文本,有自己的閱讀體驗,課堂上才能與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體驗的交流。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潛入文本,靜心閱讀,從文章中的字裏行間讀出教參、教輔上沒有的內容;從文章的空白處,讀出作者要表達的內涵;不僅要看懂文字承載着什麼,還是要明白文字空白處流淌着什麼。只有當“思考”代替了“搬運”,我們的課堂才能長出自己的靈魂。

語文教師,一定要在研讀文本上下功夫,要認真閱讀,獨立思考,反覆咀嚼,要真正弄懂課文的精髓。自己鑽研所得,纔有真切的體會,站在講堂上心裏才踏實。

二、語文教師的第二項基本功——閱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

課堂上,經常聽老師這樣說:“請大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老師們之所以喜歡用這句話,是因爲這句話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有選擇權,喜歡以什麼樣的方式讀書就可以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讀,這樣的課堂是民主的課堂。

但如果細細分析一下,就知道這句話包含着不科學的因素:讀書方式之間是否有區別?在某一特定環節,所有的讀書方式都適合嗎?或者說,在衆多的讀書方式中,某一特定環節是否有最合適的讀書方式?

課堂上,我們一般採用朗讀、默讀、齊讀、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讀等讀書方式。儘管這都是在讀書,但因爲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參與器官和不同的呈現形式,達到的目的或者最大的收穫也就不盡相同,這樣說來,在不同的環節,還是應該有最適合的讀書方式,而不是學生喜歡怎麼讀就去怎麼讀。

對於初次接觸文本的學生來說,最適合的方式應該是默讀。因爲默讀只調動視覺器官與思維器官,速度較快,更能滿足學生快速瞭解文本的願望,並且默讀的速度和節奏不受其他人的影響,適合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如果遇到了模糊的地方,可以重新回到上文去尋找信息,還可以在重點或者艱澀的地方反覆回顧思考。所以,初次接觸文本時,默讀應該是比較合適的方式,教師應給足時間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同樣,細細品味某些詞語或者語句時,也適合用默讀的方式,因爲默讀沒有固定的節奏和速度,有助於學生選擇合適的速度去思考,有時候,表面的沉靜並不代表思維的沉靜,靜水流深,說的也很有道理。

出聲朗讀要調用眼、口、耳等多種器官,語言文字通過多種感覺器官作用於大腦。朗讀能發展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力,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並且,在朗讀的過程中,讀者能再次深入文本,體味語言的韻味,體會文中語言文字運用的奧妙之處。通過反覆朗讀,可以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是對文章的又一次昇華。也就是說,出聲朗讀的過程,是先出於ロ、再入於耳,然後瞭然於心的過程。如果讀多了,讀順了,讀熟了,書面語言轉換爲口頭語言,就能既入耳又入心。所以,出聲朗讀適合在大致瞭解文本之後,需要進一步具體把握文章之時,既可以作爲進一步揣摩語言的手段,也可以作爲對文本把握的一種反饋。

分角色朗讀應該在學生理解全文、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後,老師可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因爲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情感,學生才能更好地揣摩不同角色的性格和態度,把對不同角色的理解轉化爲不同的語氣和語調,用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

當學生充分把握文章情感之後,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配樂朗讀。音樂的介入,是爲了藉助於音樂更好地抒發情感,如果對情感沒有深入的把握,音樂又有什麼作用呢?

至於齊讀,這種方式能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朗讀中來,對於那些沒有朗讀習慣或者羞於開口朗讀的學生來說是個較好的鍛鍊機會。有時候,齊讀還可以作爲課堂組織的一種方式,因爲畢竟那麼多的聲音,那麼強的氣勢,可以烘托氣氛,提醒某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齊讀的不足,因爲齊讀時,學生的注意力容易放在追隨共同的節奏上面,從而放棄了自己的抑揚頓挫,所以對於齊讀還是應該慎用。

不同的讀書方式既然有這些區別,那麼,課堂上,我們還是應該根據不同的進程,選擇最適合的方式。讓我們把“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換成某種具體的、合適的方式來讀書吧。

    於老師曾這樣說:“有人把讀書叫煮書。飯可以煮,肉可以煮,書怎麼煮呢?煮書就是把書讀熟,讀出味道來,把文章讀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來。”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朗讀課文時,通過前後指導,讓學生在自己讀、別人讀、聽老師讀、看老師帶表情讀的過程裏反覆比較,反覆思考,從而讓學生在比較中得出:要想用聲音表達對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從語音、語調、感情、表情、停頓、語氣等幾個方面把握。此過程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沉進了文本,貼近了文字,感受到了字裏行間的空白處流淌着的東西。

我想,在以後的備課中,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進行教學設計。

餘秋雨曾說:“閱讀是個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靈去默默感應,很多重要的感受無法訴諸言表。”是的,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寧靜的,是遠離喧囂的,是靈魂與文本的交融,因而,語文課堂,教師一定要給學生一個靜靜讀書的環境。當學生默默在文字中潛泳的時候,儘管他們表面’靜若處子’,思維卻’動如脫兔’,寧靜的外表下掩蓋着思考的潛流,靈光在閃現。

常規課堂上,我們注重的多是讀的聲音、讀的形式、讀的技巧,一句話,強調的是學生的嘴巴,而沒有注重學生的內心。其實,我們只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靜靜地閱讀,默默地沉思,讓他們靜下心來,去勾畫,去圈點,去批註。只有靜下心來思考,才能摸索到通往知識殿堂的路。

三、語文教師的第三項基本功——語文教學要紮紮實實練習寫作

學習寫作是語文課堂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我們平時的課堂,閱讀課只是用來分析課文,作文課才用來寫作,閱讀和寫作處於分庭抗禮的狀態。殊不知,課文本身就是寫作的範例。書中於老師就抓住閱讀課帶領學生進行了紮紮實實的寫作訓練。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於老師在學生寫完後,並不急於讓學生展示,而是讓大家自行修改。好文章不是寫出來,而是改出來的,怎麼修改呢?葉聖陶老先生曾指出:“寫完了,從頭至尾看遍,馬上自己審覈,自己修改,這是一種好習慣。寫完了,站在讀者的地位,把自己的文章念一遍,看它是不是念起來上口,聽起來順耳,這樣做是從羣衆觀點審覈自己的文章,也是一種好習慣。”這節課,於老師就給學生介紹了“朗讀檢查法”,並指導學生通過這種方法自我檢查。確實如此,很多時候,默讀並不一定能檢查出不通順的地方,而出聲朗讀,語感本能地會告訴你,哪裏是通順的,哪裏是不通順的。就如平時說話,誰也不會把自己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先寫下來,但我們說出來的話卻是通順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具備了語感。所以,“朗讀檢查法”是個有效的自我檢查的方法,於老師深諳此道。

自我修改之後,於老師進行集中指導。他從字、詞、句、修辭的運用是否合適,文章段落是否清晰,語言是否簡潔,情感是否真摯等方面進行指導評析。發現學生的優點,馬上就提出表揚。針對出現的問題,他也及時指出,及時糾正。這樣的課堂纔是真實有效的。發現不足,然後糾正,才能讓學生有所進步。

評價一個語文教師是否優秀不在於他給學生講解了多少課文,傳授了多少語文知識,而在於他是否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激起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細細閱讀,才覺語文課,原來可以上得這樣真實、紮實、厚實和豐實……

——閱讀後感整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