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實戰與核心原理》學習筆記Day6

07 | 架構設計:設計一個靈活的RPC框架

RPC就是把攔截到的方法參數,轉成可以在網絡中傳輸的二進制,並保證在服務提供方能正確地還原出語義,最終實現像調用本地一樣地調用遠程的目的。
RPC的本質是一個遠程調用,需要通過網絡來傳輸數據,我們一般採用TCP協議作爲數據通信協議,爲了屏蔽網絡傳輸的複雜性,我們需要封裝一個獨立的數據傳輸模塊來收發二進制數據,這個模塊被稱爲傳輸模塊

我們在調用方法時,方法的出入參數都是對象數據,我們需要將對象轉換成二進制,即進行序列化操作,同時,我們還需要在方法調用參數的二進制數據後面增加“斷句”符號來分隔出不同的請求,這個過程被稱爲協議封裝

傳輸模塊和協議封裝都是爲了保證數據在網絡中可以正確傳輸,我們將這兩個模塊放在一起,稱爲協議模塊

我們還可以在協議模塊中添加壓縮功能,在方法調用參數或者返回值的二進制數據大於某個閾值時,我們使用壓縮框架對數據進行無損壓縮,然後再另外一段使用同樣的壓縮機制進行解壓處理,保證數據可以還原。

傳輸模塊和協議模塊是RPC中最基礎的功能,它們使得對象可以正確的傳輸到服務提供方。但是爲了讓這兩個模塊可以同時工作,我們還需要手寫一些粘合代碼,這些代碼對於RPC框架的使用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屬於重複工作,我們將這些事情進行封裝處理,形成RPC調用的入口,一般稱爲Bootstrap模塊

什麼是”服務發現“?

針對同一個接口有多個服務提供者,但這多個服務提供者對於我們的調用方來說是透明的,所以在RPC裏面我們還需要給調用方找到所有的服務提供方,並需要在RPC裏面維護好接口和服務提供者地址間的關係,這樣調用方在發起請求時才能快速找到對應的接收地址。

一個劃分爲四層的RPC基礎架構的示意圖如下。

上面的框架有什麼問題嗎?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擴展性不高,當我們有需求變更時,很容易需要大範圍調整框架。

我們可以嘗試使用插件化架構的方法論來優化我們的RPC架構。

我們怎麼在RPC框架裏面支持插件化架構?

我們可以將每個功能點抽象成一個接口,將這個接口作爲插件的契約,然後把這個功能的接口與功能的實現分離,並提供接口的默認實現。

加入插件功能後,RPC框架就包含了兩大核心體系:核心功能體系插件體系,示意圖如下。

彩蛋 - Java SPI

什麼是Java SPI?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是JDK內置的一種服務提供發現機制,可以用來擴展框架和替換組件,它的核心思想是解耦

例如針對DB驅動程序,java.sql.Driver接口定義了相關規範,不同的廠家會針對這一規範提供不同的實現,例如MySQL和PostgreSQL會提供不同的實現給用戶。

SPI和API有什麼區別?

  • API是調用並用於實現目標的類、接口、方法等的描述。
  • SPI是擴展和實現類似目標的類、接口和方法等的描述。

SPI的使用流程是怎樣的?

  1. 相關組織或者公司發佈接口規範定義。
  2. 第三方根據接口提供具體實現。
  3. 開發者在程序中針對SPI進行配置並使用。

JDK提供的SPI有哪些不足?

  1. 不能按需加載,需要遍歷所有的實現,並實例化,然後才能在循環中找到我們需要的實現。
  2. 獲取某個實現類的方式不夠靈活。
  3. 多個併發多線程使用ServiceLoader類的實例是不安全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