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的起源——大政之源(三)

十、何爲“文明”?

文明一詞,最早見於《易經》“天下文明”,孔穎達註解說“有文章而光明也。”現代用來翻譯英語的“civilization”,指人類社會進步的狀態,與“野蠻”相對。

文明的定義歷來存在爭議。西方學術界最先提出文明的三要素,是“文字、城市、複雜的禮儀建築”,三者有其二可稱文明。1968年,英國學者丹尼爾在《最初的文明》一書中加以推廣普及,在考古學界得到很高的認可。

但這樣的標準並不適合中國。1983年,考古學家夏鼐在《中國文明的起源》中提出“文字、城市、金屬冶煉技術”是文明的標誌,而文明是“指一個社會已經由氏族制度解體而進入國家組織的階級社會的階段。”

2001年我國啓動“文明探源工程”,根據最新的考古學資料,兼顧其他古代文明的特點,提出了新的文明社會判斷標準:

一、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

二、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不斷加劇,出現階級;

三、權力不斷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

可以看到,文明的標準是在不斷更新的,但關鍵的因素是進入國家形態。(當然這也會帶來新的討論,什麼樣的考古學面貌纔算是國家?)

文明的發展像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並不能機械地在河流中劃開一道,把河流截斷,說此後就進入了文明時代。不論文明的標準爲何,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是客觀存在的。

十一、中國文明的起源

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個複雜問題,多位學者做過精彩的論述,以下幾篇文章最爲重要:

夏鼐的《中國文明的起源》、蘇秉琦的《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問題》、嚴文明的《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張光直的《論“中國文明的起源”》。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考古學剛起步,安特生認爲仰韶文化的彩陶是從西方傳來,從而提出“中國文明西來說”,後被證明是錯誤的。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原中心說”盛行,認爲黃河流域是中國文明的搖籃,河洛地區是中國文明的中心,領先進入文明社會並輻射周邊地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考古發掘獲得的各種資料越來越不支持“中原中心說”,學者紛紛提出新的學說。

蘇秉琦先生認爲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可以劃分爲六大區,各有源流,後提出中國文明起源的“滿天星斗說”;嚴文明提出中國史前文化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是“重瓣花朵式”的格局;費孝通明確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說,影響巨大;張光直提出公元前4000年後中國各地的文化互相交流,形成了一個“中國相互作用圈”。

這些學說雖然名稱不同,角度不同,側重點不同,但總體的方向一致,即中國文明是“多元一體”的。

史前不同地域的多個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融合,最終中原文化區融合四方的文化因素,匯聚一體,脫穎而出,中國文明就此啓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