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抱怨了,想改变,就先从自己做起

妻子和女儿边做饭边聊天。

妻子说,现在这生活,别抱怨。你爸老说备年货这个贵了那个贵了,那能怎么办呢?不接受行吗?你能讲得起道理吗?很多时候就得认命。

女儿说,妈,你看你,说是给我讲道理了,说是接受了,但你的话里,就是浓浓的一股子怨气和戾气。

妻子说,哪有啊!这不是在好好说话嘛!

我说,这才是道理啊!我们现在不都是一边说服自己,一边又自认为在安抚他人,但说出来的话里,全都是掩饰不住的情绪。


这就像有朋友感慨的那样,现在这人到底是怎么了?一开口,不论是谁,不论在说什么,不论怎么表现的平和淡定,总有不受控制的抱怨不甘和戾气弥漫而出。

这并不局限在特定的人群,和年纪工作地域都没有关系,似乎只要身处生活之中,就必然有这样的表现。那种感觉就是没谁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没谁满足于现有的情感,没谁满足于当下的状态,没谁满足于自我的处境。换言之,就是只要说起来,不满、失落、无奈甚至愤怒就会像打开的水龙头,自己都往外流。

都包含些什么呢?其实都大同小异。

无非就是现在都缺失信仰了,物欲横流了,善良稀缺了,人情淡漠了,金钱至上了,感情不纯粹了,爱变味了,友情全是利用了,理想都死了,没什么敢相信了,人和人之间只剩下利益了,活着越来越艰难了。

其实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确实多多少少都是很现实的存在,回避不了。任何一个社会阶段,在高速发展中,都必然面临价值观等思维和生活方式甚至情感表达方式的冲撞和改变。看到的负面多了,自然体现在个人的情绪里,被很多人要么全部否定,要么怀念从前。

否定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这种否定中,首先会被否定的,一定是自己。这一切变化,自己没有参与吗?自己不是利益分享者吗?自己坚守了本心,没有因为利益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吗?肯定不是。之所以否定,只是因为自己的所得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当你在质疑一个社会的善良时,你是不是做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善良?

从人群中刨除自己去指责人群,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的推卸。

至于怀念从前,我真的难以确定那些怀念的人有没有真的经历过从前,有没有真的从内心里感觉从前就应该是生活的榜样?

从前真的就无条件的好吗?从前就真的能代表人的满足和需求吗?我从不这么认为。抛开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不便去感叹那时的慢,那时的简单,那时的纯粹,那时的人性和人情,我都会觉得从前在被偷换概念的利用。

从前之所以是从前,是因为它挡不住一切渴望向前的脚步和期待,挡不住每个人渴望改变的欲望,更挡不住日新月异的时光。

回到从前就是巨大的退步,有谁不懂吗?都懂,但就是觉得意难平。

生活中哪里能少得了情绪啊!但如果总是习惯把自己摘出生活,再去指责生活,那最终,我们每个人都将承受那些戾气累积的结果。

我们能脱出生活吗?不可能。生活的一切变化和我们无关吗?更不可能。所以,努力先让自己好好生活吧,先爱自己,再爱家人,一点点延伸,最终,才能感觉到生活可亲。

没想给谁讲什么大道理,但想要改变,总要先从自己做起,不是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