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3《給教師的建議》69.教學中的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 (讀書筆記 )

《給教師的建議》69.教學中的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 (讀書筆記 )

關鍵詞:不隨意識記  理解  運用知識

發達的智慧的最重要的特徵是觀察力,是“用我們的智慧的眼睛在事物的一切關係的中心看見該事物的能力”(烏申斯基語)。

智力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的。但是必須考慮到“知識”這個概念的複雜性和多面性。第一,我們認爲這個概念包含的意思是,要把那些基本的真理(事實、規則、數據、各種各樣的說明、依存性、相互關係、定義)經常地保持在記憶裏,因爲這些東西在生活裏是隨時隨地都要用到的,如果不會運用它們,不能在必要的時候從自己的記憶裏找出需要的東西,那就不可能有進一步的學習,不可能有智力發展和智力勞動。第二,知識的含義是,要理解那些不一定要保持在記憶裏的東西,要善於運用那些人類所積累的並保存在書籍裏的浩如煙海、廣闊無垠的知識寶藏。

在對待具體材料的態度上,一定要採取兩種不同的方針。有一些東西是應當永遠保持在記憶裏的,這些東西好比是解釋各種新的事實、現象的鑰匙,或者形象地說,是思維的工具--所有這些都必須永遠牢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要善於運用和經常運用它們,使工具不至於生鏽,不至於變成累贅的負擔。

我們要努力做到的是,要把那些必須保持在記憶裏的事實、現象、定義、說明等,正是通過知識的運用,通過把它們用於實踐去獲取新的知識和從事創造性的勞動,而使它們深深地印人學生的記憶裏。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在自己的學科體系裏,定出如何運用那些必須保持在記憶裏的知識的途徑。

分析了各科教學大綱,定出了那些必須經常保持在記憶裏的知識的範圍。對這些知識,既通過專門的記誦,也在實際作業(知識的應用)的過程中加以識記。

不隨意識記是減輕腦力勞動的一條極其重要的途徑。不隨意識記的效果,取決於學生在認識某一理論問題的過程中所完成的是什麼樣的腦力勞動。例如,假使學生聽過了一個關於物質構造的有趣的報告,讀過一本引人人勝的書,那麼這就爲他以後在課堂上學到這種教材時創造了不隨意識記的條件。我們力求使許多概念,能夠通過不隨意識記的途徑進入學生的記憶。兒童不通過專門記誦而獲得的知識越多,那麼他在記誦那些非經記誦就不能識記的東西時就越容易記住。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的智力發展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善於在知識的浩瀚的海洋裏辨明方向,是否善於利用知識的倉庫--書籍。我們不應要求學生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要他永遠把整個課程都記在腦子裏。我們要教給學生在課堂上準備回答問題的時候,以及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應當如何利用課本。

不隨意識記是智力發展的極爲重要的條件,它能把腦力解放出來用於思考,用於深入地理解事實和現象的本質。不隨意識記可以預防最大的弊病之---死記硬背。我們的教師竭力防止學生去記誦不理解的東西。

人文學科的教師不允許學生照教科書死背,不允許複述背下來的東西。因爲那樣會束縛兒童的智力,特別是當他正在獲得關於某種依存性和規律性的初步表象的時候。

感悟:所謂學習知識,首先意味着要善於運用知識。運用知識的前提是理解知識,當然,運用也會促進更好地理解。禁止讓學生死記硬背。如有的老師不講古詩,先要求學生背,都不正確的做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