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貪婪的心驅使下的人會出賣朋友

猶大是加略人,他是叛徒。

他一步步成爲叛徒,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有了貪婪的心。

他一開始不是這樣。他管理錢盒,因爲他擅長理財,又聰明,又能幹,也十分可靠。

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原因就是德性不好,有才無德,所謂有才無德,就是沒有道德底線,成爲一個不潔的人。

所謂不潔,在上天看來,就是人類遺傳的罪。

不管怎樣洗濯,不管怎樣表面上的前程,都無法洗去罪造成的污染。要靠虔誠的心,還有真心深信通過救贖才能獲得拯救。

所以,我們要常常知道感恩。

就像猶大,他不知道感恩,只是利用了職權,讓貪婪的心滋生,越來越嚴重,最後走向叛變的道路,成爲叛徒。

到現在,人們還不知道猶大走上歧途的動機,不過,從公元33年尼散月九日發生的一件事,就知道了猶大叛變的原因。

因爲觀念不同,對於錢財的態度迥異。

有一個人叫馬利亞,他將非常貴重的馨香油倒在主頭上。這油市值三百銀元,相當於當時的一個工人一年的工錢。

猶大很不滿,認爲這馨香油可以賣很多錢,可以用來分給窮人,行善做好事,其實到底會不會分給窮人,是另當別論的,總之,猶大很生氣。

其他的人都覺得猶大的想法不錯,馨香油倒給主,真的沒有價值的,大家都附和他的意見。但是主不這樣想,他糾正了大家的看法,並且提醒猶大不要貪婪,要趕緊收斂,免得越陷越深。他已經知道了猶大的心思。因爲猶大利用職務之便,常常挪用公款,猶大缺乏監督,利用大家的信任,在管錢盒的時候,挪用了公款,貪得無厭,最後不惜作賊。

猶大因爲自己作賊,也就喜歡批評人。

我們要小心這樣的人,喜歡批評別人的,一定要遠離,因爲這樣的人,估計就是猶大。

也就是說,賊喊捉賊。

對於馬利亞的行爲,猶大是帶頭表示不滿的。然後有其他幾個人跟着附議。

馬利亞用的馨香油其實是純正的甘松油,這種油有可能是從印度進口來的,所以相當珍貴。

猶大的抱怨,並非真正在關心窮人,而是因爲他是一個竊賊,經常帶着錢盒,並且常常拿走裏面的錢,挪作私用。

他的動機很明顯,就是說馬利亞不該將馨香油浪費在主頭上,而是應該賣掉,然後,將賣得的錢放進猶大保管的錢盒裏,這樣他的錢盒裏的錢就更多了。這樣更加方便他使用錢盒裏的錢。

這次事端的罪魁禍首就是猶大。

這個時候,猶大已經有了念頭,就是出賣主。當時談好的錢就是30塊銀子,也就是一個奴隸的身價。在當時的他們看來,主被他們鄙視,看不起,就是一個奴隸而已。身價就值這麼一點。就是這點錢,猶大也看在眼裏,就開始尋找機會出賣主,等到夜深人靜,沒有人的時候,好下手拿他。

這些錢可以買到一個奴隸,或者可以買到一塊地。

當然,後來,猶大沒有拿走這三十塊銀子,而是放在了大殿裏。

如果我們交朋友,一定要交不貪婪的,如果貪婪,就很有可能被出賣。特別是那些看起來很聰明但是沒德性的,更要特別小心,也就是常說的,賣主求榮,被他賣,還幫他數錢,這樣人十分陰險,十分可憎,最好遠離,免得越陷越深。

人不管怎樣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於他擁有的財富,因爲貪婪的人不會看重比財富更重要的東西。

在提防貪心和貪婪方面,沒有人可以疏忽大意。就像當年的希伯來人在曠野的時候,意難忘抱怨只有嗎哪可以喫,沒有肉喫,在埃及爲奴的時候,就有肉喫,還有大蒜蔥韭菜等等,好的無比,哪怕失去自由,也要喫肉。結果,上天就賜給他們大量的鵪鶉,但是,他們的貪婪,就像饕餮者一樣縱情,暴飲暴食,結果受到嚴厲的懲罰。

再就是猶大,爲了30塊銀子竟然出賣主。

所有貪婪的人都受到了懲罰。不管多麼富有、享有多麼大的工作權力或者有過怎樣的經驗,都可能落入貪婪的陷阱網羅當中。

所以,我們要不斷自我檢查,作自我檢討,不斷審察自己的內心,看看是否有貪婪在心中生根。每天都要向自己發出問題,看看自己在貪婪方面是否處理得當,看看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助長貪婪?

所以,我們的真正的生命,不在乎我們擁有多少財物。這個要經常提醒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