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抄及感悟

平凡·原創

今天讀《爲真學而教》建議十八,讀到莊子的一則寓言,特地搜索,摘錄如下:

原文: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爲樂,具太牢以爲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 莊子《莊子·至樂》

譯文:從前,有隻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爲這是隻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親自把它迎接到祖廟裏,並將它供養起來,每天都演奏《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具備的“太牢”給它喫。魯侯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一點兒肉也不敢喫,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

魯侯對待這隻海鳥的禮遇不是一般的高,如果是這樣對待一位忠臣良將,那必然能夠留下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話。但是他的這種隆重搞錯了對象,這一隻海鳥需要的不過是一碗水、一頓肉,夢想着在痊癒之後還能夠去翱翔在蒼茫的大海之上。那些所謂的隆重,海鳥它不懂,只會感到恐懼倍增。

今天讀《爲真學而教》,又讀到兩張牀的故事,特地搜索,摘錄如下:

普羅克拉斯提斯之牀

普羅克拉斯提斯之牀,源自希臘神話,傳說在希臘雅典提修斯的時代,有一個奇怪的巨人夜盜叫普羅克拉斯提斯,他並不搶錢劫物,而是夢想能用他的鐵牀改變別人的身高。他有一長一短兩張鐵牀,抓到高個子的綁在短牀上,抓到短個子的綁在長牀上。如果被劫人的身高比鐵牀短,普羅克拉斯提斯就強拉他的身體,使他的身體與牀一樣長;如果被劫人身高比鐵牀長,普羅克拉斯提斯就斬去他身體長出的部分。如此一來被劫者都被修理得與鐵牀“相配”了,當然也被折磨得沒了命,普羅克拉斯提斯卻總是納悶爲什麼人總是那麼脆弱。

這就是做人隨心所欲的後果,遇到我們不瞭解、不清楚的東西時,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對我們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行“拉伸”或者“壓縮”,強迫它們符合世俗的、預設的、人爲制定的觀念、門類和套路。我們自己似乎意識不到這種顛倒了前因後果的做法,就好像裁縫爲了讓自己做的衣服剛好符合顧客的身材,而拉伸或者截短他們的手腳。例如,很少有人會意識到,我們寧可用藥物改變孩子的大腦來讓他們跟上學校課程,也不願調整課程安排來符合孩子的天性!(以上摘自網絡)

感悟:我們以爲的,只是我們以爲。我們覺得的,只是我們覺得。我們以爲或我們覺得的,對不對呢?

對少年兒童的教育也是如此。我們是以成人之養養孩子,還是以孩子之養養孩子?孩子們的發展有共性又有個性,不可能思維一樣,行事風格一樣,難道我們要求他們一致性的行爲不和這兩張牀的用意一樣嗎?

這兩個小故事或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摘錄下這兩個小故事,以此警戒自己把學生當成學生,把孩子當成孩子,以真教實現真學。

第16天——閱讀建議十六:用好錯誤,鼓舞敢學的信心

  感悟:1.錯誤也可以成爲教學資源。例如學生默寫“留取丹心照汗青”,“汗”寫成“漢”,錯誤之處在於學生不理解“汗青”的意思。這時候就可以給他們講史冊——書——竹簡的製作,他們就瞭解“汗青”的意思,不會再寫錯了。2.真正學習的人一定會犯錯誤。就好像一個人去玉米地裏除草,因爲分辨不清可能會誤除掉玉米苗。犯錯之後就會把草和玉米苗區分清楚。也就是在不斷犯錯中成長,纔有真學發生。3.糾錯、究錯、救錯的核心是“究錯”,努力讓學生做到知其所以然,理解錯誤。4.在一定意義上,好的課堂就是生長着有價值的錯誤的課堂。錯誤如果有價值,就值得給學生糾正,糾正後學生又收穫,就會有真學發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