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僞大儒

  百家中只有道家、佛教自成體系,也學不了百家通用術。而醫家,尚在探索的路上。

  儒釋道因爲是並列,爲了維護大教尊嚴,不肯向儒家低頭,而醫家因爲不爭,甘願成百家陪襯,又因醫聖張仲景提倡醫乃仁術,堅守活人之道,受其影響,醫家放棄百家通用文位和文術,打算自成體系。

  經過千年探索,歷代醫家完善,特別是得到道家的大力支持,融醫、道、儒於一體的醫道體系初步建立。唯一的不足,沒有什麼戰鬥力,也就是說只有境界沒有相應的能力。

  這也是爲什麼儒家不像道家那樣,六成的人都兼修醫道。百家爭鳴歸於儒,釋道二家除外,而醫道同根同源,與儒家息息相關,又有不同。

  醫家還差最後一步未邁出,一旦邁出就成爲儒釋道之外自成體系的第四家。

  千里之遙,不過一個時辰張景嶽便來到河南境內,彈指傳音,很快一位中年人來到張景嶽身前,躬身行禮道:“下官見過天下行走大人!”

  “你好,我好像聽說過你,是叫什麼來着?”張景嶽一時沒記起來人名字。

  “敢叫行走大人知曉,下官名叫周詠。”

  張景嶽趕緊擺手道:“別,你可別自稱下官,當不起,你年紀和我老爹相仿,又曾擔任薊遼總督,可不是我一個連童生都不是的草民能高攀的。”

  “現在天下誰人不知,您可是聖院和衆聖世家宣佈的天下行走大人,凡天下儒生皆受您節制。”周詠誠惶誠恐的說道。

  他還只是翰林之境,看不出張景嶽是個僞大儒。所謂僞大儒,是儒家大儒對百家大儒的蔑稱,屬於半公開的祕密。

  在周詠想來,張景嶽既然是儒家的天下行走,他又看不出來境界,當是儒家大儒無疑。若知曉張景嶽儒道修爲僅是舉人的話,肯定就不會這麼恭敬。

  舉人和翰林雖然只相差兩階,卻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儒道修士的分水嶺。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也僅僅停留在舉人之境,因牽連科場舞弊案,被碎了文宮。只得專修書畫一道,最終成就半聖。

  另一才子文徵明,終其一生都沒能突破儒道舉人之境,停留在儒道秀才,雖後來轉修百家,收王陽明身化才氣,受其影響也成就了半聖,但儒道不得寸進成了其終生遺憾。

  由此可知儒道修行比百家更難進階,但因爲儒道最完善,是文道世界的中流砥柱,受到全社會的追捧。

  在儒道修士眼中,百家修士都是儒道的失敗者。故時人笑稱:爲人不修儒道者,縱稱天才也枉然。

  百家修士,除非成就半聖,不然得不到社會的認可,畢竟在儒道至聖的時代,你能接受一位打不過儒道進士的百家大儒嗎?

  曾有一位兵家大儒,想出手從儒道進士監軍手裏救下手下大將,結果反而被打成重傷,兵家大儒因此文心受創,終其一生未能突破成半聖。而那位儒道進士還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爲好男兒!”

  作爲和儒家關係最密切之一的兵家,都被儒家看不起,更別提其餘百家了。

  張景嶽不再糾結稱呼問題,說道:“好了,我的來意你也知道,潛虛子人在哪呢?”

  “陸聖人正在開封召開道家中原大會,豫、晉、齊、燕、秦、楚五省道門齊至,隱隱有壓龍虎山和道錄司的跡象,故朝廷派我回來盯着。”

  “哦?什麼理由,丁憂嗎?”張景嶽好奇問道。

  “大人說笑了,我父母早駕鶴西去,此番是貶官回鄉。”

  周詠本是河南人,爲了防止世家大族做大,自秦代開始就實行異地爲官制。自此開始了長達兩千年的在家不當官,當官不在家。

  因此除了請假探親外,只有丁憂和貶官才能還鄉,其實換個思路,官員們之所以擁護長達二十七個月的丁憂守制,未嘗沒有想衣錦還鄉之意。

  張景嶽聞言仔細看了他幾眼,這是狠人,朝廷死忠,是那種如果君死國滅,可以舉家殉國的狠人。不過這樣的人張景嶽喜歡,萬國伐明之勢將起,這樣的忠臣越多越好。

  “堂堂中原大會,就只有五省道門參加?來了多少人,可有知名道長?”張景嶽隨口問道。

  “大人有所不知,我大明道門分成三派……”

  “三派?不是正一道和全真教嗎?”張景嶽不解的問道。

  “大人,還有道家,道教分成兩大派,道家自成一派,超然物外。”周詠解釋道。

  “哦哦哦,還有道家,我給忘了。”張景嶽恍然大悟,又被地球印象影響了。

  “走吧,我們邊走邊聊。”張景嶽催促道。

  “呃,大人先行,下官隨後就到。”

  “爲何?”

  “下官腳程慢,怕跟不上大人步伐。”

  “不會吧,我見你來得很快啊!”

  “下官是專門在此等候,此去開封還有數百里……”

  “一起走吧,我捎上你。”張景嶽說完,帶上週詠就往開封而去,心中卻在慶幸,幸虧提前傳訊通知,不然還得等他慢騰騰從這豫皖邊界飛過來。

  半個時辰後,二人來到開封城外,城中有聖廟,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修士禁飛。

  “真……真快,下官……還是第一次……騰雲駕霧,太……太刺激了。”周詠平時趕路就是使用縮地成寸,哪見識過飛天的滋味。

  張景嶽感覺好笑,果然哪個時代的人都無法抵禦飛天的誘惑。

  周詠還在那感嘆,張景嶽已經率先往城門走去,周詠忙跟上。

  走在城裏,張景嶽問道:“潛虛子此刻在哪,你知道嗎?”

  “下官知道,陸聖人應在延慶觀。”

  張景嶽催促道:“那還等什麼,趕緊帶路。”

  “呃,大人,觀在城東,無需進城。”

  “不早說。”張景嶽抱怨一句。

  “下官以爲大人要先去拜聖廟。”

  張景嶽鬱悶,孔聖他都見了真人,還拜啥廟,簡直是莫名其妙。

  七里路對於二人,使用縮地成寸,不過三十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