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伪大儒

  百家中只有道家、佛教自成体系,也学不了百家通用术。而医家,尚在探索的路上。

  儒释道因为是并列,为了维护大教尊严,不肯向儒家低头,而医家因为不争,甘愿成百家陪衬,又因医圣张仲景提倡医乃仁术,坚守活人之道,受其影响,医家放弃百家通用文位和文术,打算自成体系。

  经过千年探索,历代医家完善,特别是得到道家的大力支持,融医、道、儒于一体的医道体系初步建立。唯一的不足,没有什么战斗力,也就是说只有境界没有相应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儒家不像道家那样,六成的人都兼修医道。百家争鸣归于儒,释道二家除外,而医道同根同源,与儒家息息相关,又有不同。

  医家还差最后一步未迈出,一旦迈出就成为儒释道之外自成体系的第四家。

  千里之遥,不过一个时辰张景岳便来到河南境内,弹指传音,很快一位中年人来到张景岳身前,躬身行礼道:“下官见过天下行走大人!”

  “你好,我好像听说过你,是叫什么来着?”张景岳一时没记起来人名字。

  “敢叫行走大人知晓,下官名叫周咏。”

  张景岳赶紧摆手道:“别,你可别自称下官,当不起,你年纪和我老爹相仿,又曾担任蓟辽总督,可不是我一个连童生都不是的草民能高攀的。”

  “现在天下谁人不知,您可是圣院和众圣世家宣布的天下行走大人,凡天下儒生皆受您节制。”周咏诚惶诚恐的说道。

  他还只是翰林之境,看不出张景岳是个伪大儒。所谓伪大儒,是儒家大儒对百家大儒的蔑称,属于半公开的秘密。

  在周咏想来,张景岳既然是儒家的天下行走,他又看不出来境界,当是儒家大儒无疑。若知晓张景岳儒道修为仅是举人的话,肯定就不会这么恭敬。

  举人和翰林虽然只相差两阶,却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儒道修士的分水岭。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也仅仅停留在举人之境,因牵连科场舞弊案,被碎了文宫。只得专修书画一道,最终成就半圣。

  另一才子文征明,终其一生都没能突破儒道举人之境,停留在儒道秀才,虽后来转修百家,收王阳明身化才气,受其影响也成就了半圣,但儒道不得寸进成了其终生遗憾。

  由此可知儒道修行比百家更难进阶,但因为儒道最完善,是文道世界的中流砥柱,受到全社会的追捧。

  在儒道修士眼中,百家修士都是儒道的失败者。故时人笑称:为人不修儒道者,纵称天才也枉然。

  百家修士,除非成就半圣,不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毕竟在儒道至圣的时代,你能接受一位打不过儒道进士的百家大儒吗?

  曾有一位兵家大儒,想出手从儒道进士监军手里救下手下大将,结果反而被打成重伤,兵家大儒因此文心受创,终其一生未能突破成半圣。而那位儒道进士还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作为和儒家关系最密切之一的兵家,都被儒家看不起,更别提其余百家了。

  张景岳不再纠结称呼问题,说道:“好了,我的来意你也知道,潜虚子人在哪呢?”

  “陆圣人正在开封召开道家中原大会,豫、晋、齐、燕、秦、楚五省道门齐至,隐隐有压龙虎山和道录司的迹象,故朝廷派我回来盯着。”

  “哦?什么理由,丁忧吗?”张景岳好奇问道。

  “大人说笑了,我父母早驾鹤西去,此番是贬官回乡。”

  周咏本是河南人,为了防止世家大族做大,自秦代开始就实行异地为官制。自此开始了长达两千年的在家不当官,当官不在家。

  因此除了请假探亲外,只有丁忧和贬官才能还乡,其实换个思路,官员们之所以拥护长达二十七个月的丁忧守制,未尝没有想衣锦还乡之意。

  张景岳闻言仔细看了他几眼,这是狠人,朝廷死忠,是那种如果君死国灭,可以举家殉国的狠人。不过这样的人张景岳喜欢,万国伐明之势将起,这样的忠臣越多越好。

  “堂堂中原大会,就只有五省道门参加?来了多少人,可有知名道长?”张景岳随口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我大明道门分成三派……”

  “三派?不是正一道和全真教吗?”张景岳不解的问道。

  “大人,还有道家,道教分成两大派,道家自成一派,超然物外。”周咏解释道。

  “哦哦哦,还有道家,我给忘了。”张景岳恍然大悟,又被地球印象影响了。

  “走吧,我们边走边聊。”张景岳催促道。

  “呃,大人先行,下官随后就到。”

  “为何?”

  “下官脚程慢,怕跟不上大人步伐。”

  “不会吧,我见你来得很快啊!”

  “下官是专门在此等候,此去开封还有数百里……”

  “一起走吧,我捎上你。”张景岳说完,带上周咏就往开封而去,心中却在庆幸,幸亏提前传讯通知,不然还得等他慢腾腾从这豫皖边界飞过来。

  半个时辰后,二人来到开封城外,城中有圣庙,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修士禁飞。

  “真……真快,下官……还是第一次……腾云驾雾,太……太刺激了。”周咏平时赶路就是使用缩地成寸,哪见识过飞天的滋味。

  张景岳感觉好笑,果然哪个时代的人都无法抵御飞天的诱惑。

  周咏还在那感叹,张景岳已经率先往城门走去,周咏忙跟上。

  走在城里,张景岳问道:“潜虚子此刻在哪,你知道吗?”

  “下官知道,陆圣人应在延庆观。”

  张景岳催促道:“那还等什么,赶紧带路。”

  “呃,大人,观在城东,无需进城。”

  “不早说。”张景岳抱怨一句。

  “下官以为大人要先去拜圣庙。”

  张景岳郁闷,孔圣他都见了真人,还拜啥庙,简直是莫名其妙。

  七里路对于二人,使用缩地成寸,不过三十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