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1.27) - 草稿

    今天初五,值班忙完了工作去看孩子们。大侄子开的门,妗子在吸氢,大侄子自己在地上摆弄奥特曼和恐龙。说起了我的工作和初二的事故~真的是意想不到。期间大侄子一直都在自己玩,听我说到半路,忽然问了我一句“她为什么病了?”原来他其实一直在听,还能有逻辑地思考呢。

    过了好大一会儿表弟一家三口才来,进门之后博睿看看这看看那,既不和任何人打招呼,也不和哥哥一起玩,偶尔躲在妈妈身后。似乎是他的什么玩具找不到了,但他既不去找,也不告诉大家什么样,就在那里远远地冷眼观望。任由大家揣测和寻找,找出来他就冷冷地说不是。一个多月来,每次见到他,他要么不说话,要么说“你去!”不管是对奶奶还是对妈妈,态度都很强硬。

    我试图让兄弟俩一起玩耍,老大到处跑,自得其乐;老二不傍前,执意躲闪。我忽然想起来了这么多次,从没听他叫过“哥哥”,连妈妈奶奶也很少很少。听到的都是对大家的要求或指令性语言“我要~!”“你去~!”爸爸妈妈每次都告诉他“叫姑姑”“跟姑姑再见”他都是毫不理会。其实他可以很懂事也可以讲礼貌,但得有个充分的理由或条件。家里客人的讨好他是不理会的,礼貌性的夸奖就更没必要。大家以他为话题彼此寒暄,他一点也不受用。他给我的感觉就是:高高在上的人不需要礼貌,礼貌在他面前就是讨好。对他来说,估摸着社交这事有些没必要,说好话求人之类的事他命令别人去做,而讨好他的人他不需要社交。他其实会说,也知道说什么,可以按照大家的期待表现得很好,但只限于没人可以命令,不得不与人合作的时候。

    弟妹把老二抱到桌前,老大不肯来,我们聊天老二也不安生,他不想参加聊天,但总是想办法吸引妈妈的注意或岔开话题。让老二去陪哥哥玩,又玩不到一块儿。刚去了一会儿就生气回来了。我们很纳闷他为什么生气,问他原因他说“我要看电视”“看什么?”“看奥特曼。”(我有点奇怪他为什么忽然看电视,以前也从没发现他对电视感兴趣),他妈妈没说话也没去开电视,他就憋着脸用手使劲推桌子生气。“你为什么要看电视呢?跟妈妈说说原因,或者她就会答应你了”听了我的话他还是不回答,小手不停翻动着盒子,似乎在考虑。“你也可以大声说出来“我很生气!”他还是不说话,但每次我跟他说话,他都看向我。有进步,他开始看我就说明认真听我说话了。然后继续摆弄盒子开始问妈妈“盒子里有什么”。博闻过来打开了摔炮的盒子感叹“这么少啊”,然后跑出去了。他转过来看看他的,又回去看看自己的“有好多。”(他鬼精鬼精的,每每很在意和哥哥的比较)

    博闻总算在爸爸的带领下来到了桌前。人到齐了,那就从他开始交流吧“你过得好吗?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挺好的,高兴的事情是和西西姐姐玩,明天我还要去滑雪。”“那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有没有希望改变的事情?”妈妈见缝插针地插话“你的学习要~上课要~”“没有要改的,我挺好的”“你希望爸爸妈妈怎样做你会更好呢?他们有没有需要改变的做法?”“妈妈不要让我学习”“是天天吗?三十、初一也学了吗?”“没有。”“那得课堂上好好听,只要学校学习任务完成就没了吧?”“老师没作业,是妈妈让学习的”“我说是老师布置的”“老师没布置”……有没有作业,学习不学习忽然就不重要了。学前班本来就是做准备的,正式课程还没开始,孩子已经先失去了对妈妈起码的信任,着实令人悲哀。“好的,妈妈会考虑,不要老是加码,说完了可以去玩了。”他高兴地飞奔而去,在沙发上跳了一会儿又补充说“我还有一个愿望,每天给我买玩具~”

  “每天不学习,还天天买玩具,这愿望~”表弟一脸苦笑。

    不管怎样,孩子今天表现真的进步很大,表达也很清楚。沟通这件事最主要的就是能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得到支持鼓励,或许不能全部满足,但至少他还在努力。他的沟通模式没问题,有表达有回应,对每个人的可信度还有准确的判断。之所以个人沟通不专注,其实不是不能专注,而是害怕得不到认可和支持,甚至受到打击。被指责打击产生的回避交流,是他对自己的坚持,更有不自信。只要有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跟他好好把大人的想法说明白,他是可以改善的。

  期间老二一直默默地听着,自己摆弄着东西,还时不时瞥一眼我们(他很少正眼看人,都是斜着瞥一眼似乎对所有人都不满)。看他平静了,我问他“年过完了,你过的好吗?”“不好!”“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没有高兴的事。”他妈妈赶紧补充“挺高兴的啊,三十的时候爷爷还带你出去,初一和**一起玩,你挺高兴的啊。”可是孩子就是不高兴。“那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你生活更好呢?”“看电视”他妈妈没有说话,表弟噗嗤就笑了:刚那个岔口还没过去呢。见大家没反应,他马上又开始积蓄力量使劲表现生气:憋红了脸,扔盒子,推桌子。这次是后退了一步,低下头两只手推。桌子纹丝不动,他开始生气地踢桌子。他妈妈向后拉了拉椅子,坐在那里看他生气。看得出她已经努力克制自己保持平静了。奶奶回来了,我再次重申“可以跟奶奶说,奶奶很可能会答应你哦”他冲我白楞了一眼“大人说!”“你想让谁说得告诉谁啊,不然我们怎么知道谁说呢”“我说了好多次了。”奶奶也再次说明“我才来,没听到,不知道你到底想干吗”

  “大人说!”……这场拉锯战进行了半个多小时了,奶奶到来也没有进展,会谈马上要结束的时候,表弟总算找了个台阶,用问答的方式含蓄地答应他看电视。但已经该走了,现在不行,只能回来看。“现在看!”“明天看吧,现在要去吃饭了”“吃着饭看手机!”“要看就别去吃饭,要去吃饭就回来看”“去吃饭,也现在看!”那不可能,这件事做不到。他终于忍无可忍地拿出了杀手鐗“哇”地一声爆发了,推桌子、踢门、咚咚地跳着脚大哭。

    看上去,他的沟通模式就是他想要啥就必须满足,他干什么别人都不能反对。如果谁要是让他一时不痛快,他就会让对方一直不痛快,四处作对,直到对方认输臣服为止。可惜时间不允许,没有让他表现完。要是把他带回自己家,放那随他去,妈妈该做饭做饭,爸爸该出门出门,他没有观众肯定马上换别的办法接着斗,说不定把一家人搅和地啥也做不了也未可知。

    他们走后我又坐了一会儿,才知道事情大概:他去沙发上玩,不小心坐到了遥控器打开了电视。他妈妈走过去随手关了。然后就引爆了接下来没完没了的冲突。“我猜这个当妈妈的虽然也不高兴,但为了晚饭的顺利会无条件让步”“她知道不该让步,说不定会回来再让他看”

“妈妈赢了~”博闻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我的侄子们真是一个比一个不简单。

  后记:  做家庭疗愈已经有年头了,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诉求都要被重视和满足,每个人都能客观面对现实,才能构建新的沟通模式,打造和谐氛围。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首先弄清楚家庭的基本规则,可是,这个家庭的规则是什么呢?这还真得好好想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