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如果贏那麼容易,英雄也不再值得歌頌

《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真的適合每一箇中國人看,看完這部電影我有很深的感悟:

在很多人眼裏,我們的確過於含蓄內斂,也非常沒有主見,甚至有些隨波逐流,但是總有人能看透事物的本質,衝破世俗的鄙視,不顧一切勇往直前,只有這樣的人不斷出現,我們才能迎接越來越值得尊重的未來。

這部電影是鄧超和孫儷共同參演的,影片題材源自於真實的故事,雖然如今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但是在90年代初期,我國男子乒乓球在乒乓界一點話語權都沒有,被吊打、被嘲笑、甚至不被尊重。

甚至有人用歐美人天生矯健的身姿來抨擊中國人,無論從體力還是身高以及靈敏度,都沒有辦法超越,一次次的比賽中,中國男子兵乓球被不斷吊打,甚至被公然嘲諷。

電影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千萬韓國參加比賽時,韓國的解說員用盡他們畢生所有小瞧人的語氣和詞語來羞辱我們的前輩,只因爲兵乓球在中國男子的手中,不可能出現奇蹟。

“就是死,也給我死在近臺!”影片出這一吶喊,也給了不少人勇氣。

如果被恥笑讓你無法翻身,那就奮力一搏吧。

這部電影擠在春節一衆歡樂又腦洞大開的排片單裏,顯得非常無趣,無論是電影的名字還是劇情的介紹,以及鄧超的人設,都過於小衆化。

這部電影的壓力正如影片中的處境,不被看好,但是這個世界總要有人往前走吧,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不得不讚嘆:

拍的太好了,尤其適合所有國人去看看。

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遇到挫折百折不撓的精神,即使這個世界沒有神話也要創造神話的那種定力,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鄧超、俞白眉聯合導演的《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不僅是一部對過去男子兵乓球的紀念,更是傳遞了堅持的意義。

電影中鄧超飾演的主教練臨危受命,發誓要在2年內取得大反轉的結果,從被隊友孤立、嘲諷、甚至覺得他吹牛,到一次次失敗後被領導問責,他都沒有放棄,因爲贏這件事本身就不容易,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經歷一次次失敗,怎麼取得勝利?

鄧超飾演的主教練本來在羅馬擔任當地乒乓球指導教練,不僅有高薪水,還有大房子可以住,可是他毅然決然辭掉這份工作,返回國內打造一支超越前人的隊伍。

他帶着腰傷,甚至一年只有5次回家喫飯的時間,孩子從出生到5歲,不會開口說話都沒時間去關注,他是一個鮮活的人,有情感有家庭牽絆,但是他更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隊伍需要不斷的提高,才能贏得一定的地位。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是短暫的,他要在有限的時間裏不斷超越自己和對手,才能給後輩們建立起足夠的信心,不斷超越。

如今,提起乒乓球我們很自豪,從被嫌棄、被輕視到現在,太不容易了。

影片裏,鄧超帶着大家前往國外參加比賽,對手的啦啦隊們熱情興奮,而我們進球或者輸球,觀衆席上一個人也沒有。

如今,熱愛喜愛乒乓球的人很多,從無到有卻是一個折磨內心的過程。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不被看好,也不用想盡辦法討別人歡心,只要自己認準方向,努力堅持下去,奇蹟總會出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