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與盛世:換一個角度來看歷史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如果讓你穿越回到古代,你最想去哪個朝代?


我記得當時很多人的答案是唐朝和宋朝,無非就是唐朝的強盛,宋朝的開放,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如果是來到明朝或者清朝,又是怎樣的場景呢?


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李曉鵬通過這本《帝制與盛世》給出了他個人的見解。作者運用了政治經濟學的眼光以及數據分析的方法,重新進入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從制度的確立與變革,機構的設置,以及當時社會困境的應對之法,講述了中國兩千多年文明的傳承與變革,以全新的視角,給我們總結出了帝制之下的古代中國,給我們留下了哪些盛世啓示。


可以說,當我跟着作者的腳步,一點一點地接近曾經的古代中國,突然覺得,雖然曾經的歷史已經是時代的潮流,我們沒辦法回到過去做出任何的改變,但是,不同角度解讀,讓我們可以更加全面地回看過去,知道有些事情其實並不是我們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社會的發展,包含了方方面面,它不僅是政治的,還是經濟的,甚至於是民生的。攏攏總總,我們如果只是淺薄地接受最後的結論,而沒有去發掘背後的玄機,其實,錯失的便是以史爲鑑的機會。


01 對於歷史,我們最需要的不僅僅是認知


從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來看,中國的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流傳最後的。可以說,在目前的認知之下,我們可以不停地往前追溯,追溯到兩千多年連續的歷史。


而其他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的更替中,有的是直接消失,有的則是出現斷層,這對於人類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還記得讀書那會,當我們的歷史告訴我們這個結論時,當時我內心的疑問就是,爲什麼我們中國的文明可以這樣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呢?


我們也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皇帝是世襲的,而朝代的更替,是後一個朝代對前一個朝代的推翻。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前朝很多東西的否認,但是在中國好像並不全是。


比如,對中國影響很深的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它起源於隋朝,後面經過唐朝的不停發展與完善,最終成了後來各個朝代都推行的制度,由此可見,這個制度的出現,對當時的社會來說,是有很大的需求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出,後來的朝代統治者,在推翻前朝之後,他們的是有一定的心胸和思考的,而不是全盤地將它否定。


而在這本書中,李博士對科舉制度的闡述,確實讓人覺得,曾經我們讀書時老是提到科舉制度是對人性束縛的理解,確實是片面了。因爲我們是站在後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但是我們卻忘了站在那個時代背景之下來看這個人才選拔機制的剛需。


因此,關於歷史,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認知,還有思考。我們得思考曾經歷史上存在的某些現象的前因後果,這大概纔是我們讀史的作用吧。


02 關於讀史,我們最需要的是思考


以前,我們總說,中國古代的中國是“封建主義社會”,可是,從作者在書中的論述中,中國的古代社會,應該是帝制國家,只有這樣,才能在那個生產力並不發達的社會里,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做出了一些後人看着覺得不可思議的決策。


這一點,相信也是顛覆很多人的認知的。所以,這其實也是給我們留下了思考的空間,是不是就真的是如作者說的那般,如果你感興趣,你也可以考究看看。


前面我們提到,關於歷史,我們不能僅僅是認知,我們還得學會思考。因爲有了思考,我們才能真正地以史爲鑑。對於過去的事情,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我知道了”,那麼我們真的就是“我知道了”,但是總結過去,開創未來就談不上了。


就好比,文章開頭留下的問題,“爲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就只有中國留下來了?”,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結論部分,那麼最多你會在心裏說一句:“哇,中國好厲害啊!”但是,分析,對比其他三個文明古國消失的原因之後,我們可以從方方面面給出這個問題的見解。


比如,從地理環境來說,這四大古國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因爲都有一條大河,我們習慣性地喚作母親河。然後因爲河流的沖刷,慢慢地形成了適合人類耕作的沃土,由此,人類慢慢地定居下來。有了穩定的地方,纔有了固定的生產,人類才能慢慢地繁衍生息,貿易經商,建立政權。


那爲何會消失呢?有的是因爲天災,有的則是因爲人禍。而頻繁的戰事便是原因之一。在這之後,我們便可以繼續深究,爲何會有頻繁的戰事等等。作爲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爲何又可以是例外呢?


這些思考,用今天的話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底層思維,我們把握的是思考問題的閉環,“問題——思考——實踐反饋——再思考”,最終形成的認知,纔是我們要知道的最終結論。


我想,這纔是我們讀史的真正價值所在。


03 盛世的締造,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看


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有很多個朝代,每一個朝代裏,總有一段歲月可以被稱之爲盛世。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當事物積累了一定的量變之後,就會產生質變。而盛世發展到巔峯之後,又會慢慢地走下坡路,然後歷史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螺旋式地前進的。


前面提到,如果可以回到過去,很多人想要回到唐宋,這兩個朝代真的如此好嗎?從文學的角度看,這兩個朝代確實留下了很多文學佳作,所以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學習着“唐詩宋詞”。


但是在這本書中,作者用經濟學的角度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結論,他說,如果你是讀書人,你可以幻想着回到唐宋,特別是宋朝,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還是算了,因爲那個時候的徭役很重,有可能你忙活了一整年,到頭來卻不知道該怎麼過年。


可見,有些事情的認知,是需要不同的角度的。而在後人給出的歷朝歷代的盛世標準裏,宋朝更是沒有,反而是在明朝出現了。


這大概會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因此人們開始去思考,明朝是如何出現的呢?我們的古人常說一句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可能在明朝的皇帝中尤爲明顯。甚至於在這本書中,作者把明憲宗朱見深拉到大家的世界裏,給出的評價更是“他是一位雄主”。


朱見深是誰呢?劉詩詩演的《明妃女醫傳》,大家應該有看過吧,裏面霍建華演的便是明朝皇帝朱祁鎮便是他的父親,當初他可是經歷了從太子到廢太子再到太子的人生起伏,之後在他十七歲登基之後,他的很多舉措確實看得出來,他的成熟程度並不是一個十七歲的孩子該有的。


這就得歸功了當時的儲君培養制度了。可以說,中國綿延兩千多的歷史裏,凡是盛世出現的歲月裏,與之對應的,都有一套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在運行着。畢竟,那麼大的一個國家的管理,並不是因爲有了一位皇帝就夠了的。


而其中出現混亂的時間裏,多多少少與制度的忽視或者被忽視有關係。比如,我們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在中國延續很多年的宰相制度,大家都說他爲了加強君主的實權。可是,卻不知道,原因有可能確實宰相心中忽略了君王的存在,把很多原本該是君王知道的消息都截胡了。可見,從當時的統治者來說,宰相制已經暴露了它的弊端。


那麼,隨之而來,便是你是要選擇修補制度,還是變革制度的選擇了。這考驗的便是當時君王的智慧與能力了。


所以,關於帝制與盛世的關係,並不能只是單純地從一個角度去解讀,它包含的其實是方方面面的抉擇。雖然,過去的歷史,我們沒辦法回到過去做出任何的改變,但是今天的我們,可以理性、全面地看待我們的過去和現在。


換一個角度看歷史,並不是爲過去尋找託詞,而是更加地全面地看過去。一個人,如果可以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過往,相信未來會走得更遠。同樣的,作爲一個國家的這個時代的人,如果我們也能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待我們的歷史,相信,我們從中汲取到的能量,是我們每個人意想不到的。


過去,我們不曾參與;而今,我們可以站在歷史的肩膀看向更遠的遠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