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临走时最不敢看父母的眼睛...

与父母分离所造成的思念、孤独、无助从小学六年级毕业就开始了。我是个和父母聚少离多的孩子,从读初中开始便需要远离家门。求学、工作、结婚,这么多年过去,即使是现在有了先生的陪伴,那种每次与他们分离的所呈现的情愫虽然有所减缓,但是从来不会消失。

每次回家,回的时候,往身后不断远离的是那个自己拼搏的地方。树一排排地从城市的绿化树变成了村子里熟悉的桉树林;车一辆辆地从城市里的小轿车变成了村子里熟悉的拖拉机;还有当然是沿途里早早就嗅到那的熟悉的海风,掺杂着些许海洋生物在浅滩、红树林里腐败的气味.......归家的孩子总有一股兴奋感,那种兴奋不像去新的地方探险,是一种期待已久的熟悉又略带着陌生的复杂情感。

回到那个家,睡在自己童年时睡过的床上,那床质量真好,即使我从儿童变成少女,从少女变成熟女,又变为人妻,那床却依旧,依旧承载着变化不大的身体,但是思维、意识却早已不知变化了多少。

一切都仿佛一场梦。也许,只有当我们睡到童年的那张床,才能好好地回想这一切,自己这一路的奔忙。

结婚前每次回家过年都期待着父母和那个家有所变化,期待着父母不再以一样的腔调说话,不再唠叨同一个话题。结婚后,对他们没有什么期待了。他们还能做出多大的改变呢?如果说还有希望,就是希望他们衰老的速度能慢一些。同样的说话强调,同样唠叨的话题,虽然听起来有时候也戳中自己某根敏感的神经,但知道还能听到这种腔调和唠叨的日子只会一天比一天少,也就不再顾及自己的感受了,接纳他们成为他们自己。

归家的路是充满兴奋的,离家的路是充满失落的。这种失落连两旁的树木,海里的风都顾不上去连接,全力控制着自己的眼泪不要流下来,更不敢直视那两双眼睛。那两双眼睛,皱纹悄然爬上他们的脸,眼睛由原来的炯炯有神变得越来越没有了神气,松弛的皮肤慢慢塌陷下来,还显得越来越小。我回避着不去直视他们,嘴里也学着他们嘱咐我那样嘱咐他们:“别老下海,累了就休息,别硬撑着干活......”

在离别时让父母看到流眼泪,那是万万不能的。每每走到离家大概1公里的时候,都会接到他们其中一个打来的电话;每每也就是那么一句话:你好像落充电器了,你好像落衣服了,你好像落下什么什么了......有时候是真的落,但大多数时候都没有。电话里他们把“一路平安”又说好几遍,又重复着道别的话语。

单身时,没有先生在身边,坐在亲戚家的车里,或者坐在公交大巴上,也要控制着,控制着不让眼泪流下来,直到回到自己的小窝,放任地让眼泪一泄而出来缓解这种失落感。婚后,失落感多少有了先生的安抚,有他在不会再感觉那么的孤单,可是每次过完年也总需要几天时间从那种失落中走出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见得是轻松的事。如果我们都不说出来,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所经受的苦难永远不是最苦的那一位,永远都有比我们更苦的。只有当我们经历过艰苦才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才能够独立面对长大之后的困境。

先生和我的成长经历相似,我们有很多对生活的看法都彼此契合。所以,当他看到我每次从家乡回到城市要失落几天,他完全能够理解。他说,每次他从伊朗回到印度的学校,那种失落感不仅仅是几天,可能需要一个月来缓解。我还只是城市与乡村的距离,而他是国家与国家的距离。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一天天地长大,成家立业,找到脱离父母之后的其他的意义。

人类的情感是宝贵的,因为我们有情感才有了这种分离的失落感。如果我们不把他们当成是亲人,不把那个地方当成是家乡,便不会有这些失落感。失落并非是负面的情绪,它只是情感中的一种,往往是这种情感把我们带入寂静的思考当中,让我们身处某种真空里,去探究探究,去贴近自己,那个私密又真实的空间。

而这一过去,我们又开始奔赴各种岗位,生活依旧。每次过年,特别是新旧交接的除夕,我都跟先生说,人类,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这种辞旧迎新的仪式,如果没有这些仪式,人类的生活该有多么乏味啊。时间的刻度提醒人们一些生活的规律,提供我们可以产生连接,彼此靠近彼此的机会。

从老家回来的第二天做了一个梦,梦里梦见一位离世的亲戚,我跟她聊了很多话,可是醒来很多都不记得了,但是唯有一句话记得清清楚楚,她说:“你们一定要博爱。”

醒来后,琢磨着“博爱”两字。我问自己是否足够博爱?答案是否定的。

就拿今年回家过年来说吧,去探望了爷爷奶奶,临走的路上也把姑姑捎到她工作的地方。这些都是小时候特别疼我的亲人,如今他们已经大不如以前。爷爷的记性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认得人,有时候不认得人;奶奶腿脚不好,需要拄拐杖;姑姑一直单身,天生有些残疾的她一直住在自己工作的工厂里......而我这么多年来都忘记要关心她。回家看到这些,加上这个梦的提示,我想是上天要提醒我,关爱朋友、陌生人、学员,我是有在践行,但是自己的亲人也更要关爱。我可以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哪怕只是经济上的支持。

为了了解“博爱”的具体涵义,我开始翻阅《美德卡》。里面没有具体到“博爱”这个词,但是有关于“爱”这个概念的解释,我觉得它们本质上相同的,下面是它的解释:

Love is caring for someone, wanting to be near them, and wanting to share with them. Love is the power of attraction. It is a special feeling that fills your heart. Loving people is treating them with special care and kindness because they mean so much to you. You can show love in a smile, a pleasant way of speaking, a thoughtful act, or a hug. Love is treating other people just as you would like them to treat you-with care and respect.

粗略翻译:爱是关心他人,想靠近他人并且想跟他人分享。爱是吸引的力量。它是一种在你心中奇妙的感觉。爱他人是以特别的关怀和善意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你可以通过一个微笑、一种愉悦的说法方式、一个体贴的行为或一个拥抱来表达爱。爱是关心和尊重,是对待他人就像你希望他们对待你那样。

阅读完“爱”的解释,更加强化自己需要在这方面继续修炼。加上和先生探讨时,他说,不管你的家人、亲戚他们表达怎样的行为,我们都不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都需要以更宽容、更仁慈的心胸去关爱他们。有些时候觉得,他比我更能包容我的家人。这也算是我的幸运。

《美德卡》里除了概念的解释,也有实践的说明,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获得自己缺失或者不足的良好品质。其中我觉得最简单易做的就是诵读一些话语,这些话语每读一遍就会在我们的意识层面根植一种提醒,如果我们每天大声朗读,每天都会得到这种提醒,那么做出行动就不再那么困难了。以下这句话,我准备天天诵读,当我读到“including myself”的时候,我被感动了。是啊,每个人,博爱的时候不只是要爱他人,还要爱我们自己呀!

如果你也喜欢,也可以每天诵读这段话:

I am a loving person. I show my love with thoughtful acts, kind words and affection. I treat others as I want to be treated. I love God and all that God created, including myself.

粗略翻译:我是一个有爱的人。我以体贴的行为、亲切的话语和感情来表达我的爱。我以我希望得到的方式对待他人。我爱上天及祂所创造的,包括我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