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你到了一定年紀纔有勇氣去追求的無用之用

春節過後,和學員們約好的,2023年課後陪伴之一——共讀《紅樓夢》,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着,目前已完成了兩次共讀。僅僅是第一回就讀了兩次,每次兩個小時都還沒讀完,估計得讀四次,也就是大家至少在線上需要花費八個小時才能讀完一回,而《紅樓夢》有一百二十回。

八個小時可能把它平分爲在一個月內不算太長時間,可是這八個小時的一起,幕後我和同學們需要花費比這個時間不知道多到多少倍的時間來閱讀和消化,才能夠在共讀的時候擦出火花。如果按此速度進行,讀完整部小說需要480個小時,每週如果花費2個小時,那得240周,相當於60個月,那就是5年的時間,還不包括有些時候無法按時進行,那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這堪比修一個學位。《紅樓夢》還真的不比修學位簡單,不然我們怎麼會有“紅學研究”呢?那麼,這件需要花費這麼多時間的事到底值不值,到底有沒有用?

短時間內看,它似乎是無用的。共讀不外乎是一羣人,捧着一本書,還沒有專業人士引導(我也是第一次讀,我不是專業的,更沒有做過研究,讀起來有些文段還得依靠註釋)在琢磨着作者這樣那樣寫時候的心思,透露出他如何的情感、抱負和內心世界,以及偶爾被幾段詩文所驚豔。那之後呢,我們是否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是否能出口成章?

我看是未必的。

這種在很多人眼裏看成是無用的行爲,很多人是不願意做的。就如在我很小的時候,大哥已經到了青少年的年紀,知道有小說可閱讀,也被某些小說所吸引,興許他是讀了,而我時不時就會聽見父母的責備:“又看小說,又不好好學習......”在很多人眼裏,看小說不是一種學習,而是一種消遣。

《紅樓夢》的第一回裏,石頭在塵世經歷幻夢,從人間超脫出來,又做回了石頭,卻想把自己的故事傳播出去,它說服那空空道人,說:“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蹟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

這是石頭的自謙,而我們知道整個故事下來,它並非是噴飯供酒的,它涵蓋了哲學、美學、文學、佛學等等的內涵,遠遠超過了噴飯供酒。超過的這些便是一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結果。如果在“有用”與“無用”之間存在着巨大的認知和評判差異,那麼這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結果更會大不相同。很明顯的,有人選擇細細地品味,有人覺得不如薪柴,拿來燒火都嫌它不耐燒。

無用對應的是實用主義,實用認爲任何的行爲都需要有一個對應的、自認爲有價值的結果,方有必要去做。

閱讀小說,它對應的、認爲有價值的是什麼?如果只是停留在故事的情節,那它真的就像一陣風,吹過就是吹過了,頂多有些作品在風吹過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被吹出眼淚,抑或是讓我們暫時從現實中抽離出來,進入虛構的時空裏,暫時忘卻了世事。如果不僅停留在故事情節上呢?當你把到了作者創作時的情感脈絡,它便不僅僅只是讓我流淚那麼簡單,也不僅僅只是短暫的抽離,或許它會讓你的從意識上發生改變,從言辭上發生淨化,從行爲上發生修正。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無用的東西往往需要時間的沉澱方能看得到它的有用之處。

大多我們認爲無用的東西都需要時間的加持,不然它也配不上“無用”這個詞。無用遠比有用而深遠,其實它已經是有用的狀態了,只是由於人的主觀評判被認爲是“無”,而“無”的本身就是有,沒有“無”,哪裏有空間去承載“有”呢?

就如第一回裏那副經典的對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爲有處有還無。

當我們的參照物不同,真的變成假的,假的變成真的,無變成有,有變成無,所以一切都是因爲主觀意識在作祟,而真實的存在,又有誰能說得清?只有當我們每一個個體,以一種不求實際用處的初衷去接觸一件事,把它交給時間,才能夠觸摸到那個真實的存在。

所以,勇於去追求一些無用的東西,也需要一個人生理與心靈上的時間加持。我們在塵世中沒有一定的閱歷,沒有一定的苦難,沒有一定的思考,我們無法獲得這樣的勇氣。因爲一旦你開始追求,沒有一些自己經歷過而獲得的真知,很容易會被大流的想法所淹沒,就如在我們讀小說的時候,有些父母會認爲那不屬於學習,需要拿着做題本刷題,需要把分數固定在100分,那樣纔是學習。

個人的閱歷、苦難,以及對這些的思考能夠讓我們產生一些和聽過來的想法不一樣的思考,迴歸到自己的真實體驗,詢問並且篤定自己所做的是出於哪方面的意義,自己又是否可以接受這種意義。

接受的其中一個體現是,當你審視這種意義的時候會生髮出一種莫名的感動、喜悅和滿足,這些和很多明顯的實用性,比如賺多少錢,擁有多少榮譽,晉升什麼地位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它純粹是一種個人的體驗。這種體驗也賣不了錢,甚至有時候你覺得都沒有人能夠理解你所體驗到的,但是每每當你去貼近這股體驗的時候,你會觸摸到一些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內心激盪,從而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堅持態度,加持着你開始不斷地產生更多去追求無用的勇氣。到了某個節點,你會發現,僅僅是你活着這件事,僅僅是你口吐的幾句言辭,人們會發現你的與衆不同。

這就是無用,它是時間沉澱所營造的結果。在這個過程裏,我們完全不費餘力,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去除一些懷疑的聲音,堅定着一條可能漫漫長路都無法撿到什麼果實的路,可我們認爲,這條路有它行走下去的意義。

如果從實用性角度來說,我所做的很多很多事都是無用的。陪伴《紅樓夢》共讀,我花費不亞於去設計一個課程的時間去準備PPT,去細細研磨裏面值得品賞的元素,然後與同學們分享。值得欣慰的是還是會有人珍惜這樣的機會,也從中獲得某種不曾有過的體驗,從而開始打開與它的相知大門,等待着他們的不知道會是什麼,誰能清楚呢?唯有慢慢走,慢慢去思悟。

另外,在靜心賦能課的課後陪伴中,我也風雨無阻地陪伴另一本書《美好家庭+》的共讀,這些都需要精力和時間去準備,而我得到的肯定不是金錢這種回報,因爲這是無償的陪伴,但是我卻獲得了比這種有償的回報更加觸動和加持我內心的意義感。這種意義感說不清也道不明,它很大程度上讓我屏蔽掉很多外界的喧囂,讓我紮根於事情本身的樣貌,不對它有什麼修飾,這些事情,它們本身就有它們的自主意識以及發展脈絡,把“我”摒除掉,是讓它綻放本源光彩的最佳辦法。

從參與者中獲得某些共鳴、互動,又加深了這一體驗的強化與確認,便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我們做事,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環,便越發得心應手,便更有勇氣去追求無用之事。而追求無用,我們終將成爲無用之人,誰說無用就是無用了,無用也有無用之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