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嫺學習筆記——跟孩子教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成爲父母以後,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明明你是爲了孩子好,苦口婆心地教育,爲孩子及時糾正錯誤,可孩子卻未必聽你的話、領你的情,甚至有時還嫌你煩,故意和你反着來。

比如你讓孩子不要總是看電視和手機,會傷眼睛,可孩子卻把你的話當耳旁風;

比如你告訴孩子早上不要賴牀拖延,上學會遲到,可孩子卻偏偏做什麼都磨蹭;

比如你督促孩子學習,告訴TA讀書對人生有多重要,可孩子只認爲你在逼迫TA;

不只一次聽到父母抱怨:自己本是出於愛孩子纔給孩子講道理、提建議,一片良苦用心換不來孩子的理解與感恩,只有反抗與叛逆。

爲什麼你講的道理,孩子總是不聽?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對孩子纔有用?

一、破壞親子關係

不停地給孩子講道理就好了

曾在網上看過一段視頻,視頻裏的小女孩因爲犯了錯被媽媽批評,情緒激動的她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哭,而希望她趕緊改正的媽媽依舊在堅持給她講道理:

“你今天做的事情是錯的還是對的?”

“錯了改不改?”

“該不該得到教訓?”

儘管小女孩承認了錯誤,但摔門在房間裏哭的行爲,讓媽媽認爲女兒認錯的態度不夠端正。於是,她又追到女兒的房間要求女兒爲剛纔的行爲道歉,並寫一封檢討書。

在一來一回的說教中,小女孩的情緒走向了崩潰的邊緣:

“我現在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要怎麼樣?”

“我已經按照你們說的做了,爲什麼你們還要這麼凶地對我?”

教育家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說過:“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當孩子犯了錯、不聽話,不想靠打罵讓孩子低頭的家長通常會選擇講道理的方式,及時爲孩子指正錯誤。

可“爲了孩子好”的道理,到了孩子的耳朵裏卻變成了:

媽媽不但不理解我,還說一大堆話教訓我。

漸漸地,正確的話也變得不那麼“正確”,甚至變成了“家庭戰爭”的導火索,孩子不僅一句也沒往心裏去,還因此學會了和父母對着來,嚴重地傷害了親子關係。

站在父母的角度,我們總是不理解孩子的不聽話,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講的道理不是不對,孩子也不是有問題,而是TA聽不懂?

二、你的道理,孩子不是不聽,而是聽不懂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麥拉賓法則”,也被稱爲“73855”定律(來自心理學教授艾伯特·麥拉賓 Albert Mehrabian的系列研究)。

這一定律的結論是:人們對於一個人的印象,只有7%來自於你說的內容,38%來自於你說話的語調,而55%來自外型與肢體語言。

換到與孩子溝通的場景中,這意味着,當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時,孩子接收的內容和信息:

有55%是通過看我們的表情、態度、動作等;

有38%是通過聽我們的語氣、語調、聲音大小等;

僅僅只有7%纔是通過聽我們所說的具體內容獲取的。

所以,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表情、動作、語氣、語調等傳遞的情緒是憤怒的,孩子接收的信息有93%都是父母的脾氣,剩下的7%纔是我們最想讓孩子聽明白的道理。

這也就造成了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場面:一邊是父母的諄諄告誡,一邊是孩子的充耳不聞。爲了讓孩子能聽得進去,我們不得不一遍遍地給孩子講,甚至是一次次對孩子吼叫。

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並不能如我們所願。心理研究表明:溝通信息的重複頻率與說服效果呈倒U型曲線。

換句話講,父母不停地給孩子講道理時,如果講得次數太多,超過了曲線頂點的“極限次數”,就會適得其反,不僅效果越來越差,還會讓孩子對你的“嘮叨”感到厭煩。

三、小小的孩子,做事也有自己的道理

孩子上小學以後,由於接觸了更多新鮮的事物,學習到更多新領域的知識,TA們的自主意識會變強,有了自己對事物的判斷與選擇,並開始渴望做主自己的一切。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父母在不停地給孩子講道理時,孩子也會堅持自己的“道理”,不願意聽從父母的規勸:

當我們總是勸孩子“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纔會更有出息”,孩子想的可能是“爲什麼一定要學習,以後我當網紅,做明星,自己當老闆,一樣有出息”;

當我們反覆告誡孩子“要養成自律的習慣,不要被電子產品的誘惑打敗”,孩子想的可能是“媽媽爲什麼總是控制我,現在多玩一會兒對以後又能有什麼影響呢”;

當我們經常和孩子強調“要保持房間的乾淨整潔,不要弄得邋里邋遢的”,孩子想的可能是“媽媽這也管那也管,整天說個沒完,明明這樣我住得很舒服呀”......

儘管小小年紀的孩子對萬事萬物的認知尚不完整,自以爲正確的“道理”可能是錯的、偏激的,但如果父母強行用道理對抗孩子的“道理”,而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只會兩敗俱傷,讓孩子的叛逆期來得更早。

四、教育孩子,聰明父母都在用這3個方法

也許會有家長問:教育孩子不能打,不能罵,現在又不能給孩子講道理,難道要放任孩子不管,看着孩子錯下去嗎?答案當然是“不”!

我們給孩子講道理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可以改掉壞毛病,變得越來越優秀,避免因爲一時的放縱而釀成更大的錯誤。

但顯然,“講道理”也分場合,並不是每一次都能達到父母想要的教育效果。

想規勸孩子的行爲,讓孩子聽話,或許父母還可以試試以下3個方法:

1. 學會共情

有效的溝通,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觀念,而是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先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後試着感受孩子的情緒,並在孩子情緒失控時給予適當的安慰、理解。

等到孩子的情緒恢復冷靜以後,我們再給出對與錯的客觀判斷,通過換位思考,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爲了贏孩子,更不是揪着孩子的錯處不放,而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明白怎麼做才能避免再犯錯。

因此,讓孩子時刻感受父母的愛,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比讓孩子生活在指責與批評裏,更有效。

2. 樹立規矩

孩子越大越不聽父母的話,有時候是因爲缺少了規矩的約束。

當我們給孩子制定的規矩界限越明確,孩子越能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會無理取鬧地做出出格的行爲。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以及孩子的接受度,不斷給孩子制定可以長期堅持的規矩,比如要先完成學習任務纔可以玩兒,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並承擔後果,不可以撒謊欺騙爸爸媽媽等。

在引導孩子遵守規矩的過程中,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爲孩子樹立成長的榜樣。

要求孩子不可以熬夜,不可以沉迷於電子產品,那我們也要養成早睡早起、少看手機多閱讀的習慣。

在不觸及規則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給孩子成長的自由。但在觸碰到規矩界限時,我們也決不能放縱。

3. 適當“誇獎”

這裏的誇獎,不是指父母不分情況,一味地表揚孩子,而是運用一些“套路”,比如FFC模型,讓孩子配合父母的教育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第一個“F”是feeling,指描述感覺。

第二個“F”是fact,指用事實說話。

“C”是compare,指跟什麼比較一下。

當我們用FFC模型誇獎孩子時,就會是:

描述感覺(feeling):今天媽媽很高興,你真的很棒,我爲你感到驕傲。

陳述事實(fact):不用媽媽提醒,你就已經把這20個單詞背完了。

比較(compare):你這次背得多快啊,和之前比快了10多分鐘哦!

作爲全世界最希望看到孩子變好的人,父母既要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部分,也要及時認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給予恰當的激勵。

當我們發自內心地認可孩子,通過“套路”式的鼓勵,不僅能喚醒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感到被愛、被信任,還能讓孩子充分地挖掘出自己的潛能......不用父母耳提面命地反覆強調,孩子自己就會越來越好。

冷冰冰的道理,講再多遍也不會變得生動,只會變成父母感動了自己,卻打動不了孩子。

陪伴孩子成長,引導孩子變得優秀的祕訣,並不是父母把過往的人生經驗變成一句句“道理”強行塞給孩子,而是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用他們能聽懂的方式“講”給孩子聽。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可以用比講道理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帶着孩子走向更好的人生。

以上是今天的學習筆記,感謝您的閱讀和留言,

我是吳美嫺我在貴州貴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