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这样理解复利思维

「今天是木子读吧陪你的第1064天」

复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一个容易被滥用的鸡汤词语。所谓复利,本来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把前一期的利息在这一期计入本金来计算,通俗地说就是利滚利。

那这种利滚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比如,你用20万元的本金,从2023年开始投资指数基金,资本利得和股息分红以10%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复利增长,50年后就会变成2348万元。

复利的力量真的是水滴石穿,积跬步以至千里,越早投资复利威力越大。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复利思维,主要因素就是时间、增长率和本金。“复”你可以理解成重复、不间断,“利”则是增长、进步、利润。

除此之外,复利还有另一个解读,复利思维其实是一种加速度思维。这个加速度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快的,相反,在起初的大部分时间,复利威力几乎感觉不到,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复利。要知道,巴菲特90%的资产都是他在50岁以后挣得的。

复利的加速度,存在一个拐点,当你用耐心坚持到复利拐点后,真正的复利威力才开始明显的爆发式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导致的绝对值的增长呈现出一种加速的趋势,时间越久,这种绝对值的加速就会越快。

所以,起初财富增长微乎其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复利的效果不会特别明显。但是,一旦跨过那个拐点之后,绝对财富累积的速度就会变得非常显性了。

这种趋势在企业的发展上也是非常明显的,有些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很短,甚至只有两三年,原因之一就是初始值太低,即使复利增长,早期企业的绝对规模和实力还是很小。所以,它们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就比较低。

一家企业首先要完成的是从0到1的突破,在达到1这个生存拐点之前,随时都会面临翻船的风险。所以,在到达这个拐点之前,任何长期战略远景都没有活下来重要。

同样,在我们个人的成长中,经常也会碰到这个拐点带来的向题。比如,你努力了很久,看得见的效果却并不是很明显。这种感觉,经常会伴随着很大的挫败感,让你难以坚持下去。

再比如说,我们上学时都有过背英语单词的经历,很多人会停留在一本单词书的前面几页。背一段时间后,觉得词汇量没有什么显著提高,反复几次也没有什么效果。这时候如果你放弃了,那前面积累的所有铺垫都前功尽弃了。这时候你要做到的是继续背第二遍、第三遍……肯定会突然有一天,你会很明显地感觉到单词在脑子里开始有序的沉淀下来了。

所以,在第四遍、第五遍的时候,就完全是越过山丘的感觉了。到最后,很多词汇一眼扫过去,例句已经能自动地呈现在脑海里了。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样坚持训练后,你会发现自己读英文文献容易了很多,在英语学习上进入一个相对正向的反馈机制了。

所以,只有经过那个拐点之后,复利的加速度才能发挥出威力,复利效应才能够真正地实现。

如果你的初始值很大,比如说有钱的人投资,比如说北大、清华的人毕业找工作,硅谷的精英自己创业,那复利效应会更容易实现。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初始值都是比较低的。那怎么才能用少的时间,到达财富或成长路上的拐点突破,实现复利效应呢?

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例子,一笔20万元的本金变成100万,每年以10%的收益率复利增长,50年后的总资产就达到了1.17亿元;或者这笔20万元本金,每年以15%收益率复利增长,50年后的总资产可以达到2.17亿元。

所以,你会发现,只要增长速度够快,初始值造成的差异很快就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可以实现逆袭,更快地实现复利的加速度效应。

同样,这个逻辑放在企业和个人成长上也是一样的,甚至更明显。在起步的阶段,你必须竭尽全力保持高速增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拐点,进入加速度的进程,这样才能让你在后期获得复利的红利。

年轻时的你,应该把提升个人技能和能力放在首位,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实现从0到1的突破,更早地开始加速度,实现指数级成长。

所以,现在的你应该知道了,为什么看不到自己有明显变化的原因了吧。初始速度不快的话,实现复利效应就会消耗更长的时间。

所以,复利思维不仅仅是长期注意思维框架,更基本的是要有足够的初始速度,只有突破拐点,才能真正地抓住复利的加速度,实现复利的红利,最终实现人生的复利。


聊聊被你忽略的企业分红

独立董事存在的优劣

消费牛股的八大特征


专注运动+财富管理:关于19年运动更多的分享,请关注:木子读吧,踔厉奋发,勇毅前行,2023与你一起见证成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