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實戰與核心原理》學習筆記Day14

19 | 分佈式環境下如何快速定位問題?

分佈式環境下定位問題有什麼難點?

分佈式環境下定位問題的難點在於,各子應用、子服務之間有複雜的依賴關係,我們有時很難確定是哪個服務的哪個環節出現的問題。如果要通過日誌來排查問題,就需要對每個子應用、子服務逐一進行排查,很難一步到位。

在分佈式環境下如何快速定位問題?
有兩種方式:

  1. 藉助合理封裝的異常信息
  2. 藉助分佈式鏈路跟蹤

RPC框架打印的異常信息中,需要包含定位問題所需要的異常信息的,比如哪些異常引起的問題(如序列化問題或網絡超時問題),是調用端還是服務端出現的異常,調用端與服務端的IP是多少,以及服務接口與服務分組是什麼等等。

異常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一款優秀的RPC框架要對異常進行詳細地封裝,還要對各類異常進行分類,每類異常都要有明確的異常標識碼,並整理成一份簡明的文檔。適用房可以快速地通過異常標識碼在文檔中查閱,從而快速定位問題,找到原因,並且異常信息中藥包含排查問題時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比如服務接口名、服務分組、調用端和服務端的IP,以及產生異常的原因。總之,要讓適用房在複雜的分佈式應用系統重,根據異常信息快速地定位到問題。

分佈式鏈路跟蹤可以讓我們快速的知道整個服務調用的鏈路信息以及被調用的各個服務是否存在問題。例如服務A調用下游服務B,服務B又調用了B依賴的下游服務,如果服務A可以清楚的知道整個調用鏈路,並且能準確的直到調用鏈路中個服務的狀態,那麼就可以快速的定位問題。

分佈式鏈路跟蹤有Trace和Span兩個關鍵概念:

  • Trace:代表整個鏈路,每次分佈式都會產生一個Trace,每個Trace都有它的唯一標識,即TraceId,在分佈式鏈路跟蹤系統重,就是通過TraceId來區分每個Trace的。
  • Span:代表了整個鏈路的一段鏈路,也就說Trace是由多個Span組成的。在一個Trace下,每個Span也有唯一的標識SpanId,而Span之間是存在父子關係的。

Trace和Span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RPC在整合分佈式鏈路跟蹤所需要做的核心事情有2件:

  1. 埋點:分佈式鏈路跟蹤系統要想獲得一次分佈式調用的完整鏈路信息,就必須對這次分佈式調用進行數據採集,而採集這些數據的方法就是通過RPC框架對分佈式鏈路跟蹤進行埋點。RPC調用端在訪問服務端時,在發送請求消息前會觸發分佈式跟蹤埋點,在接收到服務端響應時,也會觸發分佈式跟蹤埋點,並且在服務端也會有類似的埋點。這些埋點最終可以記錄一個完整的Span,而這個鏈路的源頭會記錄一個完整的Trace,最終Trace信息也會上報給分佈式鏈路跟蹤系統。
  2. 傳遞:上游調用端將Trace信息與父Span信息傳遞給下游服務的服務端,由下游觸發埋點,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在分佈式鏈路跟蹤系統重,每個子Span都存有父Span的相關信息以及Trace的相關信息。

20 | 詳解時鐘輪在RPC中的應用

RPC中的定時任務應該如何處理?

  1. 針對有定時需求的請求,建立額外的線程,使用Thread.sleep方法來處理。
  2. 建立一個單獨的線程,來持續掃描有定時需求的請求,判斷是否到時間了。
  3. 使用時鐘輪方法

在時鐘輪機制中,有時間槽和時鐘輪的概念,時間槽相當於時鐘的刻度,時鐘輪箱單與秒針與分針等跳動的一個週期,我們會將每個人物放到相應的時間槽位上。

時鐘輪的運行機制和生活中的時鐘是一樣的,每隔固定的單位時間,就會從一個時間槽位調到下一個時間槽位,這就相當於我們的秒針跳動了一次;時鐘輪可以分爲多層,下一層時鐘輪中每個槽位的單位時間是當前時間輪整個週期的時間,這就相當於1分鐘等於60秒鐘;當時鍾輪將一個週期的所有槽位都跳動完後,就會從下一層時鐘輪中取出一個槽位的任務,重新分不到當前的時鐘輪中,當前時鐘輪則從第0槽位開始重新跳動,這就相當於下一分鐘的第1秒。

在RPC框架中哪些功能會用到時鐘輪?

  1. 調用端請求超時處理,我們每發一次請求,都創建一個處理請求超時的定時任務放到時鐘輪裏,在高併發、高訪問量的情況下,時鐘輪每次只輪詢一個時間槽位中的任務,這樣會節省大量的CPU。
  2. 心跳檢測,對於這種需要重複執行的定時任務,我們可以在定時任務執行邏輯的最後,重設這個任務的執行時間,把它重新丟回到時鐘輪裏面。

在使用時間輪時,我們需要注意兩件事情:

  1. 時間槽位的單位時間越短,時間輪觸發任務的時間就越精確。
  2. 時間輪的槽位越多,那麼一個任務唄重複掃描的概率就越小,因爲只有在多層時鐘輪中的任務纔會被重複掃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