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第三講筆記(後半節)(四)

第二章  藥性總義

一、藥的相從性

所謂相從性就是藥的升降浮沉。

1.藥的浮而升

(1)凡藥清虛者浮而升。

什麼叫清虛,比如蛇蛻,放在那邊風都可以吹走,是清虛的東西,虛飄,飄起來的,像辛夷花,蟬蛻,很輕,風一吹就吹跑了,都是屬於能夠升。

(2)臨牀應用

爲什麼要用能夠浮而升的藥?

因爲病在浮而升的地方,比如病在表,在頭上,在皮膚上面,需要用些升的藥讓它走表。所以皮膚病的時候我們會用蟬蛻。扁桃腺長在上面也用蟬蛻。

2.藥的沉而降

(1)凡藥重實者沉而降。

(2)臨牀應用

比如像熟地,重, 往下走,入腎臟,入下焦,入到腳上面去,入到骨頭,最裏面的骨頭。

知道藥的輕重,處方纔有依據。

二、藥氣、味的升降沉浮

(1)分類

味薄者主升,像春天。

氣薄者降而收,像秋天。

氣厚者是浮而藏,像夏天。

有些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鹹味的統統下沉。

辛甘都是發散的(陽藥)。

(2)臨牀應用

比如說便祕,要用能夠向下的鹹味藥(芒硝)。

如果治療鼻竇炎或眼角膜之類,要用辛甘的藥。

腦瘤也要用上升的藥,但是,也需要用到下降的藥,上下要配合,所以說這個是一個大原則,臨牀上的時候要很活。 

【案例】患者小便排不出來。

處方大原則要甘淡利溼的藥。

用藥:比如開了山藥、白朮,比如薏仁、蓮子 等,甘淡的藥。

甘淡利溼,如果利不出來,加辛香發散的藥,一發毛孔就排汗,水路就通了。(【即唐容川所說,“欲得南風,先開北牖”】。——參考別人筆記)

三、上下內外之相從

1.寒無浮,熱無沉。

寒性藥它不會浮起來,熱性的藥不會向下沉的。

2.上下內外之相從

(1)根在土中裏面的,半身以上主上升,半身以下主下降。

像半夏根都是在土裏面的,半身以上的上升,半身以下的下降,像柴胡,柴胡的話一半在上一半在下,半表半里,這一段柴胡是最好用。

(2)所有用樹枝的藥,統統是能夠達到四肢;取藥皮的,統統是達皮膚;取藥材本身的中心,爲了行內臟

比如說桂枝,是達到四肢上面。比如黃柏,桂皮,杜仲,就是達到皮膚。如桂心、竹幹,爲了行內臟。治療心臟的時候,到腎臟的時候用桂附,所以桂附八味丸,裏面用肉桂,肉桂就是桂心那一塊。

(3)藥質輕的,統統上入心肺(走皮膚表面上);藥物重者入肝腎。

藥質輕的,如麻黃,質輕,處方劑量小。

藥物重,如金石類藥的牡蠣,本身很重,處方劑量要重。

(4)所有藥“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裏”。

這個藥拿起來裏面是空的,比如說通草,中間是空的;麻黃,中間是空的;甘草跟黃芪不一樣,黃芪你拿起來看,中間有空的。

甘草就比較密實,內實者能夠攻裏。比如大黃,拿起來看,裏面硬硬的,越中心越硬。

(5)“枯燥者入氣分”

像夏枯草,枯燥,它入氣分。

(6)“潤澤者入血分”

像熟地、當歸,軟綿綿的,很潤,都是入血分。

四、如何看藥

  從顏色 、質量 、味道 、上下(生長位置)。

  如顏色是青色的,我們知道它是入肝,味道是酸的,酸的我們知道它是收斂,你抓到的是梅子嘛。

如果藥是白色,入肺,辛辣,然後再配上質重質輕的,就可以知道它。再看根、苗、花、果,比如說,使用花類的,在樹的頂頭的,像辛夷花,菖蒲之類的東西,就能夠辛加發散,治療鼻竇炎。像要用到樹頂尖的藥,把蒼朮跟白朮,蒼朮比較頂,所以鼻子裏面化膿,鼻涕多,要收斂的時候,要用蒼朮;白朮就收不到。


【後記】

“用藥如用兵”,醫者任重矣。然辨藥識用,豈一朝之功?

物以至用,適能合位,非醫者御草藥之追求,亦人人畢力之夢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