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師生涯22年

18歲,中師一畢業我便從學生轉變成教師身份,從臺下走向臺上。

在待業等待分配的時候,去了一所私立中學應聘,10分鐘的試講時間,我大概只用了2分鐘就被評委叫停,那時候我正沉浸在朱自清icon的《春》的背誦朗誦中。後來,我就在那裏上班,一個月600塊錢工資;而課堂教學硬件設施,不過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個課本,足矣!

一年後,正式參加工作,公辦學校有它自己的優勢,比如英語教師會單獨配一臺錄音機。如果上課時,準備了小黑板和錄音機的話,那麼老師必定是要參加公開課觀摩,無疑!

這樣苦逼的教學生涯持續了很長時間。再後來,學校建設新教學樓,多了一間多媒體教室。當然也只是桌凳的變化是成了連椅(所以大多數時間是做教師開例會用),黑板前的變化是多了一個投影儀;靠牆邊,還有一臺音樂教師的專屬:鋼琴一架。我在這裏上課的次數不多,記得最深的是給初三畢業班舉行了兩場“古詩文大賽”和“名著閱讀講座”!那時候,還專門買了一個腰間佩戴的擴音器,是鼎盛牌的,質量槓槓的,嘚瑟!

後來到縣城一個私立學校來支教。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一體機icon,可以聯網搜索。比如上課時,需要音頻視頻的話,不用提前下載,直接聯網搜索即可,特別方便。學校還特別提倡使用課件上課,所以U盤也是老師們的標配,終於揚眉吐氣。甚美!

但,這樣高端的學校卻缺少一個錄播教室。直到後來建了綜合樓,我們才正式擁有了很多公辦學校咱就擁有錄播教室(他們是國家投資建設)。當然,這個錄播教室也不常用,只在大型的教研活動中派上用場。2017年參加國培,我在西安航空航天學校上了一節觀摩課,是比這更高級的錄播教室,其他老師就在旁邊的階梯教室裏觀課,互不干擾,課堂就更放得開,很爽!

聽說,現在一些發達地區已經有了智慧課堂,智慧教室體現了教學模式的變革,技術環境的變革,教學空間的變革等等,還有一對一的合作模式。能在這樣的課堂裏上課,想必更加高大上,霸氣!

我是一名老師,今天就從課堂硬件設施的變革發展這一小角度來解讀一下中國基建變革發展的大前景大天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