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閣

文:賈玉霞

今天下午,我出去溜達,走到沙嶺村文惠園小區,聽得裏面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忍不住循着聲音走去,不知不覺進了小區裏,只見面前有一隊撓閣正在跟着鼓點練習。



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四周觀看的人很多,他們邊看邊聊,有的人聊一些家常瑣事,有的人對錶演的人品頭論足,哪個人扭得好,哪個人扭得不賣勁,時不時傳來嬉戲的聲音,“小剛子,再用點力,省上勁幹啥呢?”“王大力,太棒了,扭得真帶勁,加油!”我望着穿着戲服,看起來一模一樣,化妝化得一模一樣的人,簡直分不清誰是誰,真不知道他們怎麼認得這麼清楚。


其實,撓閣,發祥于山西大同,準確地說源起於大同市城東的蔚洲疃村。據歷史文獻記載,早在金代的西京,也就是現在的大同,已經出現了“撓閣”這種村民慶祝新春佳節的街頭民俗表演活動,時稱“肉傀儡”,後流傳到太原才叫成了“背棍”。其他諸如“高臺”“擡閣”“背閣”“鐵棍”“晃閣”等多種形式的民間文藝表演,都是借鑑了大同“撓閣”表演形式發展而來。


用大同話來說,“撓”的意思是“擡起、舉高”,“閣”意爲女孩。事實上,不論是女孩,還是男孩,只要年齡在5歲到10歲之間都能上撓閣。昨天我站在人羣中,聽人們說現在會表演“撓閣”的人越來越少,都是70後的人,年輕的人幾乎沒有報名參加的,不是難學不會,而是不願意去學,想上撓閣的孩子更是了了無幾,這支撓閣的孩子差點沒湊齊。



據清《大同縣志·風土》記載:“6月22日布行祀關帝,儀極豐隆,獻戲之外,又扮架戲十數,舉國若狂,頗有慮男女同途者。唯禮義自守之家,能自禁約。至其奉帝君神像,隨架戲遍歷街衢,殊爲不敬。屢經名人曉導,間有自知其非者,然積習已久、猝難遽變。”“架戲”即“撓閣”的初名。


這種表演形式最初主要用於祭神祈禱活動,每逢祭祀之日,扮相的民間藝人便在鼓樂伴奏下從神廟走上街頭表演撓閣,觀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以至擁街塞巷的難以看清。爲此,便將扮相的民間藝人綁在鐵架或木板上或背或擡的行進表演。發展至今,這項民間文藝活動尤以大同開發區的蔚洲疃村(原屬倍加造)撓閣聞名遐邇。



大同不論哪裏民俗社火表演,撓閣最受觀衆矚目,人們站在路兩旁,望着穿着豔麗服飾的撓閣隊伍即將走過,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隨着鼓點,心情澎湃,激情四射,心中都是對未來一年的美好期盼,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收成好;希望自己在學校表現優秀,學習好;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身體健康,心情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