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2.9日立春六日//鷓鴣天· 中國五嶽之北嶽恆山//立春·春景·春意(六)

      題記:北嶽恆山,神柱聳觀,渾源絕塞,嶺峯連天。綿延脈勢,同接南部,河北張家,口市之南。倒馬關奇,崎嶇阻攔,平型關首,爭戰超千。雁門塞外,昭君遠路,繳日軍車,紫景邊關。

鷓鴣天·中國五嶽之北嶽恆山

      峯延千里秀曲陽,中原祥和雪花颺。恆山聳峙雄天下,北嶽神君偉殿堂。

      狼煙起,火烽翔。冷霜瀰漫憶沙場。祈仙神地經風雨,華夏安然多泰康。

北嶽恆山的文化內涵———

      北嶽恆山,含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恆山,即所謂“北嶽恆山”,亦名“太恆山”,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等,明末清初被確定爲“五嶽”之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主峯天峯嶺海拔2016.8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廣義的恆山,或稱恆山山脈,是山西省大同市東南部、河北省張家口市南部,桑乾河、滹沱河之間一系列山峯的總稱,大致西南-東北走向延伸,東西長近300公里左右,南北寬80公里左右,最高峯爲山陰縣、應縣邊界處的饅頭山,海拔2426米。

      恆山橫亙于山西北部高原與冀中平原之間,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山間河谷處的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爲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衆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

      自明代,被列爲北嶽,清初,北嶽國家祭祀也逐漸由河北曲陽移至渾源恆山,五嶽文化融入恆山文化中。恆山道教始於西漢,北魏始興盛,成爲主流全真派聖地。

      恆山山脈也是山西省礦產資源的富集區,是山西省東北部煤、鐵等的主產區。

主要山峯———

      恆山山系,按照山峯展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爲主脈、北支脈、南延支脈三部分。主脈主要在山西省境內,桑乾河支流渾河、滹沱河之間,隔滹沱河與五臺山山系相望。北支脈位於桑乾河、桑乾河支流渾河之間。南支脈從主脈自靈丘縣北部向東北延伸至河北省蔚縣南部。恆山東南,並列的山脈爲五臺山,有資料也歸爲恆山支脈(南支),也是有道理的,但現代地理將他們列爲同一級別的山脈。

      主峯周邊:恆山的主峯地區,即狹義的恆山,即所謂“北嶽恆山”,主要由天峯嶺、翠屏山相對的兩峯組成。主峯西側的磨峪口,西崖壁立,一澗中流,其間黃龍峽,山勢險要,古代這裏是大同盆地經倒馬關、紫荊關至河北平原的必經之地。主峯天峯嶺,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爲北國萬山之宗主。

      恆山主峯天峯嶺,海拔2017米,距渾源縣城南4公里處,是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主峯南面的山腰上,有北嶽廟,爲歷代帝王臣民祭祀之地。還有“懸根松”“琴棋臺”“夕陽返照”“果老嶺”“步雲路”“虎風口”“潛龍泉”“會仙府”“白雲洞”等著名的“恆山十八景”。地險山雄,風景秀麗,景觀奇妙,令人神怡,古今遊人絡繹不絕。

      翠屏山:翠屏山,位於恆山主峯西側,距渾源城4公里,方圓2平方公里,海拔1648米。它聳峙渾河川之南,山上青草如茵,山勢如刀劈而開天門,秀似翠屏,故名翠屏山。山的東壁半腰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山南麓有“羅漢洞”(已被恆山水庫之水淹沒),山的北腰間有“三清殿”,古有“石銘陘”,相傳金朝狀元劉僞、右丞相蘇保衡都在這裏讀書、習武。《水經注》說翠屏山“山上有石銘,刻有冀州北界四字”。

      主脈:主脈位於西起朔州市朔城區、山陰縣與代縣交界-應縣、渾源縣南部-靈丘縣與廣靈縣交界,東至山西、河北交界。西面代縣以西一般總稱雁門山(古稱勾注山),山陰縣以東至主峯地區一般稱翠薇山。山西境內,海拔大於2400米的山峯主要有:石人山(2249米,在渾源與靈丘交界處)、密馬鬃梁(2173米)、龍山(2267米,均在渾源境內)、臥羊場(2233米,在渾源、應縣交界處)、跑馬梁(2265米,應縣境內)、關帝廟梁(2123米)、鷹家梁(2155米,在應縣、繁峙交界處)、草垜山(2396米,代縣境內)。

      龍山,位於荊莊村東南15公里處,山形似龍,海拔2226.8米。亦名封龍山,古時有龍山廟。山上有文殊巖,山頂有萱草坡,夏天雨過氣色如虹。東北五里有玉泉山,山的東北有惠嶺,風景秀麗,又名秀麗嶺。山下有黑龍池,雲氣上升,3日之內必有雨。池東有五峯山,山上有三陽洞,盤踞數十里。《水經注》中所說的“龍兌”就是指的龍山,山上有四個洞穴,四時出風。元朝初年,李治、元好問、張德輝曾同遊龍山,號稱“龍山三老”。山中有劉京叔、麻倍之等名士的題詩。

      神溪山,又名鳳凰山,在下韓村鄉神溪村北,距縣城4公里,海拔1160米,座地約1平方公里,神溪水發源山麓,山上多白土,爲粉刷房屋原料。《渾源州志》(清乾隆版)說,明朝司務孫聰曾在鳳凰山腳下建“鳳山書院”,修繕了鳳鳴亭、翠微樓、得月軒、秋香圃、藏書窯、鼓琴洞、奕棋臺、鉤魚磯、碧水竇、彩雲巖、金魚塘、瑞蓮池。人稱最優美的地方。因年久失修,這些珍貴的古建築已無存。山下有“律呂神廟”現仍殘存。舊社會每年農曆五月初一在這裏舉行香火廟會。現陋習雖然取締,但遊覽的人仍絡澤不絕。

      千佛嶺:千佛嶺,在恆山主峯天峯嶺正南偏西約25公里處,被譽爲塞外“小黃山”。千佛嶺頂有一塊天然磐石,上面建有一座7米多高的仿木小磚塔,刻着“千佛寶塔”四個字。塔下岩石南面有3個石洞,名曰“千佛洞”,故名。千佛洞西北建碧峯寺。

      密馬鬃梁,位於黃花灘鄉石咀、沙梁、白強溝三村之間,南北長10華里,東西寬5華里,海拔2173.4米。傳說古時有一個將軍寨,戰馬很多。

      銀東梁,位於青磁窯鄉西泥溝村東,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l公里,海拔2050米,山上有銀礦石,宜林,現有幼林1000畝。

      大尖山,有兩處,一處位於青磁窯鄉小樺皮溝、下柴樹溝、小川嶺、西泥溝村之間。東西南北各約1.5公里,主峯在尹北溝村西北,海拔2047米,山上多樺樹。另一處位於荊莊鄉荊莊村東南處之山亦名大尖山,該山因山頂爲尖端形,故名,海拔1892.8米。

      孫臏寨,位於龍咀村南,距縣城35公里,面積1000平方米,海拔1805米。傳說戰國時孫臏曾在此山紮寨,故名孫臏寨。山麓南有千佛洞,鑿石而成。西有龐涓寨。

      搶風嶺,位於中莊鋪鄉向陽村北,距縣城25公里,主峯海拔1653米,面積3000平方米,系渾河與唐河的分水嶺,渾河水向北流;唐河水向南流。

      大梁草帽山,在沙圪坨鎮銀牛溝村附近,佔地5華里,海拔2167.2米,山頂像草帽,山上有國營林場。

      大梁山位於沙圪坨鎮沙圪坨村與大同縣交界處,海拔201l米,山脊似屋樑,山上有國營林場。

      華山,在渾源――大同公路的三嶺村東北1公里處,海拔1784.8米,山上多樺樹,故名樺山,習稱華山。

      目淚坨,在西河口鄉小牛還村東南渾源、繁峙兩縣的交界處,方圓15平方公里,海拔1932米。傳說,秦代修築長城時,孟姜女尋夫,一路痛哭,哭到此山就沒有眼淚了,故名目(沒)淚坨。

      大馬面山,在溫莊鄉牛星堡東南2.5公里處,海拔2011米。該山坡緩而平似馬面。

      王八圪塔,在溫莊村東7公里處,座地面積700畝,海拔2098米。

      鬍子嶺,在土嶺鄉界板溝東南與應縣接壤處,山上多狐狸,故名胡(狐)子嶺。

      寺臺灣山,在土嶺鄉熊溝村與應縣接壤處,海拔2107米,山下有條小河,叫寺臺灣河。

      穆桂英山,在土嶺鄉穆家莊村南與繁峙縣交界處,海拔1983.5米,傳說宋代穆桂英曾在此山上紮寨。

      黑驢溝梁,該山樑西起大仁莊鄉的東王鋪,東至廣靈縣山羊溝,北至沙圪坨鎮的大紅溝和蛤蟆寺,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5公里,海拔2249.4米,山頂有巨石,像人,故又名石人山。

      五峯山,在大仁莊鄉淨石村東,海拔19l9米,西北——東南走向,長4公里。該山有五個山峯,峭峻如刀削,中有山洞。

      橫山,在西留鄉寶峯寨村西,方園3萬平方米,海拔1783米。縣境內所有山脈均爲東西走向,唯此山是南北走向,橫亙於渾河川,故名橫山。舊崞縣的城址就在它的左側,山下曾有“寶峯寺”寺院,民國年間在這裏設立過高等小學校。清順治5年,方三聚衆起義,曾在此山安營紮寨。

      晝錦山,在縣城西11公里處,盤踞3公里,海拔1100米。元朝工部尚書孫公亮退職後就住在這裏。舊志說,孫公亮祖墳設在這裏。

      玉泉山,在龍山東北2.5公里處,海拔1300米,屬龍山的一部分。山上有泉水出自石縫,舊志稱爲“玉泉寒流”,爲神州八景之一。據《渾源州志》說,金代末劉祁的“歸潛堂”即建於此山上。玉泉山四面環抱峯巒,東面有柏山寺,西面有玉泉寺,西邊還有望景臺。諸峯羅列,雲煙吞吐,實爲龍山的又一勝景。

      臥羊場:臥羊場,位於應縣東南部與渾源縣交界處,屬恆山山系。在堯峪村北,與渾源交界。西北一東南走向,境內面積約2.5平方公里,主峯海拔2333.4米,爲朔州第二高山。山裏有一洞,牧羊人在此避雨,且山腳下亦是經常臥羊的地方,故此得名。臥羊場山在土嶺鄉沙溝村和應縣柳坪村之問,海拔2333米,山頂平坦,開11闊,是牧羊的好地方,是縣境內海拔最高的山峯。

      翠薇山主峯饅頭山:翠薇山,位於山陰縣東南部,系恆山餘支,東連渾源縣,西至雁門關,南跨代縣,北接山陰盆地。總面積99.3平方公里。主峯饅頭山海拔2426米,爲朔州第一高山。山脈走向由東向西延伸,以花崗片麻岩爲主。山上植物繁茂,灌木較多,還有華北落葉松和樺木等。山坡上烽火臺間斷出現,是古代爭戰重地之一。因山上灌木類植物生長茂密青翠,故名。

      紫金山:紫金山,位於朔城區東南30公里處,周長約25公里,主峯海拔2122米,山上灌木叢生,野獸出沒,爲朔城區南部與寧武縣的分界線。此山生長一種名曰紫荊的落葉灌木,可入中藥,因植被得名紫荊山,後諧音爲紫金山。

      草垛山:草垜山(2396米,代縣境內),即佛宿山。明《山陰縣誌》卷之二·山川篇載:“佛宿山,縣南三十五里。金王拱碑雲:‘文殊大師留宿處’。山下出水,名何家泉,又名覆宿山,俗名草垛山。”在山陰縣古城鎮古城村三十五里(古制)。因文殊大師留宿,故稱覆宿山爲佛宿山,也就是今人所謂之草垛山。位於恆山山脈餘支翠微山,狀似“草垛”,故名。此佛宿山巍峨高聳,峯巒直插天際,白雲環繞其上,甘霖普降。

      跑馬梁:跑馬梁,屬恆山脈系,爲應縣南部山區之絕頂,海拔2287米(山西省志記作:2265米),頂面大而平坦,面積20平方公里,可以信馬由繮。相傳唐末李存孝據守朗嶺關,屯兵山地,曾於此處牧馬練兵,故名跑馬梁。跑馬梁距應縣縣城30公里白馬石鄉。有成片落葉松林3萬餘畝,其中成材林1萬餘畝,且土壤深厚肥沃,腐殖質含量豐富,約有6大類300餘種中草藥遍地生長。

      雁門山:雁門山,恆山山脈自代縣以西山段,古稱勾注山,又稱雁門山。因山形勾轉,兩峯對峙如門,又有水勢流注而得名。主峯馬場梁,海拔2057米。其山勢陡峻雄固,西依寧武關,東靠雁門關,是雁北地區通往山西腹地之咽喉,歷史上曾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的主要通道。

北支脈:主要是渾源縣北部與大同縣、陽高縣交界山地,位於桑乾河南岸、渾河北岸之間,東延伸爲晉冀邊界至熊耳山。

      六棱山:六棱山,位於山西省廣靈縣與陽高縣交界處,最高峯黃羊尖,海拔2420米,爲大同第一高峯,號稱“大同屋脊”。主峯黃羊角附近分佈有漢白玉石林,主峯之南大殿頂有數百畝草甸。2012年,山西省政府確定六棱山爲省級風景名勝區,由六棱山景區、南大寺-寶峯寺景區、聖眷峪景區組成。六棱山儲藏大量的優質漢白玉,許多名勝古蹟的漢白玉石雕來自廣靈,有些部門或單位指明要六棱山露天漢白玉。

      甸頂山:甸頂山,廣靈縣城48公里的六棱山南側,有一片總面積66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這裏植物種類繁多,花草茂盛。在覈心區有一座稀奇的大山叫。甸頂山海拔2008米。

      玉峯山:玉峯山,又稱三峯山,位於陽原縣城西揣骨疃鎮西南,由中間高兩邊低的三個山峯組成,形如筆架。傳說是倉頡造字時用過的筆架,當地人稱"筆架山"。筆架山海拔2000多米,山上保存了原始植被,主要有原始次森林、灌木叢,各種草本植物200多種,有30多種中草藥材,植被覆蓋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大坪坨山:大坪坨山,海拔1993米。地處河北陽原、山西省廣靈縣兩個縣交界地,東距河北蔚縣鄭家窯村(燒製陶瓷甕盆歷史悠久)8裏。遠望像是一座碩大的鐵秤砣一樣,由此當地百姓叫它大平坨。山下蘊藏着豐富的煤炭資源,曾有山西廣靈縣的紅旗煤礦、陽原縣西窯煤礦和肘骨彎煤礦在此開採。

      熊耳山主峯青天背:熊耳山,位於陽原盆地南側,屬恆山東延餘脈北支,主峯青天背,海拔2046米。是陽原第一高峯。因山勢險峻、山頂平緩,像人的脊背一樣,登頂觸手可及青天而得名。在河北省陽原縣和山西省廣靈縣交界處。天台山,海拔1974米,爲熊耳山第二高峯。

      南支脈:恆山南支,西起靈丘縣中部太白山,越晉冀邊界,東終於小五臺山。主要是蔚縣南山,小五臺山從地形上來講也屬於此脈。

      太白山:太白山,位於山西省靈丘縣,主峯海拔2234米,周長65·5公里,由中生代火山岩構成,東西走向,爲靈丘羣山之首。據"大同府志""靈丘縣誌"山川記:"太白山,其脈自恆山東來,若斷若續,至靈丘縣南二十里復拔地而起,高極雲表,爲邑諸山之冠。[遼史]謂之嵬白山,今土人猶稱太白嵬"。瑞泉寺位於太白山腳下東駝水村,是靈丘九景之一“黑驢駝水瑞泉寺”。銀礦儲藏豐富,山南麓存古代銀礦洞20餘個,爲明清時期晉北地區大型銀礦基地。

      小五臺山:小五臺山,位於涿鹿縣與蔚縣交界地帶。因有五座山峯頂平如臺,與山西省五臺山相似,而海拔高程比五臺山低,’故稱“小五臺”。小五臺山的東臺最高,海拔2882米,是河北省第一峯。其次是北臺2838米,中臺2801米,南臺2743米。西臺2671米。從整體爬坡,小五臺山是河北省屋脊—最高峯。小五臺山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40餘公里,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在地質構造上爲背斜構造,呈北東一南西走向,向北轉爲北西一南東向。其巖性比較複雜,既有沉積岩,也有大面積的岩漿岩(如石英斑岩)和變質岩出露。小五臺山北側與蔚縣盆地之間有深大的正斷層,北坡爲陡峭的斷層崖,南坡較和緩,成爲沿斷層掀斜擡升的斷塊山。小五臺山山高谷深,人跡罕至,陰坡和半陰坡分佈着大面積的天然次生林.共有種子植物84科,336屬,674種。林間棲息着一些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禽褐馬雞。小五臺山已劃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爲溫帶森林生態系和珍禽褐馬雞。保護區面積22573公頃。

      蔚縣南山:蔚縣南山,是蔚縣盆地南側小五臺山之西山地的總稱,爲恆山東延餘脈南支.呈南西西-北東東向,在新構造運動中由於沿山體北側大斷層掀斜式擡升,形成北坡陡峭南坡和緩,山頂寬闊的斷塊山。地質構造上爲一向斜,其軸部出露中生代火山岩,向斜兩翼出露早古生代灰巖和砂頁岩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峯有9座,按其高程依次爲:茶山,海拔2524米,爲河北省第二高峯。白見坨,海拔2307米,爲河北省第五高峯。東甸子梁,海拔2153米,爲河北省第十六高峯。騾切崖山,海拔2143米,爲河北省經十七高峯。西甸子梁,海拔2121米,爲河北省第二十高峯。麻田嶺,海拔2110米。小平梁,海拔2053米。老爺廟梁,海拔2050米。安全溝梁:海拔201米。

      埡口關隘:恆山爲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的南北屏障,及忻定盆地與河北平原的東西障礙,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時,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戰國時,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兩漢時,匈奴利用恆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恆山威天下;北魏時,拓跋氏依恆山而分天下;宋仗恆山守天下;金恃恆山而鞭天下;元滅天下,清統天下,也憑藉的是以恆山爲主體的長城沿線天險。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爲自豪的。歷史上在山之埡口溝谷處建有很多烽火臺、城堡等,其遺蹟尚存。平型關、雁門關、陽方口、茹越口、廣武口、白草口等重要關口,形勢險要,爲歷代軍事要地和交通孔道。大運(大同--一運城)高速公路、北同蒲(太原一一大同)鐵路從山間通過,京原(北京—原平)鐵路沿其南麓通過。

      雁門關: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爲“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自秦漢以來,雁門關是古代塞北少數民族入侵內地的通道,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裏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尤以宋代楊家軍在此與遼軍的戰爭故事爲國人所共知。

      寧武關:寧武關,即今寧武縣城。明雁門關北口,南依雲中山,西北靠管渾山,東北接恆山,西南連蘆芽山,爲四山彙集之要塞。因居內三關之中,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策應朔州、大同,故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爲晉北古樓煩(古部落名)地。戰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寧武,秦漢爲樓煩縣地,置有樓煩關。唐置寧武郡,始用寧武之稱,取廣寧、神武二郡尾字而得。1986年8月18日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型關:平型關,位於繁峙縣與靈丘縣交界處。古稱瓶形寨,清時稱平型嶺關,後改稱平型關。關城築於明正德六年(1511),南北各置一門。關城北設有六郎城,傳爲宋將楊延昭鎮駐之地。該關東控太行,西屏雁代,爲古今兵家必爭之地。關內有簡易公路通行。西北通向渾源、大同,東北連靈丘、淶源,兩南可達繁峙縣大營鎮與京原公路相連,是外敵向山西腹地進攻或沿京原公路迂問北京的重要關隘。抗日戰爭初期,震驚中外的平型關戰鬥發生於此。西距平型關14公里之太安嶺,介於繁峙、渾源之間,陽泉至大同公路山此通過。該口同平型關一樣,是恆山東端通往雁北,遷回北京的一個重要埡口。

      長嘴口,位於繁峙縣與應縣交界之長嘴村,口寬15-1000米,高5-30米,長8000米,爲應縣大石口之縱深要隘。隘口以北谷地寬廣,視野開闊;以南溝谷短切,地形分割破碎。砂河至應縣公路由隘口通過,北可至大同,南可達陽泉,東可迂迴沫源、易縣,是恆山東端的重要關口。

      磁窯口關,在渾源縣南十七裏恆山左側。路通靈邱,明洪武四年(1371)築堡設巡檢司,又名磁峽口。自從唐代起,這裏就盛產磁器,故名。近處多古窯址。

      茹越口:茹越口,爲雁門十八隘口之一,是穿越恆山南北,溝通忻州盆地和大同盆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其北面爲應縣,南通繁峙。峪口左側山高1436米,右側山高1317米。主峪從茹越口到果坪村,長約10公里,直達海拔2111米的鐵甲嶺。《郡志》載:“五代唐末(905年)修茹越口,開左右道路。”1937年9月27日-29日,國民黨第34軍69師第203旅(旅長梁鑑堂)在茹越口阻擊日軍鈴木旅團一部2000餘人,因糧彈盡絕,茹越口陣地被日軍突破,梁鑑堂將軍率餘部與日軍白刃戰,壯烈犧牲。是役,爲中國軍民“長城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那時起,茹越口,被作爲中華民族的永久記憶,載入了歷史。

      飛狐口:飛狐陘,是太行八陘之第六陘。陘居太行山脈東北端,地處太行山脈及其燕山支脈、恆山山脈交匯處,在河北省淶源縣北、蔚縣南。北峪口通達蔚縣,南峪口接續馬蹄梁,當地人稱其爲"四十里峪"或"飛狐峪"。是連接山西高原與河北平原的要道。

文物勝蹟———

      主峯地區: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羣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爲“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有恆山十八景之稱。可惜後來遭到破壞,所剩不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恆山後,把在恆山的見聞錄入《徐霞客遊記》中。1980年代,經過多年建設,主峯地區建設成爲國家級風景區,主峯地區景觀參閱:恆山風景名勝區。

      恆山懸空寺: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距大同市區62千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中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爲“奇、懸、巧”三個字。全寺共有殿閣40間,懸空寺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傳說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爲“天下巨觀”。

      北嶽廟:恆山廟羣,始建於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後經唐、金、元重修,到明清時僅主峯即有大小祠廟60餘處。但惜多數已不存,僅存20餘處,爲明清所建。整個建築羣佔地範圍東西1400米,南北900米,主要殿宇有:恆宗殿、寢宮、會仙府、九天宮、純陽宮、關帝廟、文昌廟、靈官廟、龍王廟、山神廟、瘡神廟、馬神殿、十王殿、得一庵、閻道祠、紫微閣、魁星樓、羽化堂、接官廳、龍泉觀等,其中朝殿,又稱員靈宮,爲恆山主廟,是恆山中最大的廟宇;寢宮爲恆山最古老的建築;會仙府是恆山最大的仙道居住之處,內塑八仙人物鐵柺李、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等。還有近二百處摩崖題刻和數十通御祭古碑以及塔林。恆山建築羣建築規模宏大,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是中國道教聖地,號稱“第五小洞天”。

      雁門山上的內長城:內長城,主要是指河北山西北部沿太行山、呂梁山修築的長城。山西境內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及明代修長的內長城大致走向是:由居庸關起,向西南行至靈丘後向西,經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再向西北行至偏頭關,到達偏關老營北鴉角山接外塞,其向西延伸段大部在恆山山脈之上。

      神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渾源縣城西北2公里處,公園內山泉奔湧,碧波盪漾,著名的“神溪夜月”爲渾源古八景之一,並擁有古戲臺、古民居等豐富的人文景觀。2009年列入山西省首批省級溼地公園名單,2013年被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爲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單位。2018年正式成爲國家溼地公園。

      大雲寺,位於渾源縣荊莊鄉荊莊村,原名大雲禪寺。創建年代應在北魏後期。寺院原規模宏敞,現僅存大雄寶殿三楹,爲金代遺構。元、明、清均有修葺。

      廣華山關帝廟:廣華山關帝廟,廣華山位於渾源古城北部,戲曲中《走雪山》雪山就是指廣華山。在明代天啓年間,大同籍吏部曹尚書被宦官魏忠賢設計陷害,滿門抄斬,曹小姐與老僕人曹福脫逃,昭雪,曹小姐也履行諾言,重新修繕了關帝廟。這個故事在大同地區廣爲流傳,可以說婦孺皆知,鑑於此,廣華山也就廣爲人知了。

      湯頭溫泉,在渾源縣東南百里湯頭村,出地水溫約攝氏六十度,宜沐浴。早在北魏天賜年間即有官員到此沐浴治病,興光元年(454)文成帝“幸靈邱,至溫泉宮”,即此。《水經注》:滱水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

      應縣恆山廟:應縣恆山廟,位於山西省應縣北樓口村西南的大廟山上。據繁峙縣誌記載:北樓口恆山廟始建於明嘉靖年間,萬曆六年又修葺一新,據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960年代初已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丘覺山寺:靈丘覺山寺,覺山寺位於靈丘縣城東南15公里的覺山山腰。覺山又稱懸鐘山、普照寺。寺周高山環抱,寺內古柏森森,景色宜人。寺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寺塔塔座周圍有磚雕歌舞伎,是遼代磚雕藝術的珍品。又名普照寺,現爲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遼代密檐式磚塔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丘縣瑞泉寺:靈丘縣瑞泉寺,位於太白山腳下東駝水村,交通便捷,風光優美,是靈丘九景之一“黑驢駝水瑞泉寺”。 東西偏殿“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西方極樂世界變化圖”,新近落成,殿堂莊嚴,佛像成就,茲定於農曆四月二十六日,舉行佛像開光法會,願十方諸佛慈悲加被,同放無畏光明,普渡有緣衆生。

      小懸空寺:小懸空寺,位於廣靈縣城南壺山,上有大士庵和水神廟(聖泉寺)的合稱“小懸空寺”。寺廟建於山巔。創建於北魏時期,存爲明代時期遺物。豐水源泉環山湧出,壺河水至此與豐水匯合,形成廣百餘畝的巨潭。

      廣靈水神堂:廣靈水神堂,位於廣靈縣城東南,與縣城相連。由壺山古建築羣、中國名泉水神堂壺泉、泉湖、林地、綠地組成。水神堂泉是由壺山四周萬斛珠璣的羣泉隨地而湧成湖,水質爲天然礦泉水,流量爲每秒0.55立方米,當地人稱“神泉”。壺泉流量大,在其東南匯集成了兩個天然的礦泉水庫,分別叫枕頭河水庫、下河灣水庫。

      甸子梁空中草原:甸子梁空中草原,位於山西省靈丘縣柳科鄉刁泉村東南,與河北淶源、張家口蔚縣交界甸子梁,東西狹長,南北廣闊,海拔2159米,四周是陡峭的山坡,頂部寬廣平坦,面積達3萬畝,被稱爲空中草原。

      楊忠武祠,亦稱楊令公祠,俗稱楊家祠堂,位於代縣城東北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楊業後代爲祭祀楊業夫婦暨楊氏後代英烈而建造的祠堂。爲山西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楊業戰死陳家峪,後宋追贈太尉,並縊“忠武”,楊氏子孫以此題共祠名。

建置沿革———

      恆山地區,先秦,春秋時期爲遊牧民族樓煩佔據。戰國時期屬趙國,設置雲中、雁門、代郡。秦漢,秦統一六國後置雁門郡。兩漢時期爲平城縣,隸屬雁門郡。三國兩晉南北朝,三國曹魏時隸屬冀州新興郡。北魏自雲中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置代尹,又置恆州,領轄八郡十四縣。北齊將北恆州改爲恆安鎮,隸屬恆州太平縣。北周將太平縣改爲雲中縣。

      隋唐五代,隋以其地屬雲、朔、代三州。五代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

宋元,北宋宣和五年預置雲中府路,因宋遼對峙,大同爲遼所佔據,故而云中府路只是虛設而已。後爲金所轄,設西京路大同府,置西京路總管府,又置留守司。元朝大同中書省河東山西道,改西京道爲大同路,領轄八州、五縣、七屯。八州中的渾源、應、朔、武等擴七屯中的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寧武在恆山地區。

      明朝實行省、府、縣三級制。明初設山西行中書省,不久改爲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共轄五府、三直隸州、七十七縣。大同府轄四州、七縣、十三衛所。四州:朔州、應州、渾源州、蔚州;七縣:大同縣、懷仁縣、馬邑縣、山陰縣、廣靈縣、廣昌縣(河北省淶源縣)、靈丘縣;十三衛所不在恆山範圍內。

      清朝定鼎中原以後,承襲明朝轄制,山西爲十八省之一,共轄九府、十直隸州、六散州、八十五縣、十二直隸廳。大同府(治大同)轄二州七縣一廳。二州:渾源州、應州;七縣中設在恆山地區的是:大同縣、山陰縣,廣靈縣、靈丘縣;另有朔州隸屬於朔平府。蔚州劃入河北省。

      民國初年,中華民國元年大同府廢,民園二年五月置雁門道,治大同,轄雁北十三縣和忻州十三縣,共計二十六縣。當時雁北十三縣在恆山地區的有:大同縣、應縣、山陰縣、朔縣、平魯縣、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9月13日,日寇侵佔大同之後,於10月15日成立“晉北自治政府”,1939年4月成立“晉北政廳”隸屬日僞“蒙疆聯合自治政府”,1943年改爲“大同省公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於大同農村開闢抗日根據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以京包鐵路和北同蒲鐵路爲界線,成立了東西大同縣,東大同縣屬晉察冀邊區,陽原縣也屬之;西大同縣屬晉綏邊區。1949年5月1日雁同地區解放以後,連同恆山地區東部的陽原縣、蔚縣劃歸察哈爾省管轄。

      解放後,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後,恆山地區又劃歸山西、河北管轄。期間幾經變更,至1970年代,恆山地區大部歸雁北地區、張家口地區,與抗日戰爭時期設置一致。1992年、1993年張家口地區、雁北地區撤銷,地市合併,應縣劃歸朔州市,將陽高、廣靈、靈丘、渾源等劃歸大同市,實行市管縣;陽原縣、蔚縣歸張家口市。

      道教傳播:恆山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據有關資料記載,遠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初年,雁北恆山一帶就出現了知仙方和煉仙丹的方士,即神仙家。西漢時,有個方士,自稱是殷朝王子,他經常往來於恆山,不喫五穀,只吃蓬果等草木植物。西漢景帝時,有個姓茅名盈字叔申的人,和其兩個弟弟茅固、茅衷在恆山修煉神仙之方。《廣列仙傳》中說他們均已成仙,也稱三茅真君。恆山上還有個叫茅三窟的地方。

      唐初,恆山上道廟成林,各地也建了不少廟觀,專供道士修煉使用。據記載:開元二年(7147)玄宗在恆山建莊泉觀,上有二泉(一甘一苦),李隆基曾賜給匾額,並重修恆山廟。八仙之一張果老帶領徒弟在恆山修道煉丹,名道人管草結廬悟道。靈丘創建白音觀。唐代宗廣德年間(763-647),道士羽客、風鳴岐在應縣城內創建沖虛觀。

      五代時期,契丹世宗天祿四年七月,遼軍準備進攻中原,派人到恆山廟打卦,因卦不吉利,氣憤之下,放火燒燬了恆山廟。

      元中統三年(1262),道士寇士謙在應縣城南西安峪建云溪觀,佔地300畝。元延祐二年(1315),道士劉薄光在應縣城西南武家店村建玄同觀。

      明世宗時期恆山修建大型廟觀。應縣在縣城內建有三清觀、北霞觀,在縣城西南大賈莊建水陸宮,在縣城東南北樓口建恆山廟。廣靈縣在此時先後也建了不少廟觀,如上白羊凌霄觀、百盯的保其觀、南村的集仙觀等。

      清朝建立以後,尊佛抑道,道教各派均停滯,再無積極活動的教團。清代佛道二教相當密切的交流,具有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傾向。如,懸空寺就是佛、道、儒三教啓一的寺廟,寺內既供奉釋迎牟尼和各佛、菩薩,又供奉道教的老子、純陽呂祖等和仙,還供奉孔子、關帝等儒學代表人物。

      民國,失去經濟基礎的道教教團仍處於無能爲力的境地,連維持教團的體制都很困難。而人們仍然信賴自己信仰的諸神、趕廟會。此時,全省道觀廟宇多數齊全,但已失去往日的氣氛。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經過連年戰爭,道士多數逃亡走散,殿宇無人看管維護,以致逐漸荒廢,多數道觀毀於炮火之中。

      新中國建立後,道教徒在政治上和其他各界人士一樣,享有公民權利。1956年恆山道士李元通被選爲山西省政協委員,同時還參加了渾源中心醫院的工作。1957年4月,李元通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道教協會代表會議,受到了朱德委員長的接見。但是,社會上不少人已拋棄了道教信仰,請求道士唸咒和拔除不祥的人大大減少,來道觀者大多是爲了參觀文化遺產。因而許多道教宮觀已無道士居住。

      在“文化大革命”中,恆山地區一部分宮、觀被破壞,經書被焚燬,一部分廟、宇被徹底拆除,還有一部分宮.、觀、廟、宇被“造反派”無理搶佔,任意破壞;各處殿宇的脊獸、貓頭、滴水等建築物全部被打毀搬掉,鍾、鼓、爐、馨等物全部被毀壞,神像大部被擊毀清除。宗教活動基本停止。

恆山道教活動———

      1982年以後,省、地(市)和重點縣各級政府相繼成立了宗教事務機構,對道教人員落實政策、道教宮觀廟宇的維修管理、道教房產問題、道教場所的開放,以及道教徒、道教教職人員的正常發展和宗教活動的正常開展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1983-1984年,修繕渾源懸空寺。1983年修築加固恆山廟,國家撥款30萬元。2013年7月1日恆山嶽門灣三元宮復建。這些地方不佼成爲道教的重要活動場所,而且也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

      北嶽文化:2016年在北嶽恆山三元宮舉行的五嶽祈福法會。

      北嶽恆山祭祀活動,自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經順治帝批准移祀於渾源。清康熙元年(1662年)夏,康熙下旨恢復北嶽恆山在渾源的祭祀。並在赴五臺山途中,登恆山巡遊,親書“化垂悠久”匾額”。

      而“恆山道樂”、“北嶽恆山祭祀活動”也作爲渾源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發揚。

名稱變遷———

      恆山之名的由來,在《風俗通》載:“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也就是說,因恆山位居北方,而北方陰終陰始,其道恆久,爲恆常之所,故曰恆山。民間的說法是因恆山山勢走向爲橫向,“橫”與“恆”相諧,古稱恆山。清代魏源在《釋道北山條陽列二》篇中又說:“恆山以恆水所出得名。”橫河古稱恆水。

      北魏時期酈道元《水經注》載:“又東,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縣(渾源境內古縣治)故城南,王莽之崞張也。縣南面玄嶽,右背崞山,處二山之中,故以崞張爲名矣。”這裏酈道元稱縣南之山爲玄嶽,而不稱北嶽或恆嶽。酈道元死於孝昌三年(527),《水經注》的成書應早於孝昌三年,也就是說在北魏時渾源恆山並不稱恆山。又載:“恆山爲北嶽,在中山上曲陽縣西北。”又說:“古者天子巡狩,常以歲十一月至北嶽,侯伯皆有湯沐邑,以自齋潔。周昭王南征不還,巡獰禮廢,邑郭仍從。秦罷井田,因以立縣,城在山曲之陽,是曰曲陽”。

      但北齊人魏收所著《魏書·地形志》載,恆山周邊地區曾置”恆州“。據考,恆州當時轄地相當於現代大同市範圍。有可能當時的恆山泛指大同盆地東南部的太行山支脈(含天峯嶺一帶)。

      但唐代開始,歷史典籍中出現兩處恆山(或北嶽)的記載,分別爲山西渾源天峯嶺和河北曲陽大茂山(河北阜平縣境內)。比如唐代《括地誌》對恆山的記載有兩處,一處稱恆山,在渾源:“恆山自州南十餘里入磁峽,又五里至岳廟山門,又十里陟巔。”一處稱北嶽,在河北:“北嶽有五別名……,釋家謂之青峯埵,道家謂之總元洞、天金城、福地山,一名大茂山,又名神尖山。”

      宋代《通志》對恆山的記載也有兩處,一處在渾源,稱北嶽恆山:“北嶽恆山,在城南二十里,……”一處在河北,稱恆山:“恆山在曲陽西北百四十里,即舊阜平之大茂山也,自渾源州發脈,由飛狐嶺達曲陽。”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也是兩處,在渾源爲:“渾源州恆山距阜平縣大茂山三百餘里,峯巒相接。蓋恆山週三千里,渾源南二十里與曲陽西北百四十里者,實一山也。”在曲陽爲:“北嶽常山,今之大茂山,半隸契丹,以大茂分脊爲界。”沈括筆下的恆山實際上是一條山脈,而不是指一座山。

    《河北省志·地理志》載:“神仙山:海拔1870米,位於淶源、唐縣和阜平縣三縣交界處,歷史上曾爲北嶽,山中原有古寺廟,爲太行山歷史名山之一。”

      在衆多的北嶽詩文中,金元時期的詩人對恆山位置的描寫最具體,都指向河北大茂山。金代時渾源文人輩出,然而金代渾源文人的詩詞從沒有恆山或北嶽兩個字出現,而渾源南部忻州(當時名秀容)人金朝元好問有詩“大茂維嶽古帝孫”(見《渾源縣誌》)。說明宋金時期的北嶽也是大茂山。

      明中後期,不管是縣誌還是詩文,渾源已開始正式記載恆山的信息了,但當時河北大茂山也繼續保持恆山地位,於是出現了恆山之爭。《宗教詞典》稱:“恆山,在今河北曲陽縣西北與山西接壤處,……明定山西渾源縣之玄武山爲恆山”。明天順五年(1461年)成書的《明一統志》:“渾源州……元初改縣曰恆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完稿的《明史·地理志》載:”渾源州,南有恆山,即北嶽也,與北直曲陽縣界。……“民國初編纂的《清史稿·地理》則載:”渾源州……東南:恆山,北嶽,順治十七年自曲陽移祀於此。……“。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順治帝批准”移祀北嶽於渾源“。

              2023.02.0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