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每到過年過節或是遇到喜事,對於中國人來說,有一樣東西必不可少,那就是糖。說來奇怪,糖這個東西幾乎無人不愛,可是用科學原理來解釋一下,就一點都不怪了,因爲它能產生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物質,多巴胺則有助於傳遞興奮信息,振奮心情,可以使我們快樂起來。不過,這種“甜蜜”一旦攝入過量,也會讓我們付出代價,輕則導致齲齒,重則還會引起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導致糖尿病等疾病,因此糖也被冠以了“合法Du品”的稱號。

那麼,這個讓我們又愛又恨的“糖”,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首先要解釋一下,我們這裏所說的“糖”是指廣義的糖,而不是指現在的白糖或者水果糖。

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我國就以麥爲飴,也就是說那時就有了麥芽糖。因此麥芽糖應該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糖”了。

西周時,人們將少量發芽的糧食與煮熟的米、麥混合,進行發酵,再濾出含有糖分的液體,再把水分熬幹,就得到了麥芽糖。

麥芽糖又叫飴糖、餳、膠飴、餳糖、軟糖,味道清甜可口。不過“飴”與“餳”略有不同,熬出來較軟的叫“飴”,呈乾硬狀的則稱“餳”。

由於飴糖也是一味傳統中藥,性味甘、溫,歸脾、胃、肺經,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等功效。所以它最早被記錄在《名醫別錄》裏也就不奇怪了。《本草綱目》和《千金方》裏,都有飴糖入藥的記載。北魏的《齊民要術》則對飴糖的製作方法、步驟、要點等都有詳盡的描述和記錄。

西周的《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綿》也曾提到:“周原膴膴,堇荼如飴”,這也印證了早期我國以穀物造糖取甜的特有方式。

不過,別看飴糖出現的時間這麼早,可是它在古代卻是奢侈品,因爲製作它特別耗費糧食和人力。據傳晉代王愷竟然用麥芽糖和飯擦鍋來炫富,可見,即使到了晉代,普通老百姓也喫不起麥芽糖,它依然是有錢人才能享用的美食。

再有,最初的“糖”都是從有甜味的食物中提煉出來的,比如天然的蜂蜜和甘蔗。

大約公元前5世紀的吳越時期,君主們就互相以蜂蜜作爲饋贈了,因爲它很稀有,所以是很珍貴並特別的禮物。到了三國時期,已經出現了今天我們熟悉的“蜜餞”。用蜜來浸漬食物也是我國的獨特發明,除了取其甜美的味道之外,也充分利用了蜂蜜的天然防腐劑的功效。

由於蜂蜜是純天然物質,所以也有學者認爲人類利用它的時間很可能早於麥芽糖。之前有媒體報道稱在埃及法老陵墓中曾經出土過蜂蜜,甚至說還可以食用。不過這些都只是傳說,並沒有真憑實據,也缺少相關記載,如今已經難以考證。

關於甘蔗,倒是有一些歷史記載。屈原的《楚辭·招魂》中就有:“胹鱉炮羔,有柘漿些。” 這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關於“甘蔗汁”的記載,也就是說我國甘蔗的歷史也很悠久,那時的人們就已經懂得從甘蔗上獲取甜味劑。

到了漢代,人們通過日曬或者熬煮的辦法,把甘蔗汁做成糖漿,也叫糖飴。後來,人們將這種糖飴再進一步加工,使其冷卻、固化,便可以得到糖塊,古人稱之爲“石蜜”。

東漢《續漢書》記載了“天竺國出石蜜”,然而,這裏的石蜜和上面的就不太一樣了,而是指砂糖,可見印度的製糖技術在當時就十分發達。

不過,據季羨林先生考證,大概唐代初年,砂糖的製作方法才從印度傳入我國。據說製糖技術的傳入跟一個叫王玄策的人有關係,過程很是曲折。不過,從此之後,製糖技術在我國開始經歷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

要知道,這裏的糖與之前的“糖”是有本質不同的。它是用草木灰或者石灰,中和、沉澱甘蔗汁中的雜質,使得甘蔗汁的雜質沉澱而產生的“糖”,也就是產生了一種結晶糖。它的優點是不易受潮,容易儲存,方便運輸,這也直接促進了我國糖業的繁榮。

另據《唐書》記:“蕃胡出石蜜,中國貴之。上遣使往摩伽他國取其法。今揚州煎諸蔗之汁於中廚自造焉,色味逾於西域所出”。也就是說我國利用“竹甑法”製作出的砂糖質量遠比印度的要好,馳名中外。

至少在唐朝時,糖仍然還是奢侈品,它的藥用功能遠大於食用功能。

直到北宋初年,糖霜纔在四川一帶出現,但還沒有開始普及。直到南宋時期,出現了一本叫《糖霜譜》的書,糖霜的製作方法才得以廣泛傳播。關於糖霜的詩詞有很多,比如宋代趙長卿在《鷓鴣天·弱質纖姿儷素妝》中寫到:“簡釀酒,枕爲囊,更餘風味勝糖霜”,以讚美糖霜的美味。大文豪蘇東坡更是在《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中盛讚霜糖:“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元代朱德潤也有詩句:“霜糖炊粳薦膏膋,海錯飣盤傳蔗漿”,要知道這可是他與太守和御史同席才能享用的美味。

《馬可·波羅遊記》裏記錄了將砂糖變成白糖的方法,即採用印度製糖師傅們研究出來的熬製法,這個方法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在我國或是其他國家及地區,都是使用這個方法來將砂糖熬成白糖。

但是真正讓砂糖完完全全褪去帶顏色的外衣,變成白糖,還是依靠中華民族世代智慧的延續,通過不懈的研製、努力,人們終於在明代時發明了黃泥水淋脫色分蜜法,纔將砂糖“變成”了白糖 ,中國的糖業也開始走向近現代。

到了明朝時期,白糖成爲當時最大的外銷產品。

值得對比的是,就在我們亞洲人很早就開始品嚐糖各種甘甜之時,歐洲人只能從蜂蜜中得到“sweet ”的類似體驗。

到了11世紀,東征的十字軍騎士纔在敘利亞首次嚐到糖的甜味。之後,糖作爲來自東方的珍稀之物,只有歐洲王室成員、貴族和尚級神職人員才能享受到。

直至19世紀,這種情況纔得到根本改變;糖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後來歐洲人又在茶中加糖,在咖啡中加糖,使糖和茶、咖啡一道,成爲平民百姓的"重要慰藉物"。

而糖在我國,除了有以上的歷史演變與傳承之外,在我國傳統藝人手中,糖更是有了千奇百怪的玩法和做法。有熬糖做糖畫的,有用糖吹糖人的,有直接將糖捏成糖人的,但是簡簡單單的麥芽糖,就被心靈手巧的中國人做出花樣百出的糖類食物,並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流傳了下來。還有各種以糖爲調味品的美食佳餚更是舉不勝舉。糖演變也是中華名族智慧的一個縮影和體現,“糖”也被賦予很多文化內涵和寓意。

糖在中國文化中,從來都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美食,它在婚禮中被極爲重視,更是一種感官愉悅的享受,它也跟人們的審美體驗發生了聯繫,甚至與經濟發展、權利地位以及人們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人們希望通過品嚐甜食,得到甜美味覺的享受,進而體味到甜美的人生,這便是糖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及意義。

而我們小時候之所以貪戀糖,不僅因爲當時的零食很少,糖是廉價又美味的選擇,更是喜歡它帶來的甜蜜感受與幸福之感。而這種愉快的滋味,更是裹雜着千年的厚重,每一次都和着甜味,綻開在舌尖上。

而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都是因爲過度食用而產生的,畢竟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喫太多,所以當我們面對難以抗拒的糖果時,爲了能更長久地享用它們,還是要剋制自己,適量而止,更應該將這份來之不易的“千年甜蜜”留在心中,慢慢體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