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案讀書:《“錯誤”的行爲》(6)2023-02-04

原著:理查德*塞勒

中信出版社,2018年出版,24萬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

拆書:老案

建議先點「贊」+「收藏」+關注 ,再慢慢看,以防手滑找不到

老案讀書會:每週泛讀一本書,每年精讀十本書,讓讀書引領生活,指明方向

面對不確定如何選擇,損失厭惡,讓我們作出那些錯誤的決策

第一,我們面對不確定的事情是如何決策的?損失厭惡理論很好地給出了我們答案。

人們對損失和收益反應是不同的。人們的幸福感或者經濟學家所說的“效用”,會隨着財富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是遞減的。這一原理被稱爲“敏感性遞減”,也叫邊際效用遞減。

我們可以給你一個案例,讓你更好的理解損失厭惡的原理

如果你有10萬美元,那麼當我讓你選擇100%能夠得到1 000美元,還是有50%的概率可以得到2 000美元時,你會選擇前者。因爲比起第二個1 000美元(2 000×50%),你更看重第一個1 000美元,因此不願意爲了得到2000美元而冒險失去第一個1 000美元。

確定效應

也就是說當收益確定時,讓你在去賭一把,你是堅決不會去賭的,你會選擇確定的收益,而厭惡造成你不確定的任何損失。所以人們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會做出確定收益的選擇

反過來,當我讓你選擇100%損失1000美元,但是有50%的概率可以得到2 000美元時,你會選擇後者。因爲比起第一個1 000美元,你更看重第二個2000美元,因爲,既然損失1000美元,還不如去冒險去力爭第二個2000美元。

反射效應

當損失確定時,讓你去賭一把,你一定會選擇賭一把。這就是中國人說的置於死地而後生的道理。反正已經損害了1000美元,賭一把,也許或有翻身的機會

前景理論的一個重要預測是,人們對損失和收益的反應是不同的。人們會追逐損失風險,而厭惡收益風險,損失造成的傷害是收益帶來的快樂的兩倍。這就給人性帶來了弱點,很容易作出錯誤的行爲,理解這些人性的弱點,才能在不確定情況下,作出正確的選擇。

第二,大學畢業後,你應該如何選擇? 是就業?還是去創業?(確定效應)

這裏需要設定一個條件,就是我們把就業理解爲確定的收益,把創業理解爲50%的概率獲得就業2倍的收益。面對現實,我們應用損失厭惡的基本原理分析這問題。

很顯然,大學畢業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就業,而不是去創業。因爲,就業畢竟沒有風險,每月的工資也是應該是一種確定是收益。而創業就不一定有確定的收益,不但不確定,而且還有賠本的風險。但我們面對收益和風險選擇時,選擇確定的收益,應該是最明智的選擇。

這也就暗示了這幾年爲什麼“考公”人數大量增加的現象。

第三,爲什麼我們在賭博輸錢後,不是及時停手止損,而是還會繼續追加資金(反射效應)

賭博輸錢可以說是確定的損失,我們在輸錢以後,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種損失應該是沉沒陳本,應該立即停手止損。

但是,你看看,那些賭徒不但不停手,而且還會借高利貸繼續賭博,總認爲有可能會扳回來。

事實是這樣嗎?顯然不是,那賭徒又爲什麼會這樣做呢?按照損失厭惡的原理,面對確定的損失,如果有一個挽回損失的概率,那就去再冒險去賭一把。

這是人性的使然,最後,賭徒會輸的家徒四壁,家破人亡。這也就說明的國家爲什麼堅決打擊賭博,對聚衆賭博定罪處罰的道理。

面對不確定性,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理查德*塞勒在《錯誤的行爲》中給我們諸多案例和分析方法,從行爲經濟學角度讓我們理解人的行爲與心裏與經濟生活的種種關係。

其實,生活的複雜性遠遠比書本描述案例複雜的多,面對不確定事情,最好決策應該回歸事實本身,權衡利弊,再做決策,而不是按照人們心裏感知去做錯誤的行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