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大人家



星期一,文友小明發來線報。提醒我:上週五,2月3日《新華日報》二版的蘇州觀察上有你的文章。還特意發來了照片。

感謝小明一片好心,我說我自己都不知道,因爲好久不看報紙了,尤其是新華日報這樣的大報。

小明大大地把我誇讚了一通,他的原文是:一直關注你這位全能的大作家,既能寫文學作品,又能寫新聞通訊。

我說,小明啊,你過獎了,難爲情的。

我和小明認識也二十多年了。當然,是因爲文學結緣。說起來,我們的經歷有點相似。小明當時在供銷社工作,是單位裏的筆桿子。三十年前的供銷社,那是乓乓響的好單位,金飯碗。小明在單位做宣傳工作,因爲經常投稿,還是本地《吳江日報》的特約通訊員。

後來,供銷社漸漸走下坡路了,正好吳江日報社招聘記者,小明就通過報社的招聘考試,成功轉型爲一名專業記者。小明爲人謙和樸實,寫作功底又好,再加上勤奮努力,漸漸從記者升職爲編輯、主任。

小明做領導之後,自己寫稿就寫不過來了,他的主業是組稿、做專版。於是就常常找我幫忙,江湖救急。

小明做美食編輯,我一個人就幫他撐起了一個版面。組織了一批文友,僅一個某賓館,我們就從中餐、西餐、日料、燒烤、一直寫到自助餐。當然,工作餐照規矩吃了無數次,稿費照規矩也是特別的,皆大歡喜,雙贏。

小明給某單位做專版,我組織文友,排好隊輪流每週給他一篇文章交作業,專刊的稿費,自然也是特價。

小明給震澤古鎮做宣傳,我一個人就震澤去了無數次,從黑豆腐乾寫到師儉堂。

後來,小明又給我們單位做專版,那更是成了半個同事。

一晃,我們合作了十幾二十年,轉眼,小明已經退二線,和我一樣,我們都到了等退休的年紀。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努力打拼的歲月,真的有很多感慨。

當年我們做文學青年的時候,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文章發到《新華日報》。當然是副刊“新潮”版面。多年之後,我真的實現了這個夢想,卻不是發的副刊文章,居然是通訊報道。

當時的我怎麼也沒有想到,日後,我會憑寫通訊報道喫飯。

小明發來線報圖片,特意發朋友圈作爲留存。因爲是新華日報,大人家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