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街巷》172:彎弓搭箭九眼橋

《老成都》(連載)

(作者:劉和椿; 攝影:;編輯:完璧)


【此文作於2009年】

         “橋似彎弓塔似箭,一箭射到金鑾殿”。凡是有點年紀的成都人,對這首民謠是不會陌生的,這彎弓似的橋,不是別的,就是成都東門外的九眼橋。古代的詩人愛用“長虹臥波”來形容江河上美麗的長橋,但若用來形容九眼橋,那可不夠恰當,因爲它橋太長,橋拱又多,拱高的弧度大,簡直就是一張彎弓。至於塔,便是與橋同時修建的回瀾塔。每當陽光初照,矗立錦江岸邊,臨近九眼橋頭的塔與彎弓似的橋相映成趣,故而成爲成都一景。

        九眼橋原名宏濟橋,又名鎖江橋,爲明代萬曆二十一年,四川布政使餘一龍主持修建,歷時三年,橋成後,又在橋之南端左側修了座回瀾塔,塔高七層。塔是在宋代的白塔地基上修的,成都市民一般稱它叫“白塔”。明代李長春在《新修宏濟橋回瀾塔碑記》中載:“(萬曆)二十有一載,蜀左轄餘一龍於兩江合流之所修建,橋成,爲洞者九,縱四十丈,橫四十丈。遠而望之,虹舒電馳,霞結雲構,若跨碧落而太空爲門。俯而瞰之,飈湧濤舂,鯨飛鯢去,若駕溟渤而巨浪爲溜”(《成都府志》)。其後明代天啓年間曾維修改“宏濟橋”爲“鎖江橋”,有“鎖鎮江水”之意。清代乾隆二十五年,四川總督李世傑主持補修,將其再度更名爲“九眼橋”,意思是“爲洞者九”,點名此橋有九個橋洞。九眼橋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也許當年修橋的餘一龍未曾料到,他所主持修建的一橋一塔會在後代引出一些故事來。據清代乾隆年間翰林院編修彭遵泗所撰《蜀碧》記載:明朝末年,八大王張獻忠親領農民起義大軍,轉戰千里,攻入四川,奇取成都,建立大西政權,但面對明軍的圍剿,他仍處在困境之中。一天他在金鑾殿上辦公,總覺得心神不安,耳畔不時傳來皇宮外孩子們所唱的民謠:“橋似彎弓塔似箭,一箭射到金鑾殿”。他驚愕異常,登高一望,果見東南有座彎弓似的橋,橋旁矗立如箭似的塔,不覺怒火中燒,於是便命副將去將塔拆毀,聲明他要在塔基上修座點將臺。副將不敢怠慢,連夜帶兵丁前去拆回瀾塔,塔院的寺僧堅決阻止拆塔,聲稱此塔鎮着海眼,如果塔一拆毀,海眼噴水,必定淹沒成都府。副將忙將此話回稟八大王。張獻忠不信,親自帶人動手拆搭。他們登上塔頂,先拆頂層,再層層下拆,在第三層時,塔中蔓草叢生,蛛網滿結,剛挖不到幾鋤,便發現有古碑一座,碑上赫然刻着四句篆文:“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中”,落款時間是二百年前。張獻忠粗通文筆,但他極信讖諱之術,見古碑有如此預言,便不敢再拆,打道回府。後來,張獻忠兵敗川北,爲滿清肅親王豪格所擒誅殺,民間便流傳讖言的靈驗,因爲“吹簫不用竹”的“簫”字去掉竹頭,不就是肅親王的“肅”字嗎?另一種流傳版本里,張獻忠流竄川東,一天正乘舟東進,他站於船頭欣賞景色,突然聽得江岸上有人高呼他的名字,他貿然一聲答應,突然從蘆葦叢中飛出一箭,不偏不倚,正中咽喉。總之,張獻忠之死,與拆回瀾塔有關。民間還有種說法,那塊石碑,並非餘一龍所埋,而是塔院寺僧人所爲,該院長老是個絕頂聰明之人,聽見大街小巷稚童們的歌謠後,他預唸到回瀾塔要遭厄運,便連夜與僧人們題字刻碑,並埋於塔中。果然,不到半年,張獻忠來拆塔,此碑讓回瀾塔躲過一劫。

        也許是對回瀾塔矗立的高挺,九眼橋拱洞的高大雄偉,孩提時代的我對它們總有一種敬畏感;也許是張獻忠拆回瀾塔發現古碑,我又對它們充滿了神祕感。張獻忠未能拆毀的回瀾塔,一直矗立到民國時期。1945年,附近棚戶一場罕見的大火,將曾被張獻忠拆毀後又由四川總督開泰重修的白塔寺燒得來只剩一個基座。從此,“箭”毀了,只剩下了“弓”。

        九眼橋在新中國建立後曾經歷了數次維修,維修者在橋兩端擡高引橋面,鋪上瀝青,相對降緩坡度,增設快慢車道,使之跟上交通發展的需要。1987年,建設者在橋西側另建一座大型的鋼筋混凝土橋,以連接交通繁忙的一環路,但名字仍叫九眼橋。1991年,古老的石橋開拆,在人們惋惜聲中,古九眼橋消失了。

       (下篇:《十兄弟修橋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