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系列之二十八:2011年社火大耍

2011年是社火在布村大耍的一年。布村中社給各個結盟的友好社都下達了請帖。有的社沒人能裝了社火,給他們下了請帖,讓他們前來幫忙敲社。這也叫幫社。耍社火時社多,也是好事。在麥地裏耍社火的場面才宏偉壯觀,陣勢顯得熱熱鬧鬧。

其實,耍社火單靠一家是耍不出規模來的。過去是人擡社火,耍一次二三拾桌的社火,就夠忙的了。光是擡社火的人就是一百多人。連上面的社火娃就是二百多人。一週圍還有幾個揮杆保護孩子安全的。一個村,能耍多大的社火?還不是靠的親朋好友的幫助?好的就是,這次不用人擡了,全部改爲車拉社火。這就節省了不少的人。但耍社火很費人的,人人都能派上用場。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大家一塊耍一塊高興。有的社,比如說,前後村社是我的鐵桿兄弟,自古以來,每次大耍社火,他們都爲我們出足了力。紙紮是他們的拿手絕活,紙糊的馬,紙糊的牛,紙糊的老虎,紙糊的白蛇。它們就像真的一樣,栩栩如生。楊溝社,老垇莊社,柳家灣的芯子高,奇,巧。郭村社芯子華麗無比,令人耳目一新。他們都有奇特的芯子。這些社都是會裝社火的社,——他們也被稱爲藝社。

他們的社火分局被安排在久久擱置不用的獨家獨院裏。一個社火分局,給他們安排一院。

在正式開演社火的前一天晚上,各社火分局主要負人,帶着本子到社火總局(東道主)去開會。各個分局的主要人,拿出本子,上寫着明天要耍的社火戲目。看有沒有雷同。如果有幾家同時出現了撞車事件,負責戲目的人回去後立馬改更。

出社前,人們主要活動在鑼鼓和秧歌的地方。看敲鼓主要是看誰敲鼓敲得好,下下都在敲在鼓點子上。看哪些人鐃鈸敲得好,譜子熟爛於心。扭秧歌也是按着音樂的節奏,緩緩而來。

老年人主要在各個小喫攤跟前活動。老爺爺老奶奶,圖個實在。什麼耐飢,便喫什麼。當然,也看天氣情況。若是天氣不怎麼好,那麼油糕必快。天氣晴得淨,溫度較高,涼皮,涼粉等涼點的東西快。年輕人愛喫有味道的東西,不在乎錢的多少,神仙草涼粉,像喝水一樣,霎時一碗三毛錢就沒了。

出社和接社一樣,也是由疏到近關係排列。但走在社火的最前面,仍然是東道主的門旗和社火總局的領導和村裏的幹部。社火之間穿插了兩三個社或是七八根柳木腿。(高蹺)

突然聽到社火總局的門前放幾下鳴炮,人們知道,是社火出來了。按時間,社火也該出來了。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杆橫額門旗上面書寫着:"布村中社",禮炮不時向空中鳴響,震耳欲聾。

麥地裏好大的戰場,人山人海,轉場子的地方,根據耍社火的大小而定。耍的大,轉圈子繞的地方就很遠。耍的社火小,轉的場子就小些。在麥地裏轉場子,人們可遠可近。聚可近觀,散可遠退,四處都是退路,一般情況下很少發生踩踏事件。

第一家是洋溝社的芯子。洋溝的芯子高,險。芯子很高,一般都是兩層居多。有一上一下兩個社火娃,也有一桌三、四個娃。

接着柳家灣的社火出場了。柳家灣,家底厚,硬靠軟頁子衣服,頭褡帽子,樣式齊全。平頭桌,芯子都能來。每一次亮相,都用不完所有的東西。

老垇莊社既有芯子,又能走腿。開場以前,他們同心協力裝飾芯子。裝好了芯子,自己給自己化成妝,穿上社火衣,扎綁柳木腿。

隨後,出現的是老垇莊的柳木腿。柳木腿既是戲曲的一種形式,又充當着開道的作用。玉壺醉,掏腸換肚是他們經常上演的劇目。醉態的走姿,很能顯事一個人的柳木腿走藝的高低來。欲倒不倒,令人叫絕。這個社火是血社火。過於血腥,小時候,嚇得我們不忍直視。掏腸換肚中流出的腸子是用豬的腸子假裝的,上面血淋淋的血是用紅漆妝扮的。

郭村的花芯子顥負盛名,社火娃在花叢中或是隨着花樹轉動,或是在花叢在嬉耍。芯子不太高,但是可以活動的,裏面裝有軸承。蓮花生貴子,在蓮花叢中,有一個熟睡的嬰兒。

前後村的名老藝人,用手扎的紙馬,紙牛,紙驢,白蛇鑽天,活靈活現,猛的一看,與真的一模一樣。這些都是以前用草把紮成的。用的時候,翻出來,局部略作修理,仍可繼續使用。前後村最拿好,也最引以爲驕的是車拉大山。每次大耍都要有這個劇目,名爲《困土山》。山上有樹,埋伏的人。有高山流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有餓鷹抓雞,有蛇蟲吸鷹等場面。其中,籠中的鴿子,雞,人都是真實的。到了場子,山中有人,打開籠門,放出裏面的十幾只鴿子。鴿子帶着哨音,久久地在人們的頭頂上空盤旋,人們仰頭而望。

人們仍是前看不到頭,後不見尾,這次共耍了多少桌社火?誰也說不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