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与“思”,课题研究的双翼——参加10余项课题研究后的点滴体会

【中小学课题研究课程·第一次作业】

“做”与“思”,课题研究的双翼

——参加10余项课题研究后的体会

由于自己尝试写作,2017年至2018年为学校撰写宣传报道发布在乐平教育二十余篇,于是学校2018年上半年邀请我加入了一个中央电化教育馆的课题。经过三年的学习,2020年由我撰稿的两个省级基础教育课题申请书,一个省级规划课题申请书,一个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申请书,一共四个课题全部顺利立项。

截止目前,由我担任核心成员的课题一共结项七项。包括一个中央电教馆课题,两个省级基础教育课题,三个市级教育科研课题,一个县级教育教学实验课题。2022年即将结项的一共有四个。包括我主持的一个省级规划课题、一个省级电教课题,由我担任核心成员的一个省级电教课题、一个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除了以上十一项课题都是由我主导的以外,我还加入并指导立项省级基础课题两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六项。

由于课题研究工作的关系,经常可以聆听到市级和县级课题研究专家们的发言。市级专家们经常说,问题即课题。作为一线教师只要用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找到破解方法,这就是课题研究。县级专家更为实在,告诉大家,不要畏惧课题,只要努力去做,就算没有获得成功,而是获得失败的体验,这也是做课题。

正是基于一线教师以及非专业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促使教师去思考日常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并脚踏实地地去践行,通过思考——践行——再思考——再践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从而更科学精准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身心健康助力,为学生生命成长赋能。课题研究的意义则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有效的策略,团队的力量,自我的认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汲取生命滋养,体验新鲜事物,触发自我微革命,从而让教育教学生活不再枯燥乏味,而是苦中有乐,累中有悦,烦中有喜,进而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熟悉的校园中体验生命的成长与快乐!

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课制作软件方便好用,于是通过制作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2020年我们申请的省级基础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2022年顺利结项。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尤其是课题组成员都学会了微课的制作。在学习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们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了讲课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课堂中微课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更喜欢课堂,也更喜欢校园生活,让学习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再如,省级基础教育重点课题——《整体把据单元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实践研究——以分数教学为例》,也是2020项立项,2022年结项的。这一课题是因为在分数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然后结合当前的大单元教学提出的一个课题。通过研究,教师对分数单元理解更透彻了,对深度学习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实践。

课题研究的流程与环节大体是: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并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撰写申请书并提交申请,课题主管部门予以立项,课题组开展实践研究,撰写中期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与指导,进一步实践研究与推广,撰写课题研究成果提交结项,课题成果进一步推广。

下面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项课题——《专递课堂运用与网络空间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查阅文献→课题论证→课题提纲→实施方案→实践探索→反思改进→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建构模式→结题报告→推广应用

(二)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和研究现今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以及研究成果,加以学习,使课题组成员对课堂研究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更明确、更科学,对有关课题的相关信息技术有所了解与突破。

2.调查研究法:在课题实施前、实施中,经常深入一线调查“专题课堂”教室的使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登录网络空间调查各教师研究开展情况,收集汇总一线资料。

3.行动研究法:亲身参加“专递课堂”的使用,掌握“专递课堂”所运用到的所有技术,做到能为教师把脉问诊,确保研究工作能深入进一步开展。实时参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经营打造“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教师发展储蓄力量与一线经验。

4.效果对比法:将各项活动开展与未开展的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活动所带来的效果,了解活动开展所取得的实效,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如何改进活动推进方式,以求更高效推进“专递课堂”的建设与应用。

5.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通过经常性总结反思,全面深入、系统地提炼可行性策略与方案,并进一步分层、分年级推广,最终达到全面覆盖。

(三)研究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筹划阶段(2020.11--2021.01)

1.选定课题,组建课题组。

2.查阅资料,撰写并提交课题申请书。

3.撰写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举行开题会,使研究人员提高认识、明确分工,更深层次了解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4.制定2021年度研究具体计划。重点制定专递课堂、网络空间建设、智慧作业推进的时间表。

第二阶段:课题实践研究阶段(2021.02--2021.11) 

1.举行课题全校培训会,学习实施方案与2021年度课题计划,鼓励全校教师跟随课题推进步伐,学习掌握专递课堂、网络空间建设、智慧作业的相关操作与技术问题。鼓励成立各子项目学习中心组。

2.3月与9月分别举行全校集中交流会,11月举行课题主要实验教师成果汇报会。

3.按课题组与课题辐射学习中心组分别建微信群、钉钉群、打卡群,日常互动交流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分享课题研究所得,提倡及时记录,乐于分享,甘于奉献。

4.实时监控各课题研究教师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工作量与成果收集。直播课、录播课、点播课、空间资源、智慧作业等具体开展推进情况定期播报与推送。

5.借助学校公众号,作为课题主要推送平台,扩大课题研究成果影响,提升课题研究教师的自信力与幸福感,力求优质资源使用最大化。

第三阶段:课题中期汇报阶段(2021.12--2022.01)

1.对前期研究情况分项进行分析与总结,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收集汇总各种一线资料,包括视频、教案、反思、课件、总结、活动方案、研究日志、会议记录、宣传报道,为下一步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3.对前半期课题研究从教师、成果、辐射学习中心组三个角度进行评选与表彰。

第四阶段:课题推进应用阶段(2022.02--2022.08) 

1.撰写2022年课题具体研究计划,提炼前期优秀经验与做法。

2.2022年3月初期举行全校课题推进会,学习2022年课题实施方案。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鼓励各辐射学习中心组在原有的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涉足其它子项目研究与实验。

4.2022年5月举行一次大型比武大赛,力求项目全覆盖。鼓励全体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参与,树立一批优秀教师典型。

5.2020年8月,进行总结,梳理课题研究成果,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形成个人成果集。

第五阶段:课题结题推广阶段(2022.09--2022.12)

1.实验教师撰写总结性研究论文。

2.分析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总课题组收集各类成果制作成果集。成果集可以包括:书籍、视频集、图册集。

4.制定与完善《“专递课堂”操作手册》,制定课题延伸推广计划,邀请上级课题鉴定组织进行评估验收。

5.全校教师学习课题成果,并自觉付诸实践。

创新之处

依托教育城域网、录播教室、专递课堂打造一批我校名师课堂,为结对共建学校与广大农村小学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工作室,丰富在线学习资源、在线教研资源,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切实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推广智慧作业,让在线教育落地生根,让学生获得更加个性化、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

1.通过专递课堂打造一批优质课例,形式包括:教学案例、录像课、微课等。

2.积极鼓励所有教师在“专递课堂”、网络空间建设、智慧作业推进过程中将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形成经验成果。包括:教学论文、课后反思、教育随笔、活动总结、讲座报告。

3.边研究边整理,形成课题操作指南,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少走弯路。形式包括:指南手册、讲解视频。

4.结题报告不但有传统的文字稿,力求形成视频版,通过音视频展现,让阅读更轻松,让更多人受益。

5.制作名师成长风采录。将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实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过程制作成视频专题片,大力宣传推广。激励更多教师成长。形式包括:专题报道、通讯报道、个人视频。

6.树立成果意识,日常研究中的课例、论文、教案、课件、案例、视频等,经过适当加工,积极参报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各项在线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获奖进一步促进教师成长,提升教师幸福感,从而更加满怀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工作中。


作为一线教师,对于做课题来说,我们都是非专业人员,也许得不出什么高深的专业理论。但是我们秉持着“做”与“思”的根本理念,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做课题,什么是一线教师做课题。做课题会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些什么。正是基于“做”与“思”的理念,2020至2022年我的收获是不小的。2020年收获各类证书40余张,2021年收获各类证书70余张,2022年收获各类证书70余张。今年2023年,一月份已经收获各类证书38张。此外2021年我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2022年获得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所以无论是做课题,还是自我专业成长,只有踏实去“做”,不停反“思”,再加上勤于动笔,一定会收获无限。

2023.2.1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