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歲幼兒期的孩子怎麼養育

歡迎來到博星教育108將講師朱老師課堂,這裏是朱老師第1945天早安問候。

(1.5~3歲)幼兒期:是自主與懷疑的衝突期。

由於行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增強,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變得獨立。

大多數的父母會在這個階段開始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規範孩子的行爲,如進食的訓練,如廁的訓練。

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爆棚,凡事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並且會用“我要……不要!不!”等語言來表達自己渴望獨立的意願。

所以,這個階段孩子和家長的衝突會很明顯。

如果家長對於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爲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的話,會影響到兒童社會化的過程。

比如一個自理能力差,表達能力弱的孩子將很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另一方面,如果家長在規範孩子的過程中過度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讓孩子變得沒主見、不自信。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度”的把握就尤爲重要。只有不偏不倚,纔有利於兒童內在人格品質的養成。

其次,別讓孩子在恐懼的狀態下入睡。

在這個階段裏,大多數孩子晚上不愛睡覺,尤其不讓關燈,你一關燈他說害怕,就讓你快打開。有的孩子可能是害怕黑暗,特別強烈地恐懼黑暗是個心理問題。

孩子不想睡覺的時候,有一些家長就耐不住性子了,說趕快睡吧,大灰狼要來了。用孩子害怕的東西嚇唬孩子,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對黑暗的恐懼。

這一點需要引起家長特別的注意。我們經常看到有一些小孩換了地方睡不着覺,有一些成人也出現睡眠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於他小的時候,當睡眠有困難的時候,家長採取了一些不太恰當的方式催促他,使他在一種恐懼狀態下被迫進入睡眠狀態。

還比如有些家長讓孩子控制大小便等,讓孩子覺得受到壓抑,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那麼這個階段裏,孩子愛做的是什麼呢?就是玩。

這個階段的小孩特別希望遊戲。所以,父親、母親要注意鼓勵孩子游戲,最好參與到孩子的遊戲過程當中,扮演一個角色,然後在遊戲當中引導孩子朝着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有的時候,家長在跟孩子做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有一種要控制孩子和控制遊戲的傾向,所以家長一定要提醒自己,用孩子的感覺和心態去參與遊戲,只在引導孩子的時候,再用成人的智慧,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跟自己是親密無間的,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那怎麼跟孩子說話呢?放低身段來對話。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處於情感的二元階段,就是跟母親、跟父親逐漸拉開距離。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階段的小孩子有需求時經常會對其他人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處於“我”和“你”混亂的狀態。比如說她渴了要喝水,就會跟家長說,你喝水、你喝水。

爲什麼這麼表達呢?

因爲大人經常倒一杯水給她說,你喝水。還比如,門口鞋架子上的鞋,她都認識是誰的了。這時指着媽媽的鞋問女兒,這是誰的鞋啊?她就說,這是你媽的。因爲姥姥告訴她,這是你媽媽的鞋。女兒還不會轉化成我媽媽。

等到3歲以後,孩子自我意識明確起來,她就會轉換過來,會說我喝水、我媽媽的鞋。完成這個轉變以後,說明她的獨立意識建立起來了。孩子於是要表達自己獨立的願望,在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構成了兩個中心,家長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跟孩子想做的事情之間,出現了差距。

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放下自己成人的身段,最好能夠蹲下來跟孩子說話,要設身處地地考慮這個兩三歲的孩子現在正在想什麼,而不是我們自己正在想什麼。家長要跟孩子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想想這個話、這個事情到底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的需要,還是我們做父母的這麼說、這麼做讓自己痛快。

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要按照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要求孩子,而是努力去觀察,去思考,或者去跟孩子交談,瞭解孩子的想法。

例如孩子要自己用勺子喫飯,由於用得不熟練,會灑落飯菜,讓大人覺得心煩。媽媽可以給他一個單獨的盤子和勺子,讓他滿足自己喫東西的願望。同時,用另一個勺子來適時地喂他喫。這樣既可以滿足孩子建立自信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提供孩子必要的飲食營養。

相反,如果父母長期阻止或替代孩子的自主行爲,會使得孩子感覺很痛苦,會認爲自己的痛苦來源於家長。這樣孩子和家長的感情就受到影響了,以後家長再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阻力。

所以,別以爲1-3歲的孩子小,教育可以隨心所欲,違背了規律,造成的傷害是終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