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学会接受,痛苦也就不那么痛苦

你有没有想过,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住更好的房子,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还是去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

在读余华的《活着》之前,我一直以为:

人活着就应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过想要的生活,去实现更大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可是作家余华却用一本呕心沥血的小说《活着》告诉我: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在无法选择的命运面前,活着就是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富贵的男人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主少爷落魄到失去了所有财产,又在特殊时期,被卷进了战争、遭受了饥荒、病痛、中年丧子、丧女、丧妻、丧孙、最后只能和一头老牛相伴的悲惨命运。

地主家庭出身的福贵少爷,自幼衣食无忧,连上学都要佣人揹着去,小时候的富贵就展露出顽劣不恭的一面。

有一次,私塾先生叫他背千字文,他张口就来了一句,“你好好给我听着,爹给你念一段”。

私塾先生很不客气地对福贵的父亲说,“你家富贵呀,长大了只能当一个二流子”,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辈。

不得不说,这位私塾先生的预判分毫不差。

长大之后的富贵,确实没能给他爹长脸。每天正经事情不愿意做,就喜欢赌博,一赌就是好几天才回来。

富贵的爹责怪他不能光宗耀祖,但福贵却认为,“天天想光宗耀祖,太累人,不如及时行乐。反正家里还有一百多亩地!”

他每天去城里花天酒地,到处吃喝玩乐,没人能管的了他。

即便后来,他得幸讨到了一个漂亮又贤惠的老婆,依然改不了嗜赌的本性。

甚至面对妻子的苦苦劝说,他不仅丝毫没动恻隐之心,甚至还对着怀胎10月的家珍拳打脚踢,毫无人性。

更可气的是,富贵还常常去逛青楼,干了不耻之事也毫不在意,仗着家里有钱,即便遇到了自己的岳父大人,依旧大摇大摆,毫不忌惮。

小说的前半部分,余华笔下的富贵不仅赌博、出轨、还家暴,对父母不孝顺,对妻子不尊重、不爱护,不仅不孝,还是个十足的渣男。

但读到后半部分,我发现,富贵变了,他变得越来越真实,也越来越令人赞叹。

人生的后半场,命运对富贵几乎施加了一个普通人能遭遇的所有厄运,但我却因此看到了主人公富贵身上许多的人性光芒。

因为爱赌,也因为他人的陷害,福贵将所有的家产都输给了龙二,父亲也因此被活活气死。

失去了财富,也失去了父亲,富贵从颠峰跌至低谷。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思来想去,富贵决定去找赢了自己家产的龙二,虽然这让他心里非常的不是滋味,但也无可奈何。为了活下去,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面子都是没用的。

龙二还算义气。他告诉富贵,救急不救穷。

他租给了富贵五亩好田,送给了富贵一套皮影戏。

从此之后,富贵便成为了广大农民当中的一员,辛苦种田解决温饱问题。

虽然做农民很辛苦,但富贵的心里还算踏实,他想着努力挣钱,或许有一天还可以振兴自己的家业,把鸡变成羊,把羊变成牛。就这样慢慢地再发起来。

然而,动荡的时代,又有几个人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

富贵的母亲病倒了,他去城里给母亲找医生,当时正是战争时期,富贵被抓去当壮丁,又不巧被国民党抓去拉大炮,一去就是好几年

富贵几次在部队衣服和死亡擦肩而过,每当想起妻子儿女和老母亲都是泪水涟涟,后来,福贵被解放军俘虏之后回到了家乡。

然而,回到家乡,早已物是人非。

母亲早已经病死了,女儿凤霞成了哑巴,家珍得了软骨病,都无法下地行走。

可是,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到此为止。

富贵的儿子有庆善良懂事,却因为一次献血失去了性命。

因为县长的妻子大出血,现场没有人能配得上县长妻子的血型,只有有庆恰好吻合。

没有医德的医生,不顾有庆的生命危险,一抽就停不下来。

最后,13岁的有庆就这样活活的被抽血抽死了。

得知消息的富贵痛苦到了极点,然而,当知道那位县长就当年当年的战友春生时,他想报仇,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富贵和家珍给女儿凤霞找了一个对象,希望有个人能在老两口老去后照顾凤,经人介绍,凤霞和城里的偏头万二喜结成了连理。

万二喜虽然身体有些残疾,但对凤霞特别好,可是,好景不长,凤霞生产的时候大出血,死在了产房,万二喜没过几年,也在一次工作事故中丧了命,四岁的苦根成了孤儿。

老伴儿家珍也已经去世,最后,富贵和外孙苦根相依为命。

苦根是个彻头彻尾的苦孩子,生下来没了娘,后来又没了爹,好不容易还有富贵外公陪着,可是在一次煮豆子的时候,因为吃的太多,活生生被撑死了。

而富贵,在世界上最后的亲人都没有了。

风烛残年之际,能够陪伴他的,只有一头老黄牛。

《活着》是一个特别悲惨的故事,富贵的人生也是一个十足的悲剧。

然而,人生虽然悲剧,但富贵的人生态度却并不悲观,甚至连消极都算不上。

在下半生毫无选择的命运里,富贵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淡然、乐观、责任、勇敢、坚强地活着。

其实,在如此不堪承受的人生痛苦面前,死不需要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然而,富贵没有抱怨,没有自暴自弃。他学会了接受痛苦,好像痛苦也就不再那么痛苦了。

富贵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时隔80多年,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都过着物质丰富,安稳幸福的人生,为什么还要读《活着》?

我想大概是因为作家通过富贵的命运启示着我们:学会接受,是人生的一门重要学问。

不是每个时代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当巨大的痛苦降临,学会接受,才能让自己不那么痛苦。

普通人的一生,终究总会有砂纸打磨的片段,心态好一点,努力熬过去,勇敢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勇敢。

经典作品所阐述的深意,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这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需要读《活着》的理由。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启发!如果有触动到你,也期待留言与我分享~

我是笑薇,南方姑娘远嫁西北,靠读书自由生活5年。曾在企业打过工,也在体制内试过水,当过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执着追梦。

—END—

作者|笑薇

编辑|小野

图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