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路徑

昨天讀了《窮查理寶典》的序言,主要是譯者對於查理.芒格本人的一些印象。讓我最深刻的是作者跟查理的四次見面:

查理喜歡與人早餐約會,時間通常是七點半。記得第一次與查理喫早餐時,我準時趕到,發現查理已經坐在那裏把當天的報紙都看完了。雖然離七點半還差幾分鐘,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等我令我心裏很不好受。第二次約會,我大約提前了一刻鐘到達,發現查理還是已經坐在那裏看報紙了。到第三次約會,我提前半小時到達,結果查理還是在那裏看報紙,彷彿他從未離開過那個座位,終年守候。直到第四次,我狠狠心提前一個鐘頭到達,六點半坐那裏等候,到六點四十五的時候,查理悠悠地走進來了,手裏拿着一摞報紙,頭也不擡地坐下,完全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以後我逐漸瞭解,查理與人約會一定早到。到了以後也不浪費時間,會拿出準備好的報紙翻閱。自從知道查理的這個習慣後,以後我倆再約會,我都會提前到場,也拿一份報紙看,互不打擾,等七點半之後在一起喫早飯聊天。

巴菲特大家都很熟悉,然而知道查理·芒格的人卻並不多,他作爲巴菲特幾十年的老朋友兼合夥人,對巴菲特的幫助特別大。

巴菲特說他一生遇人無數,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查理這樣的人。查理就是如此獨特的人,他的獨特性既表現在他的思想上,也表現在他的人格上。

比如說,查理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強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查理最關心的是爲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他的這種思考方法來源於下面這句農夫諺語中所蘊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去那兒了。
查理在他漫長的一生中,持續不斷地研究收集關於各種各樣的人物、各行各業的企業以及政府管治、學術研究等各領域中的人類失敗之著名案例,並把那些失敗的原因排列成正確決策的檢查清單,使他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幾乎從不犯重大錯誤。這點對巴菲特及伯克希爾五十年業績的重要性是再強調也不爲過的。
查理一生研究人類失敗的原因,所以對人性的弱點有着深刻的理解。基於此,他認爲人對自己要嚴格要求,一生不斷提高修養,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點。這種生活方式對查理而言是一種道德要求。在外人看來,查理可能像個苦行僧,但在查理看來,這個過程卻是既理性又愉快,能夠讓人過上成功、幸福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