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天书 || 善恶的沙漠

最近一直在实践《太傻天书》的内容,也在和朋友探讨,特别是朋友吐槽了几件事情之后,加上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太傻天书》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书中讲:“人的善恶、好坏,只是每个人大脑的病毒给自己和他人区别附加价值判断的一种思维模式罢了。”朋友讲了一个事情,就是他和同事讲话的时候,在探讨一个敏感的话题,结果他们的沟通内容被他的同事给录制下来了,然后还给上级领导看了。幸好自己发现的早,没有讲出来不合适的话语。

朋友在和我讲得过程中,说到:人怎么可以这么做呢?幸亏领导及时和自己讲了,要不然自己都不知道同事居然会这样……其实这就是每个人的判断的标准不同罢了。和朋友沟通的时候,我们共同的结论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朋友认为,要以诚待人,即使别人说错了话,也不要乱去转达,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这样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而他的同事,为了争夺自己的利益,故意表面上跟朋友去表示友好,而实际上却是使坏,故意去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然后引导朋友说一些不好的话语。

其实这个做法好不好,每个人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例如朋友就认为这种做法不好,而他的同事却并不在意,认为只要能够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是好的。

面对这种情况,每个人不仅要看到现象,更要看到这个人背后的行为的本质。这样才能防患于而然。

书中还讲了:“但是,其实每个人的每个标签,都在以自己的标准,计算各个标签的好坏。”在和朋友讨论完之后,又想起了电视剧里的事件,庞涓为了得到孙子兵法而不惜笑里藏刀,让孙膑成为了一个残疾人。同样,面对自己的下属公孙越,他也让公孙越两次献出了自己的女朋友,一次给孙膑当了仆人,另一次给楚王当了宠妃。

不管怎么做,庞涓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忽略了身边人其他人的想法,换句话说,这就是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计算好坏,至于是什么标签,可能他并不在意。

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搏斗,有的人为了自己名,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权利,有的人为了利益。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兼顾彼此的利益,做到双赢是最好的了。

前几天每位同事都在做一个方案,但每个人又都感觉比较有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同事都放弃了。领导到办公室问我们都在忙什么,我就回答了:“我在写**方案。”说完之后,我发现了有些人的目光开始有些变化了。事后想了想,本来可以说得模糊一些,如果说得太具体了,就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了。

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之所以说,对错好坏善恶都只是一个幻觉,核心原因在于,每个人自己的标签系统是不稳定的。”本来没有对错好坏,而这个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我们更需要能够不断的更新这套系统,理解对方,获得和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