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2.21雨水三日今日龍擡頭//鷓鴣天· 癸卯歲二月二龍擡頭抒懷//雨水·春景·春意(三)

      題記:二月龍頭,翹首昂擡,圖騰震卦,劈雷聲開。催耕布穀,啼聲勤早,柳待鶯兒,燕子飛回。麗日晴川,朗疏紫竹,流蘇綠水,更映紅梅。東風善解,世間人意,不盡春潮,滾滾湧來。

鷓鴣天·癸卯歲二月二龍擡頭抒懷

      掛角蒼龍雨潤春,乾坤輪轉紫雲新。三垣四象萬方瑞,五穀原田天道勤。

      河柳翠,蔓芽伸,黃鸝陽雀漸聲勻。輕雷摧綠風搖碧,雨順風調景絕倫。

二月二龍擡頭的文化內涵———

      龍擡頭(農曆二月二日),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鬥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蒼龍七宿的出沒與降雨相互對應,古人認爲是龍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決定着農耕收成,農耕的收成則決定着人們的生活水平,龍成了農耕社會最主要的“圖騰”。在農耕文化中,“龍擡頭”標示着陽氣生髮,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擡頭日作爲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龍擡頭”源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擡頭”雖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但成爲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龍擡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龍是神話裏生活於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雲布雨,常用來象徵祥瑞。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擡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曆“二月二”,既是“龍擡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由於節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既有龍擡頭節習俗又有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二月二”(古時爲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爲主,祭龍多在“龍飛天”的端陽。

節日來源———

      天文星象:“龍擡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上古時代人們選擇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組星象作爲座標,以此作爲觀測天象參照物。古人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把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爲二十八組,俗稱“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因爲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宿”。“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爲四大組,產生“四象”。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爲“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北方地平線下。仲春(驚蟄至春分間),角宿(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擡頭”。仲春而擡頭,仲夏而飛天,仲秋而潛淵。都是指這蒼龍七宿在天空的隱現變化,並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

      原始信仰: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人信仰生活於海中的神物,司掌行雲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徵祥瑞。其由來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擡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爲“震”;九二在臨卦互震裏,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乃生髮之象。蒼龍七宿的出沒位置與降雨相互對應,隨着蒼龍七宿在天空中的位置升高,降雨也就越多。當蒼龍七宿完全升起之時,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正因爲蒼龍七宿的位置與降雨相互對應,古人認爲是龍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決定着農耕收成,農耕的收成則決定着人們的生活水平,龍成了農耕社會最主要的“圖騰”。

      農耕文化:蒼龍七宿的出沒週期與一年農時週期相一致。春天農耕開始之際,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開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龍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長,蒼龍高懸於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莊稼豐收,蒼龍也開始在西方下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則隱藏於北方地平線以下。古人把仲春時蒼龍七宿在東方地平線上嶄露頭角稱爲“見龍在田”(即爲“龍擡頭”),仲夏蒼龍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稱爲“飛龍在天”;此外還有“亢龍有悔”、“羣龍無首”等,分別對應各時節星象。龍擡頭在農耕文化中標示陽氣自地底而出,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了。龍擡頭時節,中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春雷始鳴。元時期將陰曆“二月二”稱爲龍擡頭,從節氣上說,“二月初二”正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與“龍擡頭”相關的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於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歷史沿革:龍是古人信仰生活於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雲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其由來於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古人觀測天象的目的在於確定時間,從而爲農業生產提供服務。龍擡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時令的反映,“龍擡頭”雖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但廣泛流傳成爲全國性節日並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

      漢時期: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時期,在漢代文獻出現了龍形象的記載。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舞龍求雨的活動,直接藉助龍的形象舉行求雨活動。在漢代畫像石上也刻有“戲龍”的舞蹈場面,後世以此作爲舞龍燈的濫觴。

      唐時期:唐時期,在文獻上仍未出現龍擡頭的節俗記載。唐朝長安人把二月朔作爲一個特殊的日子,說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喫“迎富貴果子”,就是喫一些點心類食品。據《唐書·李泌傳》記載,唐中葉以前,在當時的長安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二月沒有節,李泌上書,廢正月晦,以二月一爲中和節(取中正、平和之意),以示務本。德宗十分贊同,並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

      唐德宗時期,唐德宗認爲,三月有“上巳節”,九月有“重陽節”,而二月正是天氣由寒轉暖、萬物復甦、農事開始之際,卻沒有一個節日,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就徵求宰相李泌的意見。李泌覺得德宗所說頗有道理,爲此他建議:廢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後一天)爲節的舊例,改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爲“中和節”;這一天,皇帝要賜宴羣臣,並賜給他們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獻農書,表示務本;民間要用青色的袋子裝着穀物及瓜果種粒,互相贈送親友;村社居民要釀製宜春酒來祭祀勾芒神,以祈禱豐收等等。德宗聽了十分高興,完全採納了李泌的意見,立即頒佈了一道詔令,以貞元五年二月一日爲中和節。唐代宴會總少不了賦詩樂舞,中和節宴亦復如此。

      尉遲樞《南梵新聞》記載說:“李泌謂以二月一日爲中和節,人家以青囊盛百穀果實,更相饋遺,務極新巧,宮中亦然,謂之獻生子。”可見獻生子是中和節活動的主要特點。

      宋時期:宋代時在中國一些地方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動,但與“龍”無關。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南宋時,二月初二這一天宮中有“挑菜”御宴活動。唐宋時文獻所記載的這些地方“二月二”活動並沒有和“龍擡頭”聯繫在一起。

      元時期:到了元時期,在文獻上,陰曆二月二就明確作爲“龍擡頭”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風俗時提到,“二月二,謂之龍擡頭”。這天北方地區人們盛行吃麪條,稱爲“龍鬚麪”;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爲“龍牙”。總之所喫的食物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明時期:明代以後,“二月二”又有關於龍擡頭的諸多習俗記載,諸如撒灰引龍、扶龍、薰蟲避蠍、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節俗,故稱龍擡頭日。元費著《歲華紀麗譜》:“二月二日踏青節,韌郡人遊賞散四郊。……”。又汪灝《廣羣芳譜天時譜》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爲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爲挑菜節。”

      明時期還在二月二還增添了“薰蟲”、“炒豆”的活動。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說:“二月二日曰龍擡頭……薰牀炕,曰薰蟲,爲引龍蟲不出也。”

      清時期:清康熙時的《大興縣誌》記載,“二月二,家各爲葷素餅,以油烹而食之,曰薰蟲。”清咸豐《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爲春龍節,取竈灰圍屋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招福祥也。清末的《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今人呼爲龍擡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麪者謂之龍鬚麪。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這時不僅喫餅吃麪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

      星象寓意:“龍”,並非傳說中的奇異動物,而是實實在在每日從人們頭上掠過的星象。通過對“龍”等星象的觀測,中華先人完成了時空定位,踏上數千年不間斷的文明徵程。上古時代中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爲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節和四象聯繫起來。

      龍本源於上古星宿崇拜,是中國傳統二十八宿天學體系中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星官所構成的形象。而“見龍在田”所描述的則是龍星伏沒之後,位於龍角的角宿從東方地平線上重新升起的天象。《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易經·乾卦》爻辭中所言的“龍”,實質是對蒼龍羣星一年四時運行情況的闡發。“初九,潛龍勿用”;冬天的龍星,潛入北方地平線下看不見,所以無用。“九二,見龍在田”;仲春的龍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升了起來,嶄露頭角,龍德顯揚。“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季春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九四,或躍在淵”;孟夏爲春夏之交,蒼龍七宿的全體都擺脫了大地的羈絆,升上夜空。“九五,飛龍在天”;仲夏的龍星飛躍於正南中天,故稱“飛龍”。九五,爲乾卦諸爻當中至吉的爻,喻事物處於最鼎盛時期。“上九,亢龍有悔”;季夏爲夏秋之交,蒼龍七宿開始從最高點掉頭向西下降,故稱“亢龍”。“用九,羣龍無首”;季秋蒼龍羣星前面的幾個星宿在正西偏北隱退潛入於地面。見羣龍無首,天德不可爲首也,是吉利的兆頭。

      蒼龍星象運行情況的事象規律,在 《易經》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仲春龍星出現於地表上,在卦象中屬吉兆,乃生髮之象。在農耕文化中標示着陽氣自地底而出,陽氣生髮,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在人們的信仰中,“龍”是吉祥之物,司掌行雲布雨,是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擡頭”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這時春回大地,要開始農忙了。自古以來人們亦將仲春龍星出現於地表上的日子作爲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吉日。龍神驅邪,百毒不侵;龍神賜福,人畜平安;龍神發力,生機勃勃;龍神行雲,風調雨順。

      自然物候:中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仰望星空,人們會發現以北極爲軸,天旋地轉。爲便於觀測,先人將二十八宿分成四份,按方位名之爲“東宮蒼龍”、“西宮白虎”、“北宮玄武”、“南宮朱雀”,它們與北斗“拴系”,再與北極對應,因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周天運行,成爲觀象授時的座標體系。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位是和星辰歷的干支時間以及八卦聯繫在一起的。當斗柄指向正東方,卦在震位,是爲仲春之月,萬物之所出達也,萬物出則天地變化可現矣。故《易·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按《易經》理論,鬥指正東,卦象爲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屬木,時在仲春。當其時也,萬物出達,生機勃勃。鬥指正南,卦象爲離,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屬火,時在仲夏之月。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鬥指正西,卦象爲兌,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屬金,時在仲秋之月。當其時也,萬物豐收,天氣肅殺。鬥指正北,卦象爲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屬水,時在仲冬之月。當其時也,萬物閉藏,不相見也。

      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二,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南方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驚蟄在立春、雨水之後,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爲生髮之大象,代表着生機茂發,如《律書》曰:”卯之爲言茂也。言萬物茂也“。由此可知,卯是指萬物從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從地下面冒出爲卯,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機,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發,生機開始的月份,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仲春時節龍擡頭,萬物復甦雨似油。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對應一卦,卯月(包括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春雷始響,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蟄蟲被雷驚醒,紛紛破土而出。大壯卦是卯月(二月)的消息卦。“卯”有茂盛的意思,卯的五行屬木,木主生髮、生長,所以大壯卦對應的驚蟄節氣,意味着萬物開始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大地上將出現春暖花開的的美好景象。

      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以南的氣候規律相吻合。驚蟄後,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作爲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爲3至6℃,沿江江南地區爲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文字記述———

      《春秋命歷序》曰:“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早在遠古時期古人就已經能“觀象授時”,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並確定了星宿天象、干支及二十四節氣。

      帝京景物略:詞典《爾雅》中有云: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角之見於東方也,物換春回,鳥獸生角,草木甲坼。它的意思是在萬物復甦的春天,東方蒼龍的角宿每到傍晚將從東方升起。

      龍是海中神物,主要是主宰雨水,如《山海經》中所說的應龍,民間的“龍擡頭”節,其源頭應追溯至遠古。神話著作《山海經》中說,應龍居處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燭龍“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也就是經常招來風雨。由於想象中的龍能騰雲駕霧,於是相信龍能給人帶來祥瑞。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

      《說文解字》中解釋“龍”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二月二,曰龍擡頭,煎元旦祭餘餅,薰牀炕,謂之薰蟲兒,謂引龍,衝、蟲不出也。”

      《燕京歲時記》:“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爲龍擡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麪者謂之龍鬚麪。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

      《大同府志》:“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錢獻生,謂之‘扶龍頭’。提壺汲井水注之,曰‘引龍頭’。”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節日習俗———

      綜述:中國民間認爲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擡頭”,意味着陽氣生髮、萬物生機盎然。故自古以來,人們在龍擡頭時節,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並將龍擡頭時節作爲一個納祥轉運的日子。在中國流傳着“二月二,拜村社;龍擡頭,祈豐收;八月二,祭村堂;龍收尾,送龍歸”的說法。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南方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雨”。在古代神格譜系中,龍是海中神物,掌管着降雨,降雨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一年的莊稼的豐歉,因此,爲了求得龍神行雲布雨,龍擡頭時節要在龍神廟前擺供,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同時唱大戲以娛神;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也有一些地方在龍頭節有“起龍船”的活動。二月初二既是龍頭節也是“土地誕”,在南方沿海地區,二月初二主要舉行社祭,祭祀土地神。中國民間有剃龍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麪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喫豬頭等習俗。“剃龍頭”習俗,或源於古人對龍圖騰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記載的古人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習俗。“二月二”這天,許多人都要理髮,龍擡頭的日子理髮叫作“剃龍頭”,這預示一年有好的開始。龍擡頭時節敬龍習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天氣漸漸轉暖、雨水開始增多的時節,人們希望通過敬龍祈福順應這一過程,從而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古時中國北方一些地區二月二有圍糧囤、引田龍、敲房梁、理髮、煎燜子、喫豬頭肉、吃麪條、喫水餃、喫糖豆、喫煎餅、忌動針線的習俗。爲了納吉,這天北方人的喫食物均取與“龍”相關的名字,麪條不叫“麪條”,稱作“龍鬚麪”;水餃稱作“龍耳”、“龍角”;米飯稱作“龍子”;煎餅烙成龍鱗狀,稱作“龍鱗餅”;麪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喫豬頭稱作“食龍頭”;喫蔥餅叫做“撕龍皮”。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

      民間有許多禁忌避諱“龍擡頭”,諸如此日家中忌動針線,怕傷到龍眼,招災惹禍;忌擔水,認爲這天晚上龍要出來活動,禁止到河邊或井邊擔水,以免驚擾龍的行動,招致旱災之年;忌諱蓋房打夯,以防傷“龍頭”;再者,忌諱磨面,認爲磨面會榨到龍頭,不吉利。俗話說“磨爲虎,碾爲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擡頭昇天”。除如上習俗外,民間往往還舉行多種活動納吉,諸如舞龍、戴龍尾、開筆等。

      民諺雲:“二月二龍擡頭,八月二龍收尾。”二月二龍擡頭作爲古代民俗的一種節日,如今已經基本上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不過,對於“二月二龍擡頭”的一些文化內涵,例如古人對龍的崇拜、“龍擡頭”在古天文學上的唯物解釋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價值。

      祭社神:二月二既是龍擡頭節也是土地公的誕辰,“土地誕”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爲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爲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爲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爲土地公管理着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爲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爲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祭社:在傳統農業社會,人們認爲農作物豐收是各方神靈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便有了祭祀土地和稻穀之神的傳統。土地之神爲社,稻穀之神爲稷,土地和稻穀是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孝經·援神契》收錄:“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而封土爲社而祀之,以報功也。”“社”是被百姓尊崇的衆多土地之神的“代表”,來接受人們的祭祀。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靈,後來逐漸人格化,叫社公,俗稱土地公,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稱土地婆)。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春秋各有一個,即春社和秋社,分別在立春後和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大體在春分或秋分前後。春社與秋社祀神的功能有所不同,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農業豐收,秋社則以收穫報答感謝土地神,即所謂的“春祈秋報”。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土地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處於重要地位,不但家族大,而且分佈廣。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屯有村屯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將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門口,有的則供在村落的社廟中。總之土地神的職責就是保佑着一方土地之內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潔,出入平安了。

      喫龍食:二月二這天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北方百姓在這天飲食多以龍爲名。喫春餅名曰“喫龍鱗”,吃麪條名曰“喫龍鬚”,喫餛飩爲“喫龍眼”,喫餃子則叫“喫龍耳”,麪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喫蔥餅叫做“撕龍皮”。有些地方還有喫“龍眼”、“龍鬚”、“龍舌”、“龍耳”、“龍皮”、“龍子”、“龍蛋”以及喫春餅、喫豬頭肉的習俗。一切均取與龍有關的象徵與寓意。這些都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的強烈願望。

      採龍氣: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爲一吉。

      剃龍頭:指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擡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起龍船:古時,龍擡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穀豐登。龍擡頭時節中國部分地區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願。

      舞龍: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開始舞龍,然後二月“龍擡頭”、端午節時也舞龍。舞龍時,龍跟着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爲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

      使耕牛:“龍擡頭”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農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着一年的大豐收。

      開筆寫字:相傳農曆二月初二爲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擡頭之吉兆,爲孩子正衣冠、點硃砂啓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啓蒙教育形式。

      引田龍:每當春龍節到來,中國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着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裏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引龍伏蟲的活動有很多,最有特點是撒灰。陝西富縣一帶還流行撒灰圍莊牆外的做法,也是伏龍驅蟲的表現。後來,也出現用石灰替代草木灰伏龍降蟲的做法。

      ①山東地區用竈煙在地面畫一條龍。一是請龍回來興雲佈雨,祈求豐收;二是龍爲百蟲之神,龍來了,蟲都躲起來,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有益。

      ②晉西北地區引錢龍,選擇一棵大樹或一塊大石,用灰線圍灑一圈,再用紅線拴一枚銅錢置圈內,牽線回家,用容器蓋住即成。

      ③還有地區在這天清早,人們從井裏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誰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錢龍,這年財運就會非常好,所以經常出現凌晨爭先恐後挑水的情形。

      放龍燈:黃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區還有”放龍燈“的習俗。不少人家用蘆葦或秫秸紮成小船,插上蠟燭或放上用蘿蔔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時分,放到河裏或灣裏點燃,爲龍照路。藉此娛樂同時又傳遞一種美好的祝願。

      敲龍頭:東北部分地區在二月二早晨,以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龍喚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還念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竈灰撒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擊房梁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擊房梁,以驚走蛇、蠍等毒蟲,毋使爲害。有的地方流行敲擊炕沿,目的與敲擊房梁相同。

      圍糧囤:中國北方廣泛的流傳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農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區的村民早早起牀,家庭主婦從自家鍋竈底下掏一筐燒柴禾餘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鐵鏟子鏟些草木灰,人走手搖,在地上畫出一個個圓來。圍倉的圓圈,大套小,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圍好倉後,把家中的糧食虔誠地放在倉的中間,還有意撒在倉的外圍,象徵當年的大豐收。

      薰蟲:古代將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蟲、羽蟲、介蟲、鱗蟲、人類五大類。毛蟲指披毛獸類,羽蟲指鳥類,介蟲指帶甲殼類,鱗蟲指有鱗之魚和帶翅昆蟲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穀豐登。進入農曆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薰香,希望憑藉煙氣驅走毒蟲。

      喫豬頭肉:二月初二喫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爲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喫;二是蘸醬汁喫;三是卷煎餅喫。每一種喫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故事傳說———

      傳說一:傳說堯王的父親帝嚳(帝俊)共有四個王妃:姜嫄(jiāng yuán)、簡狄(jiǎn dí)、慶都、常儀。本來常儀的地位最低,可自從生了兒子,衆人就另眼相看了。慶都一直爲沒有兒子煩惱。有人告訴她,神母廟求子很靈驗,只要真心實意,沒有不成的。慶都照女巫說的,在元宵節的晚飯後,去廟裏擺上供品,然後恭恭敬敬地磕了仨頭,雙手合十,祈求神靈賜子。.......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電閃雷鳴,後又豔陽高照。院子裏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勳,就是後來的堯王。後世編一段:金豆開花赤龍遂擡頭 二月初二堯王喜出世。

      傳說二:傳說龍擡頭節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農曆二月初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伏羲氏。到周武王時期,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據說,這便是龍擡頭節的由來。

      傳說三:在中國北方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爲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人們爲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喫。

                2023.02.2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