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磨難

近來研讀山岡莊八的鉅著《德川家康》,還只是剛剛開始。這部以譯本計洋洋千三百萬的大部頭小說,我似乎還沒有讀到十之一。按照小時候的習慣,讀書總要有後感,那些遙遠的想法只是在留存的日記本中有一些縮影,大部分隨着故紙堆不知何處,但那些思緒終究是存在的,就像生命中的磨難,會惠及一生。

有此感受,蓋因讀到小說中喜大普奔的三河老少終於迎來少主松平元信(德川家康在駿府今川家的名字,“元”字取自今川義元,是寄人籬下的標誌)的迴歸。書中這樣寫到“出迎的人們形形色色。男人們還保留着武士的裝束,但武士家的女人們已經很難與普通市井之婦辨別開來了。在這些衣衫襤褸的人們之中,只有本多平八穿着一件漂亮而顯眼的小袖和服,大概是他母親去駿府時得來的衣服所改。”彼時德川家康是在今川家爲人質,而其領地家臣及民衆處於今川家的奴役之下,當少主元服之後省親(祭拜父祖),雖然他們已經極度困苦,但是仍然團結一心,希望滿滿。事實證明這位日後江戶幕府的開創者並沒有辜負父老鄉親,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短暫風光散盡後笑到了最後。

我到過日本岡崎的三河安城。德川家康家族的發源地在此,卻已經沒有多少痕跡,由於是多年以前,當時並不知道這座名字中有三河的車站以及很久以前就喚作岡崎的城市與權傾一時的風雲人物有這麼多的關聯。只是依稀記得那裏有一個叫做“白木屋”的酒肆,一友衆的宿醉,以及白髮蒼蒼的“運転手”帶領我們去合作公司路上的青青稻田。

德川家康的謀略與忍耐備受推崇。出生於亂世、在附近大大名的夾縫中風雨飄搖的家庭,先後在尾張織田家和駿河今川家爲人質,故土成爲強勢領主肆意踐踏之地。很小就被迫與母親於大分開、父親又壯志未酬身先死,幼童時期就顛沛流離。雖然幸運的因與織田信長爲幼時玩伴而取得同盟卻被其處處制衡被迫在其喝令下妻兒伏誅、才華與品行不知高過豐臣秀吉多少卻不得不審時度勢甘爲臣下。這些都是他直到接近六十歲時的故事。然而,這些苦難,最終沒有白白經受,在日本三朝幕府之中,德川家康和他創立的江戶幕府的好評明顯多於鎌倉與室町,而最後他本人也成爲神明級別的人物,收到後世敬仰。

曾有入問德川家康:“杜鵑不啼,而要聽它啼,有什麼辦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這是柏楊爲這本小說做序中的一段話,他稱讚德川家康“無比的謀略,無情的忍耐。”磨難磨練了一個人的性格,也終成爲自身的財富。苦難的經歷能夠使人更加了解人世間的真相,也會提升一個人適應艱苦社會環境的本領,相比之下,出身貧寒、周遭兇險的人有更多的生存與發展智慧,這是公認的實情。不止魯迅先生一個人說過,感謝自己經歷的苦難。

中國歷史上諸如此類的故事也比比皆是。出身亭長的劉邦,曾是人人鄙夷的潑皮,除了慧眼識才的呂后之父欣賞之外幾乎無人認可,可卻最終戰勝楚國貴族浪漫主義者霸王項羽,成就漢室天下,其最拿手的就是在下階層中錘鍊的厚黑理論,做了許多楚人不齒之事,也絕不會有霸王的婦人之仁,這是非常現實的案例。康熙生於父親看破紅塵出家、叔父強勢涉政、輔臣如鰲拜環伺、南明吳三桂北方部族虎視眈眈的危險處境,最終成長爲一代大帝,其子雍正飽受奪嫡之苦而後涉險穩固江山,而對於太平皇帝乾隆的詬病最近越來愈多,無怪乎他沒有祖上兵馬爭鬥的歷練,只是享受兩朝謹慎發展的紅利而已。

平凡的人之中也是如此,喫得苦、懂得苦,纔會更加成熟和堅韌。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爲。”而歷朝歷代寒門貴子的例子不勝枚舉,而那些佳話往往更容易變成圖騰一般神聖的傳說爲世人所頂禮膜拜。每每那些艱苦創業的人回憶起自己早年的坎坷經歷,聽上去不禁爛熟於心,更加讓人感覺如數家珍。磨難像軍功章,有了磨難,成功的輝煌才顯得更加珍貴而有意義。

當然,也有人不須向早年的磨難交學費,自幼就深明事理、終成大器,這些實例也絕不是鳳毛麟角、甚至數見不鮮。出身富足的人其成功率顯然更高,更多的人就算嚐盡了生命中的磨難,也未見得最終出人頭地。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那些戰勝了磨難的人,就像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這些極其兇險的謀生渠道,聽到的都是傳奇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看來頗有運氣,更多的都籍籍無名成了鮮亮角色的分母。但是無疑最終戰勝磨難的人有更堅決的信念和超乎常人的智慧,於是纔有着非凡體驗。

各個階層有着各個階層的磨難,人世間的悲歡並不相同。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童年的物質匱乏,導致對於喫、穿留有極不充分的回憶;而優渥的家庭中也未見得沒有其他層面的困苦。只是最基本的需求如果都得不到滿足,那麼其他的便顧不上太多。而當這些基本需求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緩解之後,幸福感卻不斷地在降低。很多東西只有通過對比才有意義。在食不果腹的日子裏,企盼一年中哪怕即日的饕餮,那是一種極愉悅的體驗,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體會不到食物帶來的歡樂。

生命中的磨難總會以新的方式輾轉而來。相對於強權壓迫下的岡崎子民,德川家康本人應該說不論身在尾張還是駿河,是衣食無憂的。可是他的面臨卻是別樣的壓力,這本與饑饉不同。尊嚴被壓迫——與瀨名(小說中初爲阿鶴)的情感也不似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如意,心理上的重重壓力更多更沉重。我們如今的生活水準得到極大的提高,但是儘管是缺喫少穿的童年,也有由於當前的磨難造成的眼下道路所比擬不了的快樂。

人們普遍欣賞從磨難中脫穎而出的精彩履歷。德川家康是這樣,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可以駕馭贊成生命中的磨難,正視它、戰勝它,才能把握自己、成就自己,把這些磨難慢慢磨練成珍存之財富的模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