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設計

文/摘

爲什麼國家頒佈了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構建了教學和評價體系,老師們也都在進行着課堂教學與評價,但課堂評價應有的促進學習的功效卻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呢?

因爲教育評價是課程改革的短板,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短板。

如果要繼續回答上面的問題,答案會有很多,比如舊版的課程標準對評價描述的模糊。很多老師認爲把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評價出來,會覺得繁瑣和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多教師對評價方面的研究較少,不具備很高的課堂評價素養等。

在以核心素養爲目標的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則要求教師全面提高評價素養。

這裏簡要介紹兩個概念。

圖片

談基於新課標下的大單元教學,要體現教-學-評的一致性,也就是課堂教學的目標、評價要一致,教學評要形成完整的閉環。

此外,《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新增學業質量標準,強調教學評一致性,指出要“探索大單元教學。在改進教育評價中提出促進‘教學評一體’”。這爲“大單元教學”、“教學評一體”進一步探索、嘗試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由此可以預見,探索“大單元教學”、促進“教-學-評一體”將會是今後一定時期重點研究的內容。

圖片

圖片

新課標下的大單元教學評一體設計內涵

來看這一張圖。

圖片

國家意志層,要落實立德樹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課程標準與方案則是落實中央新精神、適應教育發展新需要,迎接時代新挑戰。核心便是聚焦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無論是高中階段的學科核心素養,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素養,都要通過課程方案,課程方案和標準明確了學校課程規劃方案。各個地區學校根據此規劃學期/單元/課時/環節方案,包括學期/單元/課時/環節的目標銜接、評價銜接、任務銜接、情境銜接、檢測銜接、作業銜接。

今天的課堂教學,要求基於真實問題情境、大任務、大活動開展。這是因爲基於新的課程改革,教學理念從知識邏輯走向學習邏輯、認知邏輯,開始更多關注到人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任務會分解到每個學生身上,基於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讓學生在經歷與體驗中,達成深度學習。學習的具體結果,則通過表現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形式呈現。

回到課堂教學中的教學評一致性,一定要基於目標(課時目標/單元目標/學段目標/教學目標)。

因此,新課標下的大單元教學評一體設計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課程視角,學習目標、學業質量和任務活動是一致的。

第二,教學視角,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和課堂評是一致的。

第三,聚焦核心素養,把握教材,讀懂學情,基於目標做到教學評一體。

大單元教學設計模型

圖片

斯蒂金斯曾說“任何課堂教學的質量最終都取決於那裏所運用的評價的質量。”“如果評價不能在課堂層面有效地運行,那麼其他層面的評價都是在浪費時間。”

課堂教學和評價就像一個硬幣的正反面,正面是教學,背面是評價,沒有評價,就無從談質量。但在當下很多傳統課堂,卻沒有評價措施。

運用大單元教學評設計模型,可以分爲這麼幾個步驟:

分析:包括課標把握與分解,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大單元目標敘寫(核心素養分析)。

設計:包括大單元設計理念,教學結構圖或大單元概念網絡圖、分課型課時規劃表。

開發:包括大單元主題下的不同版本教材開發與利用、教學流程的梳理、大單元活動的開發、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

實施:指在大單元設計的統攝下的分課時實施。

評價:對課堂目標、學業要求或評估證據、學生行爲、課後作品以及大單元測試爲線索進行評價。

新課標下大單元教學評一體設計是確保核心素養有效落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大單元教學評一體是一種教學設計和組織理念。它要求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要求,把握教材,分析學情,提出大主題或大概念,敘寫大單元目標及學業質量,任務驅動,創設真實問題情景、活動開展、嵌入評價,作業設計等。對“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怎麼學、學得怎麼樣”, 搭建學習支架,鋪設學習路徑,讓核心素養在課堂學生身上真實發生。

這張圖是在1.0版本的基礎上,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迭代的新圖,接下來逐一拆解:

圖片

(1)單元目標及學業評價

舉個例子,老師們打算在暑假期間去旅行,目的地是西藏(預期目標),之後會圍繞目的地西藏分成很多個小的目標點(比如唐古拉山口、布達拉宮等)。那麼,如何證明到了目的地呢?所以需要知道達到目標的證明方法,也就是學業質量。

具體的方法有:

1) 研讀課標,瞭解課程目標、學業質量(摘錄與分解)。

2)研內容分析(課程內容、教材編寫體例、特點、內容結構、梳理與整合、不同版本比較)

3) 研學情(原有舊知、方法、情感、障礙點)

(2)大單元結構化、活動設計

老師最大的優勢就是做設計,好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專業的設計師,當然,在不同的設計理念之下,設計思路是不一樣的。

1)大單元設計理念及思路

關於大單元教學,現在比較火的教學理念有“基於深度學習的大單元教學設計”、“項目化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下的大單元教學”、“大概念大單元問思辨統整教學”等,不同理念指導下的大單元是不一樣的。(注:本文中我們核心討論的是“基於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

2)大單元結構圖(含主題、知識線、認知線、教學線等)

明確了大主題,還要有知識線,基於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 ,絕對不能說不要知識線。很多專家強調的“高階思維”或“深度學習”的前提是,首先要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度學習。如果連基礎的知識讀不懂,不能理解,何以談深度學習?

掌握了知識線後,認知很重要。要從教的進度轉向學的進度,首先要基於學生常識的學,自主的學,認知學,學了不會纔是教學線。所以好老師是教到學生的不會處,好老師是教到學生的需求點。

3)大單元課時規劃表(含課型、課時、目標、任務、作業等)

蓋大樓會先看圖紙,看完圖紙再看施工期。這就是大單元的課時規劃表,這個表會分課型。因爲我們還處於過渡期,還沒有完全進入到以任務、情境、主題的形式開展教學,現在還脫離不了高中45分鐘一堂課,初中40分鐘一節課。而且還是一個單元結束後,有複習課,開始有單元導讀 課、整本書閱讀課、寫作課等等,還是有課型的。包括這些單元又設置了講評課、還有複習課等。

(3)分課時實施(多個課時設計)

比如北京和重慶的一些學校,會基於學習內容調整課時,因爲教育教學到了深度之後,一定是基於人的發展,而不是基於統一的規劃或標準,我們需要的是基於學生學的程度,人性化規劃時間。

1)分課時學習目標及評價任務;

2)分課時問題情境、任務活動;

3)分課時學習愛檢測與作業設計

(4)真實大單元學習結果及反思改進

其中包括:

1)大單元真實學習整體建構圖

2)大單元測試及分析

3)大單元學習反思與改進

基於新課標大單元教學設計一體化,教師課前設計是關鍵,學生課中、課後學習建構是目的,和基於教學評一體化的目標是一貫的。

總體來說是:主題統領、素養目標、評價任務、結構化活動、分課時實施、問題情景、遷移應用,總結反思

圖片

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案例

介紹完框架,接下來舉些案例。

很多老師進行大單元教學,更多是從教材的角度呈現,而沒有依據課標。

新課程標準主要包括六大方面: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總目標、學段,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建議(教材建議、評價建議、課程開發建議、教材編寫建議、教學和研究建議等),後面還有附錄,其中的內容也很重要。

和老師息息相關的是學期備課,暑假馬上來臨,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9月1日後新學期到底教什麼?怎麼教?”實際上就是學期規劃、模塊學習目標、大單元學習目標、課時學習目標、課堂環節目標。這些與課程標準要高度關聯、高度匹配、環環相扣、一脈相承。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認爲這些目標與教材有關,而忽略了課程標準。

從總目標-學段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學時目標,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能量化的要量化,能分解的要分解。

【案例一】:

比如2022年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是四大核心素養,圍繞以下羅列的九個方面呈現出來了。這個目標將引領9年,18本教材,18個學期的語文學習。

圖片

圍繞總目標,語文教-學-評一致性,整合爲四個階段:識字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圍繞四個領域,又分別分爲4個學段,每個學段是遞進關係。比如就“識字寫字”,第一學段要求達到主動識字的願望、第二學段要求主動識字的習慣、第三學段要求有較強獨立識字能力、第四學段要求能熟練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

【案例二】

以初中生物爲例——綜合分析確定大單元目標:以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爲例。

圖片

【案例三】

課標中理解乘方的意義

圖片

【案例四】

統編語文四下第六單元《成長的故事》內容分析

圖片

此外,要想做好基於課程標準下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還得做好教材,

內容剖析是引領教學評一致性的靈魂,沒有目標牽引就無法達到教學評的一致。而目標來自於對課標的分解,對教材的整合,有了教材後,纔可以達到單元目錄和連接、單元內容結構、例題整合、例題分析等問題構建。

還來自於學情分析:

1.已知內容分析(依據檢測反饋結果)。

2.新知內容分析。

3.學習方式設計(嘗試自學未知內容、學習障礙的突破)。4.學生學習能力分析(本單元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習慣等)。

圖片

圖片

“大單元主題”如何設計?

大單元主題的確定具有"綱舉目張"的價值,單元主題是知識結構、學科思想方法的聚合器,往往反映學科本質、核心內容、或學科思想的大問題或某一單元的大概念、項目化任務。主題的確定遵循原則:指向素養提升、落實課程標準、遵循教學規律、體現學科本質和學科育人價值。單元主題要做到牽一髮而動全身,能夠吸引和激發學生對單元學習的探究興趣。

(1)確定大概念主題的思路

1.直接採用教科書中的學習單元。尤其是教科書的學習單元已很好地體現了學科知識結構、學科思想,體現了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自然單元)

2.對教科書章節(專題)內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或者通過尋找涵蓋核心知識的實際問題確定單元學習主題。

3.跨教科書的章、專題,甚至跨學科,以真實情境下的一系列問題構建單元學習主題。(重組單元)

(2)確定大單元主題的基本框架

1)依據:依據課標、依據學科素養、依據結構內容、依據學情實際

2)步驟:分析課程標準;分析核心內容;論證各方信息

3)思路:按照教材章節;按照素養進階;按照主題任務;按照大情境任務

4)要求:體現學習生活、引發學生興趣、便於學習操作;有了大單元主題,便於教-學-評一體。

(3)確定大單元目標

大單元目標以核心知識爲載體,指向學生對學科思想和方法的理解,指向遷移應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如何確定大單元目標呢?

步驟1:依據課程標準分解、教科書或教參內容、核心知識承載的核心素養、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初步列出大單元目標。再確定大單元主題或大概念,在此基礎上分析學情,綜合考慮學生髮展空間,多方論證。最後,總結出大單元目標。

大單元目標續寫的方法:

圖片

總的來說,大單元教學評一體化可以從三個方面思考:

第一,大單元的核心目標是什麼?

第二,如何達成學習目標?(提出了哪些學習任務?組織了哪些學習活動?)

第三,爲了高質量達標,如何收集證據和評價反饋?

圖片

【案例】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結語:

新課標下大單元教學評一致性是課程與教學的基本邏輯, 目標是課程與教學的核心,教學評共享學習目標,才能達成“一致性”。

大單元目標設定之後,應設計用於證明目標完成的學業質量和評價任務。評價任務的設計先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即“逆向設計”,教學活動嵌入評價任務,目標、評價、教學相互匹配,國家課程才能課堂實現。

教師設計評價任務要讓學生明白,教師不明白,學生一定不明白;大單元教學評課堂倡導“大任務”,是從“做題”轉向“做事”。“大任務”是“做事”,就是通過做某事,來評價學生其是否達成目標。這樣的“大任務”,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需要一段完整的學習時間,而不是每個問題都只要“對答如流”;能夠保證學生圍繞任務產生的學習信息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封閉統一的、絕對可控的。倡導把大任務設計成“表現性評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