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雙璧:寶黛讀《西廂記》暗傳情愫,黛玉聽《牡丹亭》悲從中來

《紅樓夢》中有一段令人難忘的精彩畫面,那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偷讀《西廂記》,着實把一場花下的談情說愛之美,寫得怦然心動。

關於才子佳人談情說愛的故事,我國自古都不缺乏。《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不僅寫到了《西廂記》這本書,還提到了《牡丹亭》這齣戲,而這一書一戲恰是這類故事中的經典,被合稱爲:“愛情雙璧”。

這“愛情雙璧”有許多相似之處:

1、男主都是風度翩翩,頗具才華的窮酸書生;女主都是長相美麗,知書達理的千金小姐。

2、結局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皆以喜劇收場。

3、二者都以青年男女大膽主動追求美滿婚姻愛情、反對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束縛和壓抑爲主題。

下面,我們就跟隨着寶黛的腳步,聊聊他們倆與這“愛情雙璧”的緣分與故事:

話說元妃省親後准許寶玉和衆姐妹住進大觀園,寶玉看上了怡紅院,黛玉挑中了離他不遠的瀟湘館。

寶玉自進花園以來,心滿意足,再無別項可生貪求之心。每天只和姐妹和丫鬟們一處,要麼讀書,要麼寫字,有時也彈琴下棋,作畫吟詩,興致高的時候甚至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日子過得十分快樂。他還饒有興致地做了四首《春夜即事》。

這人呀,有時就是矛盾,忙人想偷閒,可是一旦閒了,又會無端生出許多煩惱來。寶玉就是這樣的賤骨頭,某天他突然就感到不自在起來,看哪兒也不順眼,出來進去都看上去悶悶不樂的樣子。

還好,寶玉身邊有個不僅懂他,還愛胡來的貼心小隨從,就是那個茗煙無疑了。茗煙見主子這樣悶悶不樂的,就想着給寶玉找點樂子讓他開心一下。他稍一動腦筋就猜到寶玉純粹是因爲那些老花樣都玩膩了,才感到無聊,於是打算給他找點新鮮的玩意兒解悶。

於是,他便走去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並那飛燕、合德、武則天、楊貴妃的外傳與那傳奇角本買了許多來,引寶玉看。寶玉何曾見過這些書,一看見了便如得了珍寶。茗煙給寶玉買的那一堆書裏邊,就有一本是《會真記》。

說到《會真記》,可能有些朋友比較不熟,可是青俠告訴大家它還有個別名:《鶯鶯傳》,想必大家就熟悉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回標題裏寫的是《西廂記》,內容裏又是給的卻是《會真記》,咱們通過上下文分析,大致可以確定:書中這兩處指的都是元代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

但實際上,《會真記》和《西廂記》雖然寫的都是書生張生與相國千金崔鶯鶯的愛情故事,但是它們從內容,到主題,甚至創作背景都有很大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大致如下:

一、故事內容和結局不同

《會真記》是個悲劇,它主要講述的是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小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

《西廂記》是個喜劇,全劇主要描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二、兩者的主題思想完全不同

《會真記》深刻揭示了出身和教養給鶯鶯帶來的思想矛盾和性格特徵,細緻地描繪這位少女在反抗傳統禮教時內心衝突的過程。

《西廂記》正面提出了“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三、它們的創作背景不一樣

《會真記》是元稹將故事講給李紳聽,李紳作《鶯鶯歌》,元稹寫了傳奇故事。

而王實甫寫《西廂記》是因爲他不滿當時官場的齷齪,憤而辭官,寫戲抒發心中的憤懣。

《西廂記》雖然取材於《會真記》,但作者王實甫又在其基礎上進行了再加工和創作,結局完全改變了。

而在《紅樓夢》中,最能直接證明寶黛共讀的是《西廂記》的就是那句妙詞:“我是多愁多病身,你是傾國傾城貌”。這是《西廂記》第四折裏張生初見崔鶯鶯,被小姐的美貌打動,而產生的內心獨白,原話是:“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

咱們再回到《紅樓夢》。某天吃了早飯之後,寶玉帶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着,一個人看得津津有味。一陣風吹過,花瓣落的他滿身滿書都是。寶玉想要將它們抖下來,可是惜花的他又擔心花被踩壞了,就用衣服兜着那些花瓣,全都抖在水池裏了,可能是因爲他想着水是乾淨的緣故,這也讓人聯想到他那句經典臺詞:女兒是水做的。

寶玉看着地上的那些花正不知該如何處理的時候,林妹妹肩上擔着花鋤,鋤上掛着花囊,手內拿着花帚來了。寶玉說妹妹你來的正好,剛好幫我把這些花掃了也倒在水裏面。黛玉說這樣不好,把它們撂在水裏也是糟蹋,不如埋在土裏。

寶玉聽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書,幫你來收拾。”黛玉道:“什麼書?”

於是,這寶玉眼見躲不過去了,只好把書拿給黛玉看。黛玉這一看也是不可收拾,兩人也顧不上埋花了,一起從頭看來,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就看了十六出,只感覺這詞藻警人,餘香滿口。黛玉更是不僅看得出神,心裏還默默地背誦起來。

人之常情,這兩人看了書,少不了要交流幾句。寶哥哥問:妹妹,你說(這書)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寶哥哥趁着熱乎勁,就說出了那句情話: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把個林妹妹羞的夠嗆,還說要去舅舅舅母那裏告他的狀。

好笑的是,寶玉這個呆子根本就不懂女人心,黛玉嘴上不饒,實際上心裏是喜歡的,他卻當真害怕了,於是趕緊求饒,又是一番好話發誓。林黛玉聽後嗤的一聲笑了,兩人又重新和好,又一起埋花去了。

後來,襲人過來叫寶玉去那邊大老爺那裏請安,就把個黛玉給落單了。

黛玉悶悶地往回走,剛走到梨香院牆角上,只聽牆內笛韻悠揚,歌聲婉轉。她一聽就知道是那十二個女孩子在練戲呢。因爲她平常不太喜歡聽戲,所以只管走,也沒留心聽。直到一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偶然飄到耳邊,她才感覺十分感慨纏綿,於是就停下來認真聽起來。

這一聽不打緊,“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等等紛紛傳到耳邊。在她看來,曲調暫且不論,光是那唱詞就令人感慨良多,心裏只這樣想着:“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最後聽到:“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更是覺得心動神搖。

前面的《西廂記》讓黛玉怦然心動,這裏又聽到《牡丹亭》的唱詞,更是讓她春心蕩漾。

她一個人細細咀嚼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這八個字的滋味。又想到書中的那句“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以及詩中的“水流花謝兩無情”,不禁傷感不已,獨自落淚。

以上便是賈寶玉、林黛玉和“愛情雙璧”的緣分與故事。《西廂記》和《牡丹亭》堪稱愛情雙璧,寶玉和黛玉也是才子佳人,還有木石前盟的淵源,只可惜他們的愛情不像這兩個故事裏寫得那般圓滿。

讀完這二十二回,又寫這篇文章,詩語也不禁感慨良多,無意間得詩一首:

暖風作伴讀西廂,寶黛春心滿地芳;
才把書中兒女嘆,又將戲裏妙詞嘗。
落花流水一人恨,仙草神瑛兩世忙。
誰解紅樓真意味,多情看客淚千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