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劉秀的一把好牌是怎麼被後代打爛的?清議爲什麼救不了東漢?

提起東漢,大家會想起什麼?是“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還是“三國演義”,又或是外戚和宦官亂政以及“清議”?

上面提到的前兩個,一個是歌詞裏唱的,一個是小說裏的內容,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能代表真正的歷史。所以我們還是根據《後漢書》來聊聊外戚專政和宦官亂政,以及“清議”吧。

外戚專政和宦官亂政的歷史原因:

衆所周知,東漢開國皇帝是劉秀,西漢開國皇帝是漢高祖劉邦,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他恢復了被王莽新朝破壞的西漢制度,延續了“漢”的國號。

東漢不僅繼承了西漢的優良傳統,也難以避免地把一些弊端也給帶了回來,外戚和宦官勢力也再度登上了歷史舞臺。

東漢的政治文化幾乎複製了西漢中後期的模式。在中央:三公虛領,宰相、尚書掌握實權,也就是《漢紀》裏寫的“雖置三公,事歸臺閣";在地方上:州刺史權威有限,郡守、縣令長反而有很大的權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同樣是重視儒學。

三公權利的削弱,導致"尚書檯"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

東漢時,是不設丞相的(曹操是特例)。刺史就是一級地方長官,地方軍隊的職權也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東漢初期,劉秀在位的時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封建中央集權。不僅與民休養生息,還妥善安置功臣,禁止外戚、宦官干政,並且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權,再加上他的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的還是很好的,史稱“光武中興”。

總之,劉秀可以說是歷史上少有“完美”皇帝之一,甚至被稱爲“位面之子”。他手上本來是握着一副“好牌”的,他也給子孫後代鋪了一條相對平坦的路。

可是,劉秀也做了一件違反祖制的事情:他廢掉了沒有過錯的長子劉疆,改立第四子劉莊爲太子。要知道,廢長立幼在當時是風險很高的事情。

劉莊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注重刑名文法,爲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並且嚴格限制同姓宗室王的權力,他沒有其父的威信,全靠嚴苛馭下。

總體來講,漢明帝劉莊治國也還是可圈可點的,與其子漢章帝劉炟一起,被合稱爲“明章之治”。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父子倆活的都不長,漢明帝活了48歲,漢章帝去世時年僅33歲。

可是,到了東漢中期,許多皇帝都昏庸不堪,不思進取,整日沉迷享樂,結果導致皇后逐漸把持政權,皇后掌權後紛紛提拔孃家人擔任要職。也就是說,皇后們也開始參與了這場“打牌”。

再加上,東漢中後期的皇帝也是短命的居多(據統計東漢皇帝的平均壽命僅爲26歲)。從漢和帝開始,許多皇帝都是年幼繼位,於是這副“江山之牌”又到了年輕的太后們手中,她們紛紛“垂簾聽政”,逐漸掌握了政權。

然而,這些太后年紀也很輕,大部分不超過30歲,連社會經驗都沒有,更別說治國之策了,於是她們只好選擇依靠孃家的父兄,開始大力提拔孃家的親戚,結果卻導致了外戚掌握政權。

我們也別忘了,小皇帝總是要長大的,皇帝一旦長大,太后也只好交回權力。這時,翅膀長硬的皇帝也發現問題了:母后雖然下臺了,可是朝廷之上說了算的還不是自己,反而是自己的姥爺、舅舅之類的異姓親戚們,於是長大的皇帝開始不滿外戚專政,想把權力重新拉到自己手中。

可是,皇帝又沒什麼勢力和幫手,依靠同姓的叔叔、兄弟也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於是想來想去就想到了身邊的這些太監。既然確定下了“最合適的合作伙伴”,於是皇帝就與宦官合謀,讓他們幫自己對付外戚。就這樣,皇帝雖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卻也養“肥”了宦官。

更可惜的是,這些皇帝大部分沒掌權幾年就駕鶴西遊了。東漢末年的哲學家仲長統在《昌言》中道破了東漢皇帝短命的主要原因:“晝則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則房室輸其血氣”、“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氣,或疾病而構精,精氣薄惡,血脈不充”。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對這個說法予以了肯定。

就這樣,年輕的皇帝駕崩,導致繼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下一個年輕的太后又開始“垂簾聽政”,結果就導致了這樣的惡性循環。

東漢“垂簾聽政”的太后不在少數,最出名的要數下面這兩位:

一、竇太后垂簾聽政

竇太后是漢章帝的皇后,自從章帝逝世後,十歲的和帝即位,尊竇氏爲皇太后,竇氏就開始“垂簾聽政”。

她先後提拔自己的兄弟竇憲、竇景、竇篤等人在朝中任要職。得勢後的竇家兄弟,更是爲所欲爲,殘忍至極,滿朝上下凡是對他們表示不滿的,都被處以死刑。

早期還不懂事的和帝,對竇太后和她的親戚們聽之任之,可以說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傀儡皇帝,導致竇太后把持朝政將近五年之久。

直到永元四年,和帝14歲時,才與宦官鄭衆等合謀,將竇氏兄弟一網打盡,竇太后被迫歸政。

二、鄧太后臨朝稱制

鄧綏是我們上面說的那位和帝的皇后,乃名門之後。她的祖父是東漢開國重臣、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鄧禹。

漢和帝駕崩後,面對着“主幼國危”的局面,於是20多歲的鄧綏開始臨朝稱制。

值得肯定的是,鄧太后還是有一定能力的,她臨政期間,東漢王朝不僅度過了“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而且還鎮壓了西羌之亂。她的功勞可以概括爲:“興滅國,繼絕世”。

可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否認鄧太后的專權之嫌,她比她的婆婆竇太后有過之而無不及,她甚至廢長立幼,“垂簾聽政”長達十六年都不願還政於劉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通過上面這些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外戚專政和宦官亂政都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是太后和皇帝們沒有辦法的辦法,他們本來是想“亡羊補牢”,沒想到卻成了“養虎爲患”。到了東漢後期,皇帝完全成了擺設,被外戚和宦官玩弄於股掌之間。

“清議”被迫產生

東漢後期的宦官專政,不僅使政治黑暗,而且也壟斷了仕途。當時的選舉、徵辟都要按照宦官的愛憎行事,這就嚴重地侵奪了士人的上進之路。

於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以太學爲中心的官僚士大夫中,出現了一種品評人物的風氣,以表達自己對現實統治的不滿,希望引起統治者的重視,來挽救外戚和宦官專權下走向覆滅的東漢王朝。這就是所謂的“清議”。

清議在當時,起到了激濁揚清的作用。但是士大夫卻也沽名釣譽,“飾僞以邀譽,釣奇以驚俗”,後來還引發了黨錮事件。清議既沒有得到統治者的支持,也未能挽救東漢走向覆滅。

而清議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究其根本原因是東漢的統治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東漢末年的殘酷統治更是引起了民憤。另外,這些士大夫把希望寄託在沒有能力和權力的皇帝身上,本就是可笑的。它只是一場靠“嘴”的改良運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這場反宦官的“清議”鬥爭,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正義性,得到了社會廣泛的同情和支持。另外,“清議”也給魏晉的士大夫進行品評帶來深遠的影響。

東漢亂而至亡,已經不可救藥,其原因若歸於一點那就是:民不聊生,忍不可忍。無論是外戚、宦官等等,都是爲了自己的權力在爭鬥,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

終於,底層百姓揭竿而起,爆發了黃巾起義,才以一種自下而上的姿態打碎了腐朽的統治階級,開始了進一步的革新政治。

於是,就這樣,東漢“這副牌”因爲接二連三地換人來打,以至於最後沒法兒打下去了。到了東漢末年,黃沙彌漫,馬蹄響起,政權分崩離析,英雄們紛紛登場……

東漢和明朝的歷史高度相似

仔細想想,東漢和明朝政權有很多相似之處,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開局就巔峯,中後期開始墮落。

東漢和明朝一樣,前期的皇帝,實力和能力都很強,而且比較勤勉,壽命也長,也懂得與民休養生息,皇帝可以靠自身實力壓制各方勢力和管控局面。

前期也都有高光表現,都曾兵鋒橫掃漠北。東漢有班超通西域、甘英使大秦,明朝也有鄭和下西洋。

可是,後來的子孫,各方面都比祖宗差太遠了,還不肯努力,逐漸失去了控制國家的能力,宦官和外戚開始專權,導致分裂和割據,以致民不聊生。

不過,東漢和明朝雖然都有宦官和外戚現象,但是東漢的皇帝更頭疼外戚,明朝皇帝的危機則主要來自宦官專權。

由於以上原因,漢末和明末也都出現了亂世,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