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誕生,文明萬歲

“文明”一詞在中國古已有之,《周易》中有“六見”,首先是指個人的一種內心光明、明澈、智慧的德性,如“其德剛健而文明”。其次,也有將此德性引申、教化及推廣到天下的意思,如“文明以說,大亨以正”,“‘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以及“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已經頗有今天“文明”“開化”的意味了,但主要還是在說人文精神和德性的推廣與化成,不直接涉及物質和政治的文明。而且,在後來中國傳統的思想學術中,“文明”這個概念沒有特別地理論發揮。直到近代東亞世界大量翻譯西方著述之後,“文明”這個漢語詞才被比較完整地用於接近英語“civilization”的詞義。

其實,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的概念像今天一樣地使用,也不是很早,而是到近代纔開始流行。按照布羅代爾的解釋,“文明”這個合成詞(法語:civilisation)先是於18世紀出現在法國,它開始還僅僅是一個法律用語,指稱一種正義的行爲,或者一種對刑事犯罪進行民事(civil)訴訟的審判;其現代含義——“進入開化狀態的過程”,則出現得稍晚。布羅代爾指出,到1670年代,“civilization”已經在英國流行,並取代了“civility”(教養)一詞,儘管後者歷史更爲悠久。德語“Zivilisation”則輕而易舉地植根於德國,與更古老的“Bildung”(教養)並行不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