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與《史記》的不同

《尚書》與後代史書的精神氣質不同。人們習慣上把司馬遷的《史記》當成中國史書的典範。《史記》當然是偉大的史書,人物性格描寫堪稱經典,誠如魯迅評價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尚書》和《史記》記載的歷史人物,在精神特徵上有差異,似乎不是一種人格類型。

《尚書》中的人物是雙層人格:他們是世俗的,也是宗教的;他們是功利的,也是懷有信仰的;他們是現實的,也是神聖的,他們將現實和神聖兩個世界的力量統一於一身。

《史記》記載的歷史人物已基本喪失了人性中宗教的、信仰的、神聖的一面,似乎更多的是單一的、世俗的、功利的智能力量在身上,體現出一種單層人格。《尚書》是神聖性與功利性的統一,能讓人明智,也能讓人感動;《史記》似乎能讓人明智,但並不感動人。

《史記》的精神是世俗功利的。在《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質疑天道是否能懲惡揚善:“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司馬遷受宮刑,可能是他懷疑世界秩序公正性的原因。這與《尚書》信仰天命、相信歷史向善的精神全然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