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认为《天道》是部好剧?

今天在知乎一个读者群里突然看到大家“吵”了起来。

我翻了下群记录,发现大家讨论的重点话题是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天道》。有人觉得这部剧拍的很好,是部神剧。也有人说,这剧情不行,太故弄玄虚,有些歪门邪道。

我看过这部剧,而且不止一次。所以也谈了谈我的想法。

在我看来。《天道》绝对是一部好剧。至于有人说,它是一部神剧,我认为这一点就要看个人想法了,仁者见仁。

但它肯定首先是一部好剧。

这剧基本上分两层去看。第一层,是它的情景中自带的那些故事,这些故事中包含了一些为人处事、或者商业逻辑。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肖亚文临时退租,想问一问是否可以拿点租金回来。原则上,这是拿不回来的,因为是己方毁约。

但马总很显然是职场老油子,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他以公司违约为借口,不但给肖亚文退了租,还赔了违约金。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举三得的。

马总先是在承租方这里得到一份人情,因为自己“主动违约”帮你们找房。在肖亚文那里也得了一份人情。最后自己说不定还能拿些好处。

三方都不亏。且三方都高兴。其实这种运作在商业上很常见,也有很多大佬前期创业的时候,用这种方式空手套了许多资源。

所以,这种行为在商业上操作得当,确实可以做到模仿。

第二,韩楚风想争一争正天集团的总裁位置。但可惜,有两个人比他更有资格。韩楚风虽然能力很强,但是资质确实差一点。

所以作为韩楚风的好基友丁元英,给他出了个建议,让他隔岸观火,以退为进。这招当年雍正就用过,不争是争,争是不争。

后来果然那两人斗了起来。韩楚风跑去认真做事,董事会觉得这人行啊,能信任,把位置给了他。

类似的片段,剧里有很多。包括说服王明阳那集,丁元英为了撬开他的嘴,用了多次辩证的技巧。看似是在道上输了,实则是输在了丁元英的逻辑陷阱里。

其实这些东西,讲的并不算特别深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确实大家没接触过。因为没接触过,就会质疑,就会疑问,就会好奇,就会神话,这都是自然反应。

但剧里的这些片段,确实是起到了点拨作用。就好像你是一个刚创业的人,从王庙村开会丁元英讲的第一句话开始,你就可以记笔记了。

但我认为这部剧好,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片段。虽然有这么些片段,能给这部剧加分,但我想豆豆的本意,并不是想传达这些所谓的“技巧”。

那作者想传达什么呢?

其实就两个神理。第一,万事万物要尊重客观逻辑。摸清事务的逻辑,就能更快解决问题。第二,得救之道,唯有自救这一条。

为什么我说这两条是神理?因为它真的可以算代表神的意志了。剧中一开始就强调了丁元英喜欢说鬼话,做鬼事。这也引起了小丹的好奇。

所以小丹要解开这个谜题。从王阳明到王庙村,从贪婪到人性。小丹终于明白了丁元英想要她明白的东西:强者之强,在于他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底层逻辑。丁元英不曾说鬼话,更不曾做鬼事,所谓“鬼”实则为“正”,而这个“正”刚巧因为缩短了做事的时间,增加了做事的效率,让更多普通人以为,他有“神”招。实则没有,就是他看明白了事情的发展规律。

剧中一开始丁元英和韩楚风喝酒时,丁元英就知道自己肯定会赢,因为那两个人肯定会争,他说,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实王庙村事件之后,小丹就通了。她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丁元英教她说的那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是什么意思。前者讲,神的道,也要回归事务发展的自然规律,后者讲法,要遵求做事的因果。

所以这个时候,小丹是对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丁元英也真正多了一层了解。

第二,关于自救这个问题。

剧里和小说都没有提王庙村的结局。但显然,王庙村的结局肯定是不好的。一旦和官司的公司正式合作,生产方式变化后,他们虽然多了条挣钱的道,但自救是彻底谈不上了。

真正的自救,是观念上的自救,是行动上的自我救赎。

比如像早期温州那样。没有经验,咱们自己出去学。没有资源,大伙一起花钱把资源请回来。早期温州的发展,是丁元英自救的正面版本,他们不怨天尤人,更愿意主动外出探索。

其实这个道理,对我们普通人影响更大。

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一个大前提,是经历的跃层表现和读书的积累所体现出来的真正文化,不是谁都能从历史的潮流中找到这些线索的。

但自救不一样。自救是自我救赎,是自我崛起,自我革命。我以前也是浑浑噩噩,直到几个月前才开始真正自救。

我也是那时候起,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救。如果非要表述出来,我认为有两个字足以表达。

一个字是悟。悟在心神。心神不是道理,而是规律。另外一个是躬,躬是基础,是实事求是。

所以自救附着的,实际是文化。而文化,也是一个人最终的根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