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後,爲何只剩朱三太子反清復明?真正的太子哪去了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朱三太子”可以說是一個讓全天下人如雷貫耳的名號,很多小說電視中也都有他的身影,幾乎所有反清復明活動都會打着“朱三太子”的旗號,對於剛奪取大明江山的清朝而言,朱三太子就是一個極具號召力的頭號危險人物,甚至成爲了讓康雍乾三代揮之不去的噩夢。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就是崇禎皇帝的第三子——朱慈炯,歷史上確有其人,並非野史和小說虛構出來的人物。不過,在雍正乾隆時期,“朱三太子”只是被反清復明者當成一個反清的精神符號利用而已。

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爲什麼明朝滅亡以後,每次反清復明都是打着這個“朱三太子”的旗號,直接打崇禎皇帝真正“太子”的名號,難道不更好嗎?真太子,哪去了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明末清初的“太子疑雲”。

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崇禎皇帝自縊,他的貼身太監帶着三位皇子出逃,其中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太子朱慈烺。作爲嫡長子,朱慈烺不但是老朱家的香火繼承人,更是大明王朝東山再起的希望。

按照崇禎的計劃,只要朱慈烺可以逃往南京,明朝就不會覆滅,因爲那裏還有一套完整的朝廷機構。可惜的是,朱慈烺和其他兩個皇子,都沒能逃出京城,他們很快被李自成的人馬抓獲,並被嚴密關押起來。

崇禎爲什麼不在李自成入京以前就安排太子南下呢?其實,早在危機爆發之初,崇禎皇帝就在朝堂上和大臣商議過儲君南下的問題,內閣和衆臣在討論後也認爲太子南下是上上之策,然而,就在崇禎要做出決斷時,一個叫時光亨的言官站出來大喊:你們這些要太子南下的人,難道是想讓太子效仿唐肅宗嗎?

大家應該都知道唐肅宗的故事,唐肅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安史之亂爆發時,李隆基帶着楊貴妃和李亨一路西逃,逃到馬嵬坡的時候,楊貴妃被賜死,爲了避免被一網打盡,李隆基繼續逃亡成都,而李亨則北上靈武,沒多久,李享就擅自稱帝,架空李隆基讓他提前退休。

在明朝,言官的官職不大但是說話卻很有分量,要是言官們聯合起來用口水噴一個人,就算是首輔宰相,也能把他噴下來,所以當言官時光亨喊了這麼一嗓子以後,滿朝文武都保持沉默不敢說話,崇禎皇帝自己也擔心出現唐肅宗那樣的事情,於是太子提早南下議題就此擱淺。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禎皇帝密令貼身太監保護三位皇子撤離,卻都被李自成抓獲,朱慈烺是太子,自然被加以嚴密的拘禁措施,連同被關押在一起的,還有另外兩位皇子,也就是三皇子朱慈炯和皇四子朱慈炤。

1644年4月,剛剛佔領京城不久的李自成被多爾袞和吳三桂擊敗,他帶着三位皇子一路撤退,在撤退途中,三位皇子竟然僥倖逃脫,不過,他們卻在慌亂中走散。當時,太子朱慈烺剛滿十五歲,三皇子朱慈炯十二歲,四皇子朱慈炤最小,只有十一歲。三位小皇子的逃離走散,引發了後來清朝著名的北太子案和南太子案。

咱們先來看太子朱慈烺逃脫之後的去向。朱慈烺當時已經十五歲,可能方向感比較強,他一路乞討,竟然逃回了京城,但是此時的京城,已經被清軍佔領。朱慈烺偷偷摸摸回到了自己外公周奎的家裏。

周奎是國丈,也就是崇禎皇帝的老丈人,周奎見到朱慈烺後,擔心家族被他連累,於是勸他逃亡南京,但可能是因爲朱慈烺年紀太小賴着不走,周奎最終只好將其交給清軍處置以求自保。

多爾袞得知此事後,親自坐鎮處理,他叫來大量明朝遺老和舊臣,要他們辨認,凡是指認此人是太子朱慈烺的,全都悉數被殺,後面再來辨認的,都不敢再說這是朱慈烺,紛紛表示此人是假冒太子。於是,多爾袞以此人冒充前朝太子爲由將其處決,太子朱慈烺就此殞命。

爲什麼多爾袞要這樣做?因爲前朝太子身份敏感,是個燙手的山芋,你說他是真太子,那要怎麼處置呢?殺了他,會激起民憤,畢竟當時清廷還沒完全穩住局面,不殺吧,難道把他高高供起,等反清復明的那羣人來營救嗎?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其說成是假冒太子,然後殺掉一了百了,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北太子案”。

朱慈烺被殺不久,南京突然有人聲稱自己是太子朱慈烺,當時福王朱由崧已經建立南明稱帝,突然冒出個太子來,就算別人答應朱由崧也不能答應,於是這個自稱太子的人也被南明處死,這就是“南太子案”。

經過南北兩大太子案以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太子早已不在人世,按照宗法規定,就是由二皇子繼承大統,但是崇禎的二皇子早已夭折,於是接下來的合法繼承人,自然就是三皇子朱慈炯。

不過,自從在李自成軍營逃脫之後,朱慈炯一直下落不明,所以大家都假設三皇子還活在人世,並稱之爲“朱三太子”,到了後來,“朱三太子”乾脆成爲了人人都可以假借其名行反清之事的背鍋俠,至於他到底去了哪裏,是否還活在人世,都已經無關緊要。

至於四皇子朱慈炤的下落,據說後來被康熙在山東找到,同樣以假冒前朝皇子之名被滿門抄斬。從此,江湖上只留有“朱三太子”的威名,而反清復明的大業,直到大清滅亡,也終未能實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