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篇:一本書可以影響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

最近一週都在閱讀一本書《一百年、很多人、很多事》,主要收錄了楊苡先生一生的講述。

楊苡先生103歲了。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餘斌歷時十年爲她做口述回憶錄。這一過程不像專門的訪談,他們就如往常聊天一樣隨意。餘斌說,“碎碎念”恰是楊先生自述的特點。楊苡原名楊靜如,1919年出生於天津,讀中學時開始寫詩、與巴金先生通信。先後就讀於西南聯大外文系、國立中央大學外文系。曾任南京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翻譯、南京師院外語系教師。哥哥楊憲益是著名翻譯家,姐姐楊敏如是古典文學專家,丈夫趙瑞蕻爲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外國文學專家。

楊苡先生說她最喜歡在中西女校的10年,確實中西女校對她的影響很大,對我們現在生活的感悟:

1、家庭教育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未來有着決定性的影響,楊苡先生的母親重視孩子的教育,鼓勵孩子多讀書。反之楊苡先生的娘,父親的原配只會來牌,也不重視後代的教育,因此後來她的生活就漸漸沒落了。

2、學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楊苡先生的啓蒙學校中西女校對她的思想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在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認識了很多同學也會無形中影響,環境的影響。

3、婚姻家庭,從書裏可以看出,她和丈夫的三觀是有出入的,她也曾有離婚的打算,畢竟門不當戶不對,但她沒有嫌棄丈夫的出生,未背叛家庭,爲了孩子等各方面考慮選擇和諧相處。同時在結婚後楊苡先生一直待在家做家庭主婦,沈從文先生告訴她,要有自己的事情做。

歷史已然成爲歷史,但歷史一定有它的價值和意義,古爲今用,人的一生不知經歷過多少次奇遇,到了楊苡先生這個歲數,經歷過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這之後等等,她說:她雖是平民百姓,也有一大堆趣事可說。

我們也是新中國的一員,我們在一生中也要經歷過很多事情,雖然沒有楊苡先生那樣經歷戰爭,但依舊有起有落。把日子過的有趣,注重自身及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堅定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