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沒有一個是正常的,讀《紙上臥遊記》

讀書人沒有一個是正常的,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熊逸說的。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反應是,難道不讀書的人才正常嗎?第二反應是全世界億萬讀書人都不正常,那麼什麼纔是正常人?帶着這兩個問題,我開始讀書。

一、把閱讀當興趣的讀書人不正常

熊逸先對“讀書人”在外延上做了限制,“這裏所謂的讀書人,是指那些始終保持着濃厚的閱讀趣味,並把閱讀僅僅當作一種趣味的人。閱讀對他們而言是毫無功利性的,也就是說,書籍就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某種提升或裝飾自己的工具。”

讀書爲了什麼?古人早就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孔夫子也說過“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意思就是我有那麼大的學問,難道是匏瓜嗎,只能掛在那裏看,而不能食用。”讀書,就是拿來換功名的,沒有實用價值,誰願意讀書呢?現在的父母從小逼孩子讀書做作業,考個好成績,上個好學校,長大後有份好工作,最好能成名成家賺大錢。不會有哪個父母對孩子說,不要有功利心,憑自己的興趣讀書,讀着玩就行了。

沒有功利心的讀書人很少,在我國從古到今講求實用,秦始皇焚書坑儒燒的是諸子百家的書,留下百工巫藥的實用書。只有魏晉時期的名士,如竹林七賢,他們不求功名,崇尚清談,這樣的讀書人,把閱讀當成一種趣味,形成了漢魏風度,成了千百年來士人推崇的典範。不過這樣的讀書人,在後人眼裏就是不正常的人。

二、用讀書來思考的讀書人不正常

熊逸有個朋友是資深的圖書策劃人,他說他的工作是針對大衆市場來策劃圖書,那位朋友說“以前我們相信讀書是促人思考的,而我和我的許多同行們在做的事情其實卻是使人放棄思考並接受劣質的知識。沒辦法,生存壓力呀。至於我們是怎麼做的,咳咳,我做的書,即便講的是你完全陌生的領域,也很難騙得到你,因爲你是個讀書人,我也是,我們都不正常,我們都是反人性的,聰明但不快樂。我老婆那樣的纔是正常人,對生活充滿了庸俗的愛,從來不會自討苦喫。所以,要做好圖書市場,就要把握一個大原則:書,一定要做給不讀書的人。”

出版社選擇題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經濟效益,能不能賣得出去,會不會成爲流行圖書?我們去車站、機場,擺在顯眼地方的書大都是雞湯文,是爽人,是無需讀者思考的書,是迎合低級趣味的書。打開網絡,獲得十萬加,百萬加的文章大都是生編亂造的淺顯的文章。大家都放棄了思考,娛樂至死,所以最低劣的騙子,違背常識的騙局也能大行其道,騙倒一大批人。

我想起莊子,莊子如果生活在現在這個年代,肯定要被衆人鄙視,空有一肚子學問,放棄高官高薪,整天不着邊際地高談闊論,不出去努力打工賺錢,讓老婆孩子過着要房沒房、要車沒車的日子。這樣勤于思考,不善生計的讀書人,假如是我的朋友,只怕我也會認定他不正常吧。不思考的結果是輕信,專家說什麼都信,領導說什麼也信,成爲盲從的羊羣。

三、超越維持現狀的讀書人不正常

人的天性中有維持現狀的特質,比如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不大合身,大多數情況下怕麻煩,不願意聯繫商家進行退換。心理學家把這種心理稱爲“維持現狀陷阱”,一個人面臨的選擇越多,維持現狀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作爲千萬年演變下來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心理定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讀書人不會維持這種心理定式,會用理性來違逆天性。

讀書越深入,越容易體會到我們的許多知識並不是得之於事實,而是從一些公認的假設當中推演出來的。發現了新的材料,推翻或者修正了原來的假設,那麼原來的結論自然也會隨之修改。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爲了集體的羊不受損失,倆小姐妹在雪地奔波三十多公里,造成成嚴重凍傷,龍梅失去了左腳拇趾,玉榮右腿膝關節以下和左腿踝關節以下做了截肢手術。 那樣的英雄事蹟曾經進入語文課本,弘揚的價值觀是集體的羊比個人的生命還重要。在尊重生命的今天,這樣的價值觀是否需要修改?

比如岳飛,已經是我們民族精神的代表,是一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符號,如果出現了什麼新材料,岳飛沒有那麼高大,不過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我們願意把英雄毀掉嗎?願意爲秦檜翻案嗎?正常人肯定不願意,不答應。可悲的是,讀書人還真就會有這種擲玉毀珠的勇氣和焚琴煮鶴的情調,這就顯得讀書人不正常。

四、偏好沒意義的讀書人不正常

商湯王和周武王分別是商、周兩代的開國之君,向來被儒家知識分子尊爲受命於天的萬世楷模。根據《漢書·儒林傳》的記載,黃生和轅固在漢景帝面前爭執不休,黃生說:“帽子就算再破,也該戴在頭上;鞋子就算再新,也只能穿在腳上。所以,夏桀王和商紂王雖然都是暴君,但畢竟是君上;商湯王和周武王就算再怎麼聖明,原本都只是這兩大暴君的臣子。君上有了錯,臣子不但不去勸諫引導,反而造了反,這不就是亂臣賊子嗎?”轅固反駁道:“照你這麼說,本朝開國皇帝(劉邦)本來是秦朝的臣民,卻起兵推翻了秦朝,難道他老人家也是亂臣賊子不成?”

漢景帝聰明,他說糾纏這種討論有意義嗎?對一位喫遍天下美味的美食家來說,沒人會僅僅因爲他沒喫過馬肝就認爲他不配稱美食家;同樣,對一位學者來說,沒人會因爲他不談商湯王、周武王鬧革命的事就認爲他不配稱學者。

對於讀書人來說,沒有意義並不重要,沒有結論也不重要,他們就認爲有意思,值得思考。反正他們的心裏早已經裝滿了沒有意義、沒有結論的東西。比如有首歌這樣唱: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這首歌幾乎每個人都要會唱,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觀點鮮明、確定、有力。可是讀書人就會深入地思考,社會主義好在哪裏?人民地位高體現在哪些方面?讀書人思考的結果大多是模糊的、散碎的、不確定的,沒有鮮明有力的結論,這也正是讀書人的不正常。

五、邏輯潔癖下的讀書人不正常

大道至簡,要證明這個至簡的大道卻往往很不容易,不愛讀書的人更喜歡直接接受簡單明確的答案,比如“貧窮是罪惡之源”,一般人很能夠接受,但讀書人會存疑,金錢不是罪惡之源嗎?貪慾不是罪惡之源嗎?對於任何簡潔的結論,讀書人無法忽略那複雜煩瑣的證明過程。他們之所以熱衷於自討苦喫,主要取決於他們的不正常心態,即邏輯潔癖。是的,讀書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邏輯潔癖,對理性的真實傾注了太多的注意力,以至於忽略了感性的真實。比如愛情,人間最美好的感情,千年等一會,天賜良緣,多麼浪漫和美好。但用科學的理性的態度來探索愛情產生的原因,不過是大腦中多巴銨起作用,這該是多麼掃興。

失戀的癡男們說:“女人都水性楊花”,怨女們也會愛“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當他們發出這樣的抱怨時,雖然在理性上是偏見、謬誤,但在感性上是真實,正常人會站在邏輯之外,用一副好人心腸來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它傳達的不是某種“意思”,而是某種“情緒”。讀書人會忽略情緒,找出邏輯錯誤和偏見,這又是讀書的人不正常表現。

以上五種讀書人,在常人眼裏是不正常的,正是有這些不正常的讀書人,社會才變得正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