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初讀清朝11

從今天開始讀清朝歷史,清朝作爲中國歷史上封建君主專制中的最後一個王朝,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熟知的清宮影視劇長盛不衰,加上浩如煙海的清史資料,足以讓我們看個夠。因爲距離今天比較近,我們更願意關注它、瞭解它、談論它。

但是,看似熟悉的清朝歷史,又存在着那麼多的不解之謎,例如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繼位、雍正暴斃、乾隆身世、光緒駕崩等等,對於這些謎案衆說紛紜,真相到底是什麼?所以有時又覺得它很陌生。

有位西方歷史學家說過:“所有的歷史都是思想史。”那麼清朝這部思想史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只有透過歷史事件、人物故事,去研究其背後所隱含的思想,才能瞭解真正的歷史。

清朝歷經268年,十三朝十二帝,入關前的兩帝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入關後的十帝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大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由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爲清。1644年,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從瀋陽遷都北京,其後大清統治中國近300年。

這300年間,統治者開疆拓土,鞏固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的基礎。據記載,清朝鼎盛時期領土達1300萬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

這300年間,更是出現了“康乾”盛世,他們的功績也是不能抹殺的。

清聖祖﹣﹣康熙(1654~1722),順治帝福臨第三子,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智擒鰲拜,剿撤三藩,南收臺灣,北拒沙俄,西征蒙古,興修水利,鼓勵墾荒,薄賦輕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啓了大清盛世。

清世宗﹣-﹣雍正(1678~1735),康熙的第四子,在位十三年。勵精圖治,力求改革,整頓吏治,但亦工於心計,設立軍機處。平定青海,安定西藏,對康乾盛世的連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清高宗﹣﹣乾隆(1711~1799),雍正的第四子,在位六十年,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爲康乾盛世的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300年間,也發生了一系列改朝換代的血腥戰爭、爾虞我詐的宮廷競爭、強制的思想文化的鉗制、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西方列強的侵略壓迫、開明人士的救亡圖存、異域文化的西學東漸、維新人士的改良嘗試等等。清朝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峯,卻也成爲兩千多年來中國專制帝制統治的最後終結。

在這個特定時代中的十二位皇帝,文治武功各有千秋。當然,正如人們所說的:一千個觀衆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清朝的認知自從清朝建立以來就存在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譽之者認爲它是千古盛世,毀之者認爲它是千古罪過,到底哪個是歷史的真相?恐怕兩者都有可以商榷之處。

希望在剩下的時間裏抓緊讀書,大致瞭解一下一個帝國由興而衰、由盛而亡的背後故事,曾經的努爾哈赤如何崛起於東北,從躍馬中原到馳騁天下,從統一全國到喪權辱國、直到宣統帝退位出宮,近距離地看清楚清朝的各種風雲際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