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錄(2月25日    晴)



                紅學筆記一四三

      “林黛玉見他去了,便知回思無趣,賭氣去了。一言也不曾發,不禁自己越發添了氣。”以前黛玉在生氣的時候,都是寶玉在旁邊一直賠小心的,寶玉一走,黛玉更生氣了,便說:“這一去,一輩子也別來,也別說話。”黛玉一開口就是這種毀滅性的決絕的語言,已經不知道是幾個“一輩子”了。“寶玉不理,回房躺在牀上,只是瞪瞪的。”注意“瞪瞪的”這三個字,寫小說很難做到這麼精準,“瞪瞪的”就是睜着眼睛發呆,但又若有所思,好像對人生有所領悟。

      “襲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說,只得以他事來解釋,因說道:‘今兒看了戲,又勾出幾天戲來,寶姑娘一定要還席的。’”這是過去的禮節,你過生日人家請你看戲,過幾天你也要請一臺戲來還席。其實襲人是在逗他,就是想讓他開心一點。結果寶玉就冷冷地笑着說:“他還不還,管誰什麼相干。”襲人嚇了一跳,這太不像寶玉往日口吻,就說:“這是怎麼說?好好的大正月裏,孃兒姊妹們都喜喜歡歡,你又怎麼這個形景了?”寶玉又冷笑說:“他們娘兒們、姊妹們歡喜不歡喜,也與我無干。”襲人笑道:“他們既隨和,你也隨和,豈不大家彼此有趣。”那寶玉就說:“什麼是‘大家彼此’!他們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寶玉細想這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意味,不禁大哭起來。忽然覺得人生真是悲哀,從生到死都沒有什麼掛礙,便翻身起來至案邊,提筆寫了一首偈。“偈”這個字我們現在不太用了,佛教禪宗裏面常常用“偈”,“偈”其實是一種非常簡短的詩句,裏面的意思不直接表達,多用隱喻和象徵。基本上不是要你讀懂字面的意思,而是叫你領悟,有點像我們在廟裏面抽的籤。大家知道弘一法師臨終前就曾留下一個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還有一偈,是臨終前三天所作,只四個字:“悲欣交集。”這些從字面看並不難懂,可其中的含義很深,需要慢慢去體悟,才十幾歲的寶玉也要寫“偈”了,他覺得自己已經把人生徹頭徹尾地領悟了。這個“偈”說:“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這非常像“偈語”,可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麼。你也證明,我也證明,你要很誠心地證明,最後發現沒有什麼東西可證明。人生到最後就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有什麼好證明的?等到明白“無可雲證”的時候,纔是人生立足的根本境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